母子公司外部法律关系探析

时间:2022-10-07 10:27:14

母子公司外部法律关系探析

母子公司法律关系就是母子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母子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法律关系;二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外部法律关系。母子公司外部法律关系的范畴,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种法律关系:一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债权人的关系,这涉及到对子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二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少数股东的关系,这涉及到对子公司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从法律角度看,母子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是母子公司外部法律关系。本文仅就此展开探讨。

一、母公司与子公司债权人的关系

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能够以自己独立的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全部责任。子公司的债权人只能向子公司要求清偿债务。一般情况下,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债权人之间并无法律关系。由于母子公司之间存在着管理和控制,子公司的决策往往受到母公司的控制和约束。有时候,为了保全母公司的利益,母公司甚至不惜牺牲子公司的利益。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子公司偿债能力,进而最终会影响到子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为了维护子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在法律上对母公司的行为作一些限制和约束是十分有必要的。美英法系中的刺破公司面纱原则、大陆法系中的直索责任制度,以及我国《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它赋予了债权人可在特定情形下直接要求公司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为了防止这项权利被债权人滥用,维护公司法人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债权人在行使该权利时受到严格的限制。就母子公司而言,母公司作为股东在什么条件下应当对子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母公司滥用子公司人格的行为。母公司通过控股或与企业签订支配合同,事实上有权对子公司的商务、人事、财务进行管理,这种全面管理是通过多数表决权来实现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这种正常的管理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母公司不正当地行使这项权利,就会干涉子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就会损害子公司的独立人格及子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根据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母公司滥用子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形成关系。第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过度控制。第三,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不足。第四,母公司的不当行为。

2.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在母子公司法律关系中,只有母公司滥用子公司人格行为的存在,还不足以认定母公司须对子公司的债权人承担债务责任。还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发生,才能认定法律所保障的利益失衡,才需要法律进行救济。因此,必须有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发生,才有母公司对子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如何确定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一般是从子公司的偿债能力去衡量。如果子公司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则可认定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如果子公司能够以自己独立的财产偿付到期债务,就无须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人负责,刺破公司面纱原则或直索责任制度也就没有适用的前提和基础。

3.具有因果关系。是指母公司滥用子公司人格的行为和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可归因于母公司的不当行为。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从其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和风险共存。而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一般情况下,子公司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其经营风险责任是由子公司独自来承受的。这是基于子公司独立的法人人格决定的。但是子公司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是由母公司滥用其人格,对子公司实施了不当控制造成的,子公司债权人可要求母公司负责。

4.关于主观过错问题。母公司滥用子公司法人格是否需具备主观标准,在大陆法系国家一直存在争议即主观滥用论和客观滥用论两种观点。但从判例中看出客观滥用论占主导地位。即,不必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只要客观上实施了滥用子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并造成了损害,即可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

二、母公司与子公司少数股东的关系

在母子公司中,母公司是子公司的控制股东,也是它的多数股东,而其他的股东就是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全资子公司除外)由于母公司占有多数股权,有时为了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往往利用其控制和支配地位,对子公司进行过多地支配和干涉,不惜牺牲子公司的利益,子公司利益的受损害进而会影响到子公司股东的红利分配权。因此,如何协调和子公司少数股东的关系,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也是母子公司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1.实体法上的保护。对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实体法上的保护措施有很多,比如利害股东的表决权回避制度、保障小股东的知情权、会议召集权、临时议案提案权、异议股东股份购买权等,除此之外还有:

(1)母公司诚实信用的义务。由于控制股东往往通过股权的行使、派遣董事、表决权信托等方式对从属公司行使经营管理的权利,因此,控制股东要对从属公司承担诚信义务。如有违反,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2)保证少数股东的股息和红利。根据德国股份公司法中规定,在订有控制协议和利润上交协议时,为了不影响子公司少数股东的利益,必须在协议中约定对子公司少数股东一定的补偿,否则该协议无效。这一强制性补偿极大地保证了少数股东的利益。

(3)赋予子公司少数股东的退出权及其补偿。根据德国股份公司法中规定,在订有控制协议和利润上交协议时,少数股东如果不愿意接受补偿,可以选择退出公司要求收买其股票或转换为母公司的股票而成为母公司的股东。

(4)累积投票权制度。2005年我国《公司法》第106条确立了累积投票权制度。使小股东获得了公平的投票表决权,使代表自身利益的候选人进入董事会,防止大股东全面操纵董事会、形成对董事会的垄断,使董事会的成员多元化,有小股东的代言人,因此,这一制度极能维护小股东的利益。

2.程序法上的保护。尽管各国对子公司少数股东利益作了较为具体的实体法保护,但仅此并不够,还必须赋予他们以程序法上的保护,否则他们的实体权利将难以实现。为此各国在公司立法中纷纷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指当公司的董事、股东或其他人的不当行为损害了公司利益,公司拒绝或怠于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和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讼的制度。该项制度赋予了少数股东甚至单一股东对有关侵权人提讼的司法救济权利。

我国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也引进了该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确立,其意义是重大的:一是维护了公司利益,但本质上最终是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利益;二是对大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提高了小股东的地位,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药品质量监督检验 下一篇:关联交易的诱因、危害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