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靳夕对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探索

时间:2022-10-07 10:22:40

浅析靳夕对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探索

[摘 要] 靳夕是我国最早从事木偶动画创作与研究的动画导演之一,其创作跨越20世纪50至80年代,因其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备受观众青睐,并屡次在国外载誉而归。靳夕以其毕生精力为探索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作品中展现出的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值得我们分析研究。本文按照靳夕木偶动画创作的时间顺序,分为五个探索阶段,每一阶段选取一部典型作品为代表,通过对之深入剖析,解读靳夕对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 靳夕;木偶动画;木偶片;民族风格

“木偶动画”或称“木偶片”,是中国美术片分类中的一种,它区别于二维手绘动画和三维电脑动画,是以包括木料在内的多种材质的物形作为动画形象,表现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其特点是在制作中采用逐格拍摄、连续播放的手段,实拍动画角色的运动变化,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这种称谓在中国20世纪50~80年代被广泛应用,并随之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木偶动画艺术家,靳夕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靳夕(1919―1997)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木偶动画创作与研究的动画导演之一。1949年9月初,靳夕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任副组长,1950年3月,美术片组根据文化部“鉴于美术片的发展前景,在上海办厂较为合适”[1]的决定南迁到上海后,靳夕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副组长,此后出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中木偶片组组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等职务。靳夕毕生从事木偶动画创作,先后导演了《小小英雄》《小梅的梦》《神笔》《火焰山》《谁唱的最好》《一只鞋》《龙虾》《孔雀公主》《画像》《骏马飞腾》《西瓜炮》《阿凡提的故事――种金子》《西岳奇童(上集)》14部木偶片和1部彩色舞台木偶纪录片《中国的木偶艺术》,其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靳夕的作品广受赞誉,木偶片《神笔》《阿凡提的故事――种金子》和木偶纪录片《中国的木偶艺术》分别在国际上获奖,其中《神笔》更是从国外捧回5个大奖,使中国木偶动画跨进了国际水平的动画行列。靳夕作品受中国民族文化的浸润,展现出的浓郁的民族风格,是其获得观众青睐的真正原因,纵观其创作经历,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靳夕始终未停止过对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探索。

一、民族元素的首次尝试

从靳夕踏上从影之路的第一部木偶动画作品开始,他就把探索民族风格作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953年10月拍摄完成的影片《小小英雄》是我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动画艺术家第一次独立研究并摄制成功的木偶动画片。由于当时几乎没有创作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从如何让木偶动起来,到怎样制作一草一木,可以说技术实现的问题远比艺术风格的问题更加重要。即便如此,靳夕在编导《小小英雄》时仍然注意融入了中国元素,比如,在造型上给小樵夫阿芒设计了中国式的衣服,在布景上设计了黄山背景和松柏树等。

影片上映后靳夕发表了文章《第一部彩色木偶片的诞生――〈小小英雄〉的摄制经过》,文中靳夕总结了该片的创作情况:虽然创作过程中对体现中国特色作出了一些努力,但总的来讲“从木偶的造型、服装一直到布景,都缺乏民族的风格。虽然在形式上也给阿芒穿上中国衣服,但他的脸型、五官都不能说是个中国孩子,尤其是那些小动物,在造型上都多少带有西欧的影响。布景方面虽然有黄山背景和松柏树,也还不能使人一看就感到这是中国的景色”[2]。

靳夕对于动画创作的要求是严格的,虽然在他看来这部木偶片从民族化的角度来讲并不成功,但《小小英雄》作为木偶动画作品对民族元素运用的首次尝试,在建立中国木偶动画的民族风格上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

二、民族元素的自然融入

在影片《小小英雄》之后,1954年靳夕编导了中国第一部木偶与真人合成拍摄的影片《小梅的梦》。如果说《小小英雄》对中国木偶动画民族化的探索仅仅停留在对个别中国元素的简单组合上,那么《小梅的梦》可以说已经把中国元素巧妙地融入影片的情节中了。

在小梅入梦一场戏中影片选取了不倒翁、走马灯等中国元素,但与情节并非生硬结合,这些中国元素作为小梅家中的摆设出现,且因其本身的运动特性正符合小梅昏昏入睡的状态,因此显得十分贴切自然。小梅梦中的玩具们活了起来,于是上演了一出“玩具总动员”的大戏,影片中木偶们表演的舞台就是小梅的家,表演的道具就是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样,一系列中国元素便随着这些典型的工人家庭陈设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影片,让观众看得无比亲切。此外,影片中很多细节设计都来源于对儿童游戏的观察,既生活化又民族化,比如小木头人用橡皮软管引水,用铺在地下的筷子做轨道搬运洗脸盆,用吹涨的热水袋做气垫接住了高空落下的布娃娃,又在寻找积木的过程中把手绢系成降落伞从空中徐徐飘下。《小梅的梦》中小木头人乘坐玩具飞机飞入墙上山水画一段,更是充分发挥了木偶片幻想和虚构的艺术特性,中国自古就有书生爱上画中美女,走入画中与之成婚的传说,更有画龙点睛破壁而去的故事,可见此处小木头人飞入画中又从画中飞出的创意,完全是体现中国精神的,是充分发挥了民族特色的想象。

美中不足的是,影片《小梅的梦》在木偶动作和造型设计上依然摆脱不了前苏联动画的影响,所以影片还不是完全中国化的。

三、民族风格的初步形成

总结摄制经验,靳夕在之后创作的一部影片中获得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提高,那就是被誉为建立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开山之作的影片《神笔》。“五十年代中期特伟导演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和靳夕导演的木偶片《神笔》,首先敲响了美术电影民族化的锣鼓。这两部影片以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为美术电影的发展明确了航向,使美术片从模仿外国的死胡同里走了出来,逐步摆脱‘洋教条’的羁绊而进入民族的美学领域。今天被外国同行们称誉的‘中国动画学派’也是由此而始。”[3]

1955年由靳夕编导兼任造型设计的木偶片《神笔》上映,影片故事始终围绕着马良和神笔的不平凡命运而展开,具有强烈的民间传奇色彩。在艺术处理上,为了使影片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木偶片的假定性,使两者成为并行不悖的艺术整体,靳夕在造型设计和对反面角色的动作设计上大胆采用了近似漫画的夸张手法,在服装设计上将明代服饰加以大胆取舍,为强化某些反面角色丑恶贪婪的本质,除注重刻画其外形特征以外,还着力于以角色动作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在情节处理上,影片采用我国古典小说、古典戏曲等叙事艺术的传统手法,寓传奇色彩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了农民朴实的愿望和民间故事中常见的让统治者自食其果的“革命”方式。

如果说《小小英雄》和《小梅的梦》都无法摆脱西方动画的影子的话,那么《神笔》在表现中国民族特色方面可以说迈出了转折性的一步,由对外在民族元素的组合,深入到对内在民族精神的把握,使影片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可以说靳夕在《神笔》一片中对于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四、民族风格走向成熟

1963年摄制完成的《孔雀公主》片长80分钟,是靳夕导演的木偶片中规模最大的一部,亦是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长片。影片根据傣族叙事诗《召树屯》改编,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民族特色,通过再现孔雀公主麻喏娜和王子召树屯的忠贞爱情,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思想感情。

《孔雀公主》在美术设计上采用了画家程十发设计的人物形象,程十发认为单靠写实技法无法表达少数民族风情和美感,故在创作中大胆地采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形成了影片中既包含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充满神话色彩的美术设计。在动作表演上,影片中有很长的孔雀公主独舞和众人共舞的场面,其舞蹈动作模仿傣族孔雀舞,其中尤以一段孔雀公主在刑场上向众乡亲依依惜别的舞蹈最为细腻动人,民族化的舞蹈不仅给人以优美的视觉享受,更从视听上强化了影片的民族风格。该片以民族化的人物造型,加上傣族民族服饰及西双版纳风景的衬托,融合傣族音乐、舞蹈表演,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抒发了民族情感,同时影片对复杂场景的合理把握,也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木偶动画技艺。

《孔雀公主》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其生动的情节、恢弘的场景、精湛的技巧、优美的画面、卓绝的人物刻画,演绎了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中国神话,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木偶动画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成熟。

五、民族风格的个性升华

1979年靳夕与刘蕙仪共同导演的《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片第一集《种金子》,取材于新疆民间传奇人物阿凡提的幽默故事,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维吾尔族气息,生动地塑造了机智幽默的阿凡提形象,亦在表演中呈现出强烈的风格化。

在创作阶段,捕捉阿凡提形象要走入民间,于是创作人员到新疆维吾尔族聚居的城市喀什去体验生活、搜集资料,从人民口述阿凡提的故事中提炼出了阿凡提的性格特征,确定了“人民性、幽默性”的拍摄指导思想,同时了解了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人民生活,为能在影片中塑造民族化的阿凡提形象作了良好的铺垫。阿凡提的造型在体现维吾尔族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采取暴露针织物缝制的工艺特色塑造而成。阿凡提的动作设计则充分发挥银丝木偶形体柔软的特性,采用粗犷的笔致,将戏剧化、舞蹈化、民族化的表演风格恰到好处地融入进去。阿凡提的智慧还通过语言来表现,因此民族的而有幽默感的语言成为影片的闪光点。此外,片中的音乐还具有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地方风情,尤其是其主题曲《我和小毛驴》最能体现出阿凡提幽默、诙谐的性格特点。

《种金子》在人物性格、思想、习性及语言方面都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征,在人物和背景设计、动作设计、音乐创作中,也充分吸取了民族造型艺术和音乐的表现手段并加以改造发挥。该片在熟练把握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自身特色,塑造了更加个性化的影片风格,且使表演深入人心、自成一家,成为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探索的一个高峰。

六、结 语

木偶动画在我国作为一种外来的动画艺术形式,如何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艺术经验的同时,在把握特有的动画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化的方式表现本民族的题材,一直是困扰我国木偶动画工作者的一个难题。靳夕在其木偶动画创作中,并不照搬国外的艺术表现和技术方法,而是把这些与其理解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相贯通,在作品中成功地展现出中国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中国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就是这样,以其毕生精力在动画民族风格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而今的木偶动画创作者们,更应在学习中国民族文化、熟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汇现代生活与时代气息,继续中国木偶动画民族风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2.

[2] 靳夕.第一部彩色木偶片的诞生――《小小英雄》的摄制经过[J].大众电影,1954(22).

[3] 张松林.寻觅美术电影民族化的足迹[G].中国电影年鉴1985卷,1987:71.

[作者简介] 曹迪(1981― ),女,山西太原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硕士,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上一篇:论《赵氏孤儿》电影改编的必然与局限 下一篇:水墨动画“意” “韵”之美及现实困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