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周期对CAST工艺的影响

时间:2022-10-07 09:19:46

运行周期对CAST工艺的影响

摘要:为了让CAST工艺在保证出水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本课题以佛山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驿岗污水处理厂的实际生产运行工艺流程为研究现场,开展不同运行周期的生产性试验。

关键词:污水厂;CAST;影响因素;节能降耗

佛山市水业集团在2005年新建成一座处理能力为5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工艺为CAST生物处理工艺。为了污水厂采用的工艺参数更科学合理,指导污水厂的生产管理,以达到更优的水质和更低的能耗,进行了试验研究。

1 CAST反应池的运行阶段

进水搅拌或曝气阶段:污水与回流污泥同时进入CAST反应池的生物选择区,充分混合接触停留一定时间,然后流入兼氧区和主曝气区。进水搅拌/曝气时间一般占每一循环周期的50%,如采用4小时循环周期,则充分/曝气为2小时。

静置沉淀阶段:CAST反应池停止进水与曝气进行静沉,使泥水分离。并继续停止污泥回流。

排水(闲置)阶段:继续停止曝气和进水、污泥回流,进行排水,最后进行剩余污泥的排放。

2 不同运行周期的试验

2.1试验:

CAST反应池的运行是间歇性的和周期性的循环操作,一般运行周期为4h,其中曝气2h、沉淀1h、排水1h,但运行周期可根据水质、水量及运行效果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各个试验的时间为1个月,运行周期为3h、4h、 6h的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出水水质如表2所示。

2.2试验结果分析

由以上试验得出不同运行周期的CODCR、氨氮、总氮去除率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运行周期的CODCR,氨氮,总氮去除率

(1)运行周期对出水CODCR的影响

在运行周期分别是6小时,4小时,3小时,进水BOD5/CODCR为0.46,0.40,0.46的情况下,CODCR的去除率为94.88%,95.16%,94.29%。去除率最高的为以4小时为工艺周期的情况,但总体来说相差不远,且出水远低于设计时的国家排放标准40mg/L。

(2)运行周期对出水NH3-N的影响

在运行周期分别是6小时时,NH3-N的月平均进水值为28.32 mg/L,出水为1.25 mg/L,去除率为95.59%;运行周期为4小时时,平均进水值为18.74 mg/L,出水为0.46 mg/L,去除率为97.55%;运行周期为3小时时,平均进水值为21.40 mg/L,出水为0.65mg/L,去除率为96.96%。去除率最高为周期是4小时时,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

(3)运行周期对出水TP的影响。

在运行周期分别是6小时时,TP的月平均进水值为2.51 mg/L,出水为0.2 mg/L,去除率为92.03%;运行周期为4小时时,平均进水值为2.33 mg/L,出水为0.16 mg/L,去除率为93.13%;运行周期为3小时时,平均进水值为5.97mg/L,出水为0.32mg/L,去除率为94.64%。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驿岗污水厂而言,运行周期无论是6小时,4小时还是3小时都可以满足国家对污水厂出水水质的要求。但从运行成本来看,越短的运行周期,污水厂的生产水量越大,生产成本越低,越能满足生产的节能任务。单从电耗的的记录数据,运行周期分别是6小时,4小时,3小时时,千吨污水的单位电耗分别为252kWh,196 kWh,175 kWh,3小时的运行周期更具实际生产运行意义。

参考文献

[1] Van de Graaf A. A., et al. Autotrophic growth of 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Microbiol,1996,142:2187~2196

[2] 贺延龄.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511-514

[3] 罗固源,周健等,组合式间歇曝气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环境保护,1997 ,12 :16~19

上一篇:暖通空调设备的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研究 下一篇:浅谈松木桩在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