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4 23:37:16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篇1

据统计,到2010年全国已建成2630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2X108m3/d,此外还有1849座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过程中,污水处理厂不仅要建得起,建得好,而且要运行管理好,结合我公司近几年对CASS工艺运行管理体会,浅谈成都温江科技园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 1成都温江科技园污水处理厂简介 成都温江科技园污水处理厂是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全额出资成立的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BOT模式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一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新桥村,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设计日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占地54.25亩,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5000平方米。 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科技园区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采用先进、成熟的“水解+CASS+过滤”的深度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离心脱水一体机方式。污水消毒采用先进可靠的紫外线消毒方式。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气采用先进的活性氧方式进行除臭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关键设备潜水泵、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污泥脱水一体机、紫外线消毒设备采用进口产品,其余设备采用国内品牌产品。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国家规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污水处理厂设计有中水回用系统,用于生产工艺系统和厂区绿化。 2厂内工艺介绍 污水厂采用水解池+CASS+纤维滤池过滤的深度生物脱氮除磷工艺,CASS系统由4组生化池组成。 每组生化池分别由生物选择区、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主反应区组成。每池运行的周期由进水曝气阶段、曝气阶段、沉淀阶段、滗水阶段组成。 每池标准运行周期为4小时,即是进水及曝气2小时,沉淀1小时,滗水1小时,并且根据污水厂进水浓度的变化可对运行周期时间进行调整,四组池通过时间上的错时运行,达到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工艺状态。 单池内通过污泥及混合液在各功能区中的内循环,达到脱氮除磷目的。3CASS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 3.1CASS池系统设计 CASS工艺是利用选择、厌氧和主反应区的不同功能,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同时去除SS和BOD5。本厂CASS生化池1座4格,每格平面尺寸L×B=44.20×25.00m,总高度6.5m,有效水深5.7m,钢筋混凝土结构。生化池由选择区、厌氧区、配水区和主反应区组成。 生化池采用渠道配水,进水由设在每格进水口处的电动调节堰门控制,出水采用旋转式滗水器,池底设置微孔曝气器。选择区进口设电动调节堰门1台,堰宽5.0m。池内设2.0kW潜水搅拌机1台,以防止污泥沉积。为满足主反应区的配水要求,选择区设在每格反应池中央。 厌氧区布置在选择区两侧,以便向主反应区配水。每侧厌氧区内设3.5kW潜水搅拌机1台。配水区宽度2米,底部设配水孔,向主反应区均匀、平缓配水。 主反应区内每格设1978个刚玉微孔曝气盘(每个供气量2~4m3/h,氧利用率>25%);回流污泥泵1台(流量333m3/h,扬程4米);剩余污泥泵1台(流量68m3/h,扬程5米);旋转式滗水器1台(滗水量最大2350m3/h)。反应池出水采用集水渠,渠内设置滤池加药混合池,采用折桨搅拌机,叶片直径800mm,功率4.0kW。CASS生化池设置曝气用单级高速离心风机,3台,2用1备。单台风量:Q=115Nm3/min,风压:P=0.67bar,风量调节范围:40%~100%,采用出风口导叶调节,配套电机功率:N=160kW。 3.2CASS池系统优化设计和运行 3.2.1鼓风机的设计和运行 本厂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了喘振停机的情况,分析原因是由于CASS工艺曝气的特点是间歇曝气,且池内液位在进水曝气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虽然本厂通过对萝茨和多级风机进行了比较,最终采用了效率高达85%并且风量可调整范围较大可达40%-100%的单级高速离心式鼓风机,和传统A/O等工艺相比,在两个池子相互切换曝气或进水液位升高时或随着季节性进气温度的升高,会使风机出口压力过高而容易出现鼓风机喘振而停机的情况,且经常喘振会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风机的出口风压选择时应在正常计算的基础上考虑300-500H2Omm的富裕量,或对风机喘振压力传感器设定保护值每考虑300-500H2Omm的富裕量范围。 3.2.2曝气设备的设计和运行 目前曝气设备的种类许多,而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较多的是管式和盘式曝气器,尤其是刚玉微孔曝气器因性价比较高在连续曝气的A/O等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用于间歇曝气的CASS工艺中所见报道还较少,我厂从2008年开始使用刚玉微孔曝气器,到目前为此,运行正常,但曝气器在设计和选择上应注意以下两点,刚玉微孔曝气器一定要加装止回阀,防止CASS池在沉淀和滗水过程中大量的中进入曝气器和管道中,大大增加风机出风口处的管道压力,而使风机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行。 在曝气盘底部的每一环状塑胶管道上一定要设置冷凝水排放管道,并在CASS池曝气开始时打开冷凝水排放管阀门排放管内积水,以保证风机及曝气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3.2.3滗水器的设计和运行 滗水器是CASS工艺的关键设备,一旦滗水器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生产运行.而且在滗水过程中由于滗水器的排水量是一过变量,因此对滗水器一般设置5个频率段进行变频器控制,频率的变化范围为12-50赫兹为宜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3.2.4根据进水水质的浓度,改变运行周期,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p#分页标题#e# 污水厂设计进出水水质CASS工艺由进水曝气阶段、曝气阶段、沉淀阶段、滗水阶段组成。每池标准运行周期为4小时,根据运行的经验在主要进水指标CODCr小于350mg/L时采取每池运行周期为3小时,完全可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而且提高污水处理量可达到33%,如果主要进水指标CODCr大于500mg/L时,则如果从工艺的调整无法满足出水达标,那可延长每池运行周期以保证出水达标。 3.2.5滤池设计和运行 对CASS工艺而言,滤池的选择和设计尤为重要,由于CASS工艺滗水时水量大小不稳定,特别在滗水末端时由于工艺状态及水面的扰动可能会带泥并对出水水质SS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CASS工艺时一定要选用设计滤池并通过调整滗水器变频器频率保证在滗水末端时较低的滗水速率,以保证出水水质的要求。 4结论 成都温江科技园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厌氧水解、初沉一体化反应池/CASS生化池/D型滤池/紫外线消毒/除臭的出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处理水质浓度高且浓度波动大能耗省运行成本低污泥量较少,出水水质好投资省等优点,近年来污水厂进水CODCr、BOD5、SS、NH3-N、T-N和T-P平均值分别为420,150,260,28,35,4.2mg/L,pH值为7.3-8.5,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BOD5、SS、NH3-N,T-N,T-P平均值分别为30,8,10,2,5,0.5mg/L,达到和优于设计要求,运行成本费用仅为0.59元/m3。(不含设备大修和折旧费用)对于每一种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都有相应工艺设备的选择,只要我们熟悉了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及不同的进水水质进行动态的管理,把污水处理厂运行好、管理好。

运行管理篇2

【摘要】污水处理是城镇化进程内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生产自动化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存在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的数采集和分析,为污水处理综合运行提供辅助决策。

【关键词】污水处理 信息化管理 自动化

伴随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型城市逐渐开始发展为大中型城市,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建筑及对应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健全中,人口增加带来了污水排放量的持续增加,进而使得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大。基于这一背景设计出系统的污水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运行平台就成了提升污水排放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污水处理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介绍

污水处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具体是指污水处理内使用信息化管理设备开展自动污水处理的管理过程。借助信息化技术,最终获取信息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最佳污水处理方案,随后结合自动化的高效和快速等特点,实现污水处理。在企业生产过程内,污水处理是生产内的一个重要工序,由于成本问题,企业通常会选择花费最少的资金,并且有效实现污水处理,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中,应该本着经济、环保、适用及高效的原则来开展方案设计,针对处理工艺的内外环境变化对处理过程存在的影响,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合适的处理方案,进而自动化处理污水的过程,借助信息技术来有效控制自动化,确保污水处理可以高效、有序的运作。

二、信息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结构和功能

(一)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首先要开展总体设计,随后采用分步实行的方法来完成。要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多个部门信息共享,要先规范信息技术的标准;整个系统要将满足工作业务需求当成首要目标,防止盲目的追求新技术;系统需要驯兽信息安全标准,保证稳定、持久运行;整个系统的设计还要有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方便应对企业管理和污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更新。

(二)系统结构

该系统的生产运营和管理工作共有2各部分,SCADA系统基础数据库,存储现场采集的工艺数据,发出控制信息,实时调度生产;MIS系统基于SCADA系统基础数据库进一步补充数据,并且实现二次分类规整,形成各种生产报表,开展设备、成本、安全和部分等多项管理。信息化管理结构可见下图1:

(三)系统功能

生产运营模块主要是收集每小时的进出水生产工艺数据和设备运行参数,依据不同存储保存在数据库内,其统一数据存储并解决其他功能模块的调用及加工数据需求。该模块可以按照需要自动的生成日、周、月报表等,并且对生产状况做出数据分析,为污水处理工艺调节展开科学有效的指导。

设备管理模块主要是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设备的种类较多,信息过于复杂、涉及的人员和岗位太多,处理流程太过复杂等。其中包含了厂商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设备类型参数管理、工作和保养计划的提醒等,同时还将管理过程均纳入到标准流程控制内,多个部门展开有效协同,实现设备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充分为设备资源的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安全管理模块主要有生产设备、劳保等使用安全,该模块内,对各车间和设备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实现有效规范,并且在严格的流程下有效控制以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

部门管理中包含了员工的培训、学习和考核计划等,此外还有生产和劳保用品的购买。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某污水处理厂内的运用

按照以上设计方案,在某污水处理厂构建生产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计算机实现生产处理、数据管理,进一步的集中数据和规划管理,从而开展分析和预测,实现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和智能化,使得生产控制达到精细化和节约化,不断优化工艺调度,达到制度化的日常管理,促使服务的人性化和规范化,为污水处理厂从集约化创新运营模式转变提供信息基础保障。

该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2015年初完成设计并投入运行,按照设定的工艺流程,分析进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变动,及时发出生产运行指导,在一台鼓风机在高导叶运行下出现供氧不足时,系统提示开启多台鼓风机以满足工艺设计要求。经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后得知,鼓风机的资源获得了合理整合以及利用,并且鼓风机运行参数具体的细化至每一个部件,在某一部件温度超标之后系统将会立刻出现提示,并且及时开展现场处理,有效避免鼓风机的跳停,对存在故障的鼓风机还能很快的调用其历史运行数据分析出故障原因,有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四、小结

综上可知,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污水处理厂完整的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集成与决策统一,不但有效降低了工作量,并且极大的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效率,进一步规范各部门业务流程,加强员工安全、责任一是,实现生产运营的安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卫东, 陈颉. 阳泉市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J].中国给水排水, 2015,(10).

[2]张婷婷.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污水处理企业的内控机制建设[J]. 四川建材, 2016,(2).

运行管理篇3

【关键词】电厂;运行管理模式;电力市场

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及科学技术和新技术在电厂企业的综合应用和推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带动和国外电厂企业先进以及高效运营管理模式的熏陶,再加上国内对电力企业的要求改革的期望的冲击,因此电厂企业在运行管理模式上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另外那些电厂投资主体也对电厂的生产运行和管理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标准虽然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慢慢走向趋同,其目标都是希望自己的生产率水平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因此电厂企业如何管理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以适应电力市场中激烈的竞争,各电厂企业都在能力寻找最优化的运行管理模式。

一、我国电厂运行模式的沿革和现状

我国电厂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一般分为单厂制和多厂制两种情形,单厂制是指单一的电厂企业,多厂制一般是由多个电厂企业联合组成。

1.单一电厂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前后,由于受到国家设备、技术以及一些地理条件的制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很多电厂企业都采用的是单一制的运行管理模式。关于老电厂和新电厂的名词是起源于1996年的《关于新型电厂实行新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但在实际中,老厂和新厂的区分不是十分严格,一般认为是九十年代初期以后建立的电厂都认为是新厂,1992年以前建立的电厂都统称为老厂。

2.老厂管理模式

在电厂老厂建立时期,很多企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一般都是边发展边摸索,并无直接经验,这种固化的管理模式沿用了很长时间,如葛洲坝电站,它是我国最为典型的老厂,因此它的管理体系在当时的老电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葛洲坝电站的运行管理单位就是葛洲坝电厂,它的管理设备一般有枢纽水工建筑运行与检修、220kV开关站运行与检修等。该电厂一直采取四级管理模式,即总厂、二级单位、车间、班组,其组织结构采取的是直线职能制,在运行管理制度上一直采用“两票三制”以保障电厂企业安全生产。在设备维护方面,一般有定期检修与维护、巡回检查以及设备运行等方面。

3.新厂管理模式

新电厂企业采取单厂制的管理模式,相对于老厂来说不多,只有那些有特殊功能或者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电站。与老电厂企业相比,新电厂企业在组织机构以及人员配备上趋向于精简。新电厂企业在管理上,每年都要制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包含各部门的详细生产指标,每周有周会制度。同时大力推进网络技术,形成了专业数据、文件管理等计算机化的局面。同老电厂企业相比,新电厂企业实行高标准、高自动化以及高可靠性的管理模式。在运行管理上,新电厂企业一般不配备大的维修人员,一般采用ON-CALL值班等。

二、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和运行管理模式的特征

1.方向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并完善电力监管体系和电力结构调整与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在国内逐步实现用户对各供电企业有选择权的模式。在这个总的指导思想下,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厂网分开、产权重组;建立市场、竞价上网;售电放开、用户选择;完善法规、强化监管;配套实施、促进发展”的措施和途径,逐步完善竞争开放的电力市场以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电厂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点就是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最终降低电价并可靠供电,在电力市场上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当然在进行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时候不能离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即是依据“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来进行电力企业改制和完善现代电厂企业制度。

2.运行管理模式特征

现代电厂企业在运行管理模式中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大都数企业实行无人值守,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点,并确保电厂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第二,在管理上实施机构和人员精简,降低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并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第三,电厂企业实施运行和维护一体化,作为电厂的生产人员,其职能变得多样化,他既是运行人员又是维护人员,这样对电厂企业能够培养一专多能和一员多职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四,在电厂企业生产现场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包括5s管理、目标管理等现场管理方法,这对于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员工的归属感、节约费用成本减少浪费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使企业生产现场秩序井然,安全性有保障等;第五,对同一个区域的电站群实行集中化管理,对其组织进行统一调度运行,充分把本地区的宝贵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使整个地区高效率地多发电,同时发挥多个电站之间的人力资源的协同效益。

三、完善运行管理模式思路

1.提高电厂员工培训机制和福利保障措施

在电厂企业的生产中,运行和维护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对电厂运行设备的安全直接负责,因此这些员工的技术对电厂的正常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厂企业的新设备、新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如果负责的员工对其掌握不好回直接影响到设施设备的运行,最终会影响到电厂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并完善员工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为电厂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在员工完善培训机制的同时,要注意改善员工的收入以此来激励员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要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员工收入的提高牢牢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2.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并确保安全

电厂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明确设备的运行维修与技术管理等相关环节的控制标准,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能力以及企业的风险和预防控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有些电厂企业推行诊断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专业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等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企业发展中一些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管理措施。因为安全管理是电厂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企业上下都应该参与其中,只有实现了安全管理,才能发挥电厂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加强设备维修和技术监督

电厂设备的运行状况往往是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员工在工作中要互相监督,交接班时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把安全工作做在前面,这对企业运行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技术监督方面,要不断提高员工设备维护质量,对企业的运行管理专员,要求每天到生产第一线,在检查设备状况的同时还应做到与运行维护员工的沟通和督促。

参考文献

[1]冯赵石.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对策[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2).

运行管理篇4

关键词:变电所;标准化;岗位职责;值班制度

变电所作为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重要场所,是电力系统中发、供、用之间不可缺少的过渡部分,变电所能否做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运行,依赖于变电所的科学管理。变电所的管理内容包括:变电所运行标准化管理的制定;健全运行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运行值班制度;变电所的技术管理;变电所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变电所安全生产管理等。

一、变电所运行标准化的制定

变电所运行标准化内容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体,电力企业现行的技术标准就是电力工业部组织制定、审批和的行业标准。

变电所的管理标准,就是把变电所在各种生产技术活动中重复出现的、需要协调统一的各种业务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用制度或办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工作标准是工作人员的水平应达到的标准,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岗位职责,应知应会等方面的标准。

二、变电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制定

合理的设置机构,明确各班与所,班组之间,与调度部门之间的权限与责任,强化考核,对运行人员以岗位责任制为要求,根据人员的德、才、资(经验),确定运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使职工的劳动强度、效率与工作成效挂钩,落实电气运行人员岗位责任制,是变电所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健全运行值班制度

只有健全值班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变电运行有关的人、事、物之间关系的制度化,确保安全运行。

(1)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交接班制度中规定的值班方式、交接时间、交接程序、交接内容等进行交接。未办完交接手续,交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2)巡视与检查制度: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可分为定期巡视,特殊性巡视,夜间熄灯巡视,监督性巡视。

四、变电所的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变电所设备经常处于技术完善、工况良好的状态。真正做到"定人、定设备、定责任",设立设备专责制,划分分工的范围及任务,明确管理界限和分界点,制定分工管理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每台设备都有人管。

(1)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制度:加强设备管理要坚持运行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正确使用设备,对设备正确操作。②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③坚持搞好设备的定期试验和轮换。

(2)设备的缺陷管理制度: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做到发现缺陷时,信息准确,传递项目畅通,处理迅速。

(3)设备评级管理制度:对设备存在的缺陷、预防性试验的结果、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五、设备的检修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的基本要求,根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设备经过检修后,应当达到:消除缺陷、排除隐患、恢复设备的铭牌出力,保障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停电检修可分为:大修、小修、事故检修和临修。

六、设备试验管理制度

一次设备试验主要是电气试验,是保证电气设备绝缘性能良好、回路接线正确、技术参数合格的重要手段。电气试验有着不同种类、方法和标准,要符合部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和各单位自定的有关试验的规定。

七、设备的验收管理制度

验收工作应检查各设备的技术记录的质量标准是否合格、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设备现场是否具备投入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等,在变电所运行人员接到上级有关领导和调度员的命令后,即可操作设备,将其投产,根据情况有时还应安排试运行阶段。

八、变电所的技术管理

(1)变电所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①建立技术管理制度,明确专责人或兼管人员;②备齐本所应具备的有关部颁规程、制度、规定、导则等技术标准,使工作有章可循;③做好技术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登记、造册,以指导运行工作;④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⑤根据现场实际的需要,及时报请主管单位组织修编现场运行规程;⑥组织运行人员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熟悉并理解条文的内容,提高执行规程学习的自觉性。

(2)变电所应具备有关技术资料:①技术图纸:变电所应具备地区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本所一次系统接线图,全所平面图和断面图,有关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展开图和安装图等有关图纸。②变电所应具备的指示图表:变电所应具备电气一次主接线模拟图板,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定值表,变电所设备年度大、小修预防性试验进度表等有关图表。

九、变电所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能有效地提高运行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应贯彻《培训制度》的要求。

(1)培训的目的是使运行人员达到熟悉设备、系统和分析运行状况,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2)运行人员的培训:变电所运行人员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为主,按照面向生产、联系实际、按需培训、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十、变电所的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是电业生产的基本方针,在生产、经营等一切活动中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为此进行有效的管理。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在所内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各级管理网络,做到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层层把好安全关,充分实现安全的目标管理和分级管理。

安全责任制包括:变电所所长的安全责任制;值班长的安全责任制;安全员的安全责任制;值班员的安全责任制。

(2)开展安全活动:变电所的安全活动是班组进行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其目的在于对全所成员进行经常性的和系统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十一、结束语

变电所作为电网的基本组成单元,其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影响着电网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网设备的科含量不断提升,只有实行变电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建立一支知识全、技能强、素质高、业绩好的变电运行队伍,才能为变电所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打下基础。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保障企业的各项生产任务顺利开展,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全元.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运行管理篇5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管理;有效性;保障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12-500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power industry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the subst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ncrease as subst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ower industry is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stable development guarantee , do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ubst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accidents security problems exist in the daily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and propose targeted approach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afe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substation.

【Key words】Subst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Effectiveness;Security

1. 引言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担负着调配电压及配送电能的运作,因此,为保障电压、电能的正常工作,对变电站运行进行合理化管理至关重要。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国内对变电站运行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如何提高变电站日常运行与管理的有效性,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保障,这是变电站每一位工作人员肩负的重任。

2. 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变电站日常运行中,操作人员是变电站运行的直接参与者与控制者,操作人员工作素质高低及技能优劣是电网能否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电网日常运行需大量机器设备提供支持,因机器设备数量居多加之固定不变的工作内容令人感觉枯燥、乏味,易致使操作人员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由此在工作中出现误操作,大小失误会对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且如若是严重的失误,可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及电网运行事故。以下是变电站内操作人员在工作上出现的一些违规操作:

(1)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操作人员对越过程序中的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已习以为常,从而为电网运行事故埋下隐患;

(2)对机器设备正确的操作步骤较为生疏,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工作,片面的检查并核对处于运行状态的机器设备;

(3)操作人员工作交接不合理,上一位操作人员的未完成事项,接班人员未彻底进行检查与核对;

(4)对于具备保护功能的机器设备未能进行全面核实;

(5)操作票制度未能落实,存在无票、未开票操作及有票却执行无票操作等;

(6)涉及变电运行的装置未能严格把关安装过程,且治理不到位。

3. 日常管理

3.1 变电站的日常管理以运行操作人员的管理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为主。其一,对于运行操作人员的管理必须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针对运行工作中涉及的内容制定交接班、巡查及运行维护等基本制度,确保人员管理趋向于标准化。其次,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约束工作权限及划分工作内容等。再者,根据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其二,提高机器设备管理水平,落实机器设备的验收入库、运行、受损及故障处理。

3.2 在变电站运行工作中,交接人员、运行值班人员及人员考核等工作是变电运行的工作流程,其中:(1)交接班。交接班值班班长向接班人员提供变电运行的基本情况,如操作失误、运行异常、事故处理及消除哪些机器设备的故障,且告知检修的内容以及上级领导下达的指示等[1]。经接班人员检查并核对信息无误后,交接双方在换班记录工作簿上签名,而交接班值班班长需记录人员交接班的具体日期及时间点,以备查阅;(2)运行值班。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主要负责巡视机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定时抄表,记录数据,同时检修出现故障的机器设备;(3)人员考核。定期实行人员考核旨在了解运行人员的工作情况,为管理者从审视的角度完善管理提供依据。可年初与年末进行岗位理论、技能操作考试,获悉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

4. 事故处理

变电站运行除了受人员操作影响之外,地理位置及环境也能间接干扰变电运行,因此,变电站运行事故的诱因居多,且具备一定的复杂性,目前尚无彻底杜绝出现事故的有效方法,主要以提高值班人员的事故预控及处理能力为主,尽可能降低变电运行放生事故的机率,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以下为事故处理及管理的一般方法:

(1)事故处理。在变电运行事故处理中,需讲究处理方法及顺序,如一旦出现事故,值班人员应观察仪表及红绿灯的异常变化,其次,果断并正确的判断运行事故的性质,后根据检查运行保护装置的运作判断本次运行事故的原因及预测事故是否具备延展性[2];

(2)事故处理兼管理。一旦出现运行事故,值班人员首先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到达控制室,常规下,控制室内仅允许与运行事故处理有关的上级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进出,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其次,运行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停止交接工作的进行,如若故障机器设备与二级调度具有紧密关联,值班人员需立即通知一级调度,尽可能以最快速度处理故障,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此外,一旦某项操作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执行前需经上级领导下达值班调度命令后方可进行作业。

5. 变电运行管理

在变电站日常运行工作中实施管理是保障企业安全、正常生产的基础,为做好变电运行管理,管理者可着手于以下几点:

(1)建立并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人员工作职责,划分人员权限及工作内容。其次,企业需科学且合理根据生产需要设置部门,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相互间的工作联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变电站为不断拓宽其发展空间正逐步扩大规模,对于大型的变电站而言,建立并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是管理人员的主要手段,通过岗位责任制部署岗位,明确了人员间的工作责任,为电网的正常运作奠定保障;

(2)机器设备的管理。随时间推移,机器设备出现老化,降低性能,对变电运行构成安全隐患,为保障变电正常运行,必须加强机器设备管理。其中,机器设备的采购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选购性能优良的机器设备;做好机器设备的验收,验收人员需登记机器设备品名、型号、规格、数量、价格及验收日期。根据正确操作步骤对机器设备予以安装,经调试且确认正常、稳定运行后,余下管理关注机器设备往后运行状态,定时检查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3)建立并真正落实变电运行分析制度。定期对变电站内所有机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的故障作系统分析,总结故障处理体会,对变电运行技术与非技术问题作归类、分层分析,尽可能消除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

(4)加强技能培训。员工是企业日常运作的主要参与者,管理者需从员工主体角度出发,不断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随科学技术的更新与进步,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为提高变电运行效率,企业往往采取不断更新机器设备的手段,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员工对新型机器设备的认知水平及技能操作水平。因此,企业于购进新设备或引进新技术的同时需为员工开展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唯有通过学习与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才能符合胜任岗位的要求;

(5)定期执行安全检查。检查人员需定期检查变电运行状况,排查隐患及确定存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对以往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同类问题的发生机率。

6.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属于技术与非技术相结合的工作,因其运行不仅与人员有关,且与地理位置及环境因素有关,因此,为保障变电运行安全生产,需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每一环节,为提高变电运行效率奠定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小波,李天然,钱旭盛.变电所运行与管理[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17):298.

[2] 颜志华.关于变电站运行的管理论述[J].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4(11):258~259.

运行管理篇6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水利工程

 

1 引言

泵站是以提水作业为农业灌排、航运、乡镇工业用水、给排水等各部门服务的一项社会性事业,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灌排泵站50余万座,这些泵站在长期的运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给各个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运行时间长,许多泵站工程日趋老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的泵站以低效率、高能耗的形式运行,效率低于50%的泵站占到全国泵站总数的一半以上。当然,泵站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规划设计及施工建设问题、设备制造及安装检修问题、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等。众所所周知,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因此,做好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在阐述我国泵站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做深入探讨。

2 当前我国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经对泵站工程的经济运行优化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作,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一部分泵站进行了优化调度和微机控制方面的有益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老化失修严重

一些六七十年代兴建的泵站,至今已运行了三十几年,主机组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许多淘汰过时的设备,给泵站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繁发生,维修周期越来越短;闸阀、压力管道锈蚀、腐蚀严重,造成爆裂隐患,严重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致使泵站效率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不断增长,不少泵站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有些泵站的机组已多年不能正常运行。

2.2 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

泵站普遍缺少自动化监控设施和基本的信息化手段,泵站机组不匹配,不能实现优化运行,优化调度。泵站管理技术落后,加上后期管理设施改造经费不足,投资匮乏,淘汰的管理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整体而言,泵站相对我国水电、电力等行业,泵站管理手段更为落后和滞后,西部地区与我国东南部省份的泵站相比,甚至在东南一些省的不同地区,管理手段差距明显,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2.3 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 现象,特别是运行不频繁、作用不很重要的泵站。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型泵站的容量不是很大,对这些泵站采用优化运行的方法很难收到很大的节能效果。另外,多数泵站管理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加之管理经费有限,难以吸引高学历的技术精英加人,造成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多数泵站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 或是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或缺失,无必须的泵站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无章可循。论文写作,水利工程。虽然部分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详细全面,但执行不力, 存在虎头蛇尾现象,致使运行管理混乱,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2.4 能源消耗超标

我国机电灌排年均耗电160亿kW.h,年均耗油200万t。论文写作,水利工程。我国大中型泵站平均装置效率仅40%-50%,能源单耗高达6-7kW.h/(kt.m),距部颁标准电力泵站每台机组要求能源单耗≤5kW.h/(kt.m)相差甚远。

2.5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减弱

由于设备损坏严重,泵站的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面前重大事故频发,不少泵站面对滔滔洪水不能开机运行。江湖演变、泥沙淤积,加之水情和雨情恶化,汛期长江洪水顶托,使外河水位不断抬高,泵站提排扬程增加。论文写作,水利工程。据统计,湖区汛期外河水位普遍提高1.0-2.0m,造成泵站扬程加大,机组超负荷运行,产生剧烈震动,排水流量减少,效率急剧下降,有的泵站在高洪水位时被迫停机。

2.6 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泵站更新改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维修资金缺乏,运行费用无保障泵站生产生活设施落后,周围荒山坡地,水质污染,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泵站没有与外界相连的站区标准道路,交通不便;基层站效益差,职工生活困难,住房简陋,无法满足工程正常运转的需求。

2.7 资金渠道不畅

为了实现泵站的经济运行,以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既需要改造老旧设备,又需要增加一定的新设备,这些都需要增加投资。但目前许多泵站缺乏资金来源,致使老旧设备无法改造,新设备无法添置,难以经济运行。

3 泵站优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的种种问题表明,切实加强泵站科学、规范的管理,确保泵站持续、健康、稳定运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对此,笔者思路如下:

3.1强化组织管理

3.1.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泵站管理单位要有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锐意改革,善于经营、管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服务。泵站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必须精通业务和熟悉机、电、水及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具有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1.2精简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1.3 积极参与泵站管理体制的改革, 勇于创新,勇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走企业化管理的路子。

3.1.4 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定级和晋级,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2 强化经营管理

3.2.1泵站应严格经济核算,加强资金管理。管好、用好上级专用拨款和维修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并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力度。

3.2.2 加强泵站排、灌运行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水费成本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中的有关规定逐步过渡到按动力费、工资及附加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大修理费、 维修费、其他直接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的总和来计算,并按照供水对象和有关规定来核定供排水水费标准。

3.2.3加强水费征收工作,实行有偿服务,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要扩大和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泵站管理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用水单位(包括工业、 农业、航运和其他用户)收取水费。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2.4 不断改善泵站经济状况。

3.3 强化技术管理

3.3.1贯彻国家和市有关技术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制定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事故处理和安全等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3.2 按照泵站技术经济指标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泵站管理工作。保证泵站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工程与设备完好率、能源单耗与泵站效率、供排水成本、 单位功率效益和安全运行率等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3.3.3搞好泵站的机电设备、辅助设备、监测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管理;搞好与各泵站配套的水工建筑物及河道、堤防等为主的工程设施管理;搞好以供水、 排水作业为主的供排水管理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对泵站实现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

3.3.4充分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开展泵站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积极应用和推广新成果,特别是那些经实践考验、效果显著且投资不多的科技成果。

3.3.5认真处理和分析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物的故障和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 必须认真对待,建立相应的事故档案。对各种事故要及时处理,分析原因,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3.6 按照每年不同时期的灌排任务和检修任务,编制管理计划、运行计划和维修计划。整编各种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机组运行、观测和检修资料,泵房和水工建筑物观测资料等;并通过对各种资料的逐年积累和分析,掌握泵站的各种设备和工程的使用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改进泵站的经济运行方式和提高安全运行的能力,不断提高和改进泵站管理水平。

4 结语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区域性的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探寻先进的泵站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着力提升泵站管理水平,保证泵站运行能力,改善泵站内外环境,为地方防汛安全、水环境改造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乔守江晋心乐.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杨建军.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

【3】李少化.泵站管理技术【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

 

运行管理篇7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隐患;解决措施;安全管理

在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是确保电网安全的人工操作源头,也是电网运行管理的最前沿,变电运行作业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所以,变电运行作业必须要结合实际、严格流程、从严执行、务必安全。在变电运行管理方面,一定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各层各级岗位责任制。

1变电运行安全隐患

1.1变电运行中的操作隐患

在变电运行中,变电工作人员是变电运行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操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变电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变电设备比较多,变电工作比较繁琐乏味,变电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容易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造成变电工作人员在执行中发生错误操作,这些错误操作,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首先无票操作,或者为了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其次未执行逐项打钩和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再次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进行设备运行;最后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1.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隐患

在我国变电工作中,由于变电运行管理的失误,导致了许多变电的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变电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在实际交电中,主要表现为管理比较混乱,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不足,发现安全隐患时,处理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得力,从而导致了各种安全管理隐患。再次是变电所运行管理工作没有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程和各级岗位责任制,没有培养合格的运行人员。变电所运行管理没有全面完成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没有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没有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进行。变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针,在―切生产、基建和经营活动中,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位,从而埋下了各种安全隐患。

1.3变电运行中的设备故障隐患

电气设备生产的不合格,质量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而应用到变电设备中,再者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许多设备需要及时更换,而变电工作人员没有定期检查和更新,以至设备不能满足变电安全运行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变电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没有认真做好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其次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和实用;再次没有对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没有把好验收关;最后是没有对已经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替换。

2变电运行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2.1操作隐患的解决

首先是母线的操作,母线的操作是指母线的送电、停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间的倒换等。母线是设备的汇合场所,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操作时严格按序进行。其次是直流回路操作,直流回路操作是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常见的操作项目,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查找接地点的检查,某些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临时性的检查、退出、投入等。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存在危险点,如操作方法不正确,也将造成某些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作,因此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应遵守―些规定。

2.2安全运行管理隐患的解决

所谓安全运行方式是为达到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的要求。人们根据系统主接线的形式排列出的各种可行的运行形式,在每个可行的运行形式中,规定了各具体设备及元件的运行状态。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首先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其次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架设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析,对联络线闸导致电网解列也应进行分析。再次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严重故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细化防范措施,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最后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2.3变电设备隐患的解决

为了使变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视外,还需要设备进行各种等级的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每周的避雷器查,开关液压油压检查,蓄电池测量,根据检查获得的第―手材料做综合判断,对于需要维修和更换的设备,要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3加强对变电运行安全的教育

3.1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进行基本的知识的培训

变电运行安全培训重点是培训职工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正确使用设备。学习设备维护知识,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了解自己的管辖设备。找出易损部件位置,经常进行项目的检查,检查方法要标准。要把握设备特点,懂得注意项及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会做―般的调整和简单故障排除,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变电运行人员要严格遵守持证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野蛮操作,经常清扫管辖设备,保持设备清洁,遵守接班制度,管理好工作台帐,不得遗失,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同时配合检修人员处理好故障。

3.2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进行各种技术培训

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为主,按照面生产、联系实际、按需培训、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3.3加强培训教育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

首先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利用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进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同时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进行变电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增强行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套完备的责任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责任心。再次加强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联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4安全是变电运行管理的核心

4.1安全管理是企业的生命

通过采取监督、考核、保证措施。形成―个安全保证体系全站值班员对安全齐抓共管,并且持之以恒,要形成―个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安全生产主要在预防上下功夫,对事进行超前控制,注重实效,从严管理。另一方面,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现的个人与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切切实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值、每人、每岗。

公司的安全通报、会议精神、各种规章制度及安全措施等可作为学习的重点,并结合变电站的具体情况,查找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措施及时处理,使安全活动具有针对性。计划地进行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锻炼值班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及应变能力,充分发挥站长的组织指挥才能,突出其:“主心骨”的作用,当事故来时临危不乱,能快速、正确地处理事故,坚持开展运行分析制度。全面准确分析变电站一月来的生产工作情况、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数据统计,找出存在的设备缺陷和隐患,为有关部门及时消除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4.2文明生产

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明确各自卫生区域,定期打扫、检查,并列入经济考核范围。对全站进行规范化的定置、定员管理,改善站容站貌,营造―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变电站安全的需要,也是提高唐班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可忽视的―个重要方面。

5总结

运行管理篇8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信息网的管理,保障水利信息网正常、高效、安全运行,促进水利信息网健康发展,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水利信息网是水利行业各单位计算机网络互连构成的网络系统,是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各类水利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水利信息网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分为广域网、部门网和接入网,其中广域网由骨干网、省市网和县区网组成。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接入水利信息网政务外网与内网的水利行业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水利信息网的运行管理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单位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设定岗位,强化责任,保障网络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的硬件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信息网的管理规则、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水利信息网ip地址;运行、监视和管理骨干网线路、设备;指导、检查和协调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水利信息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水利信息网运行情况公告、公报和年报;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水利信息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市水利局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系统信息管理考评规则和进行考评工作;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信息的更新工作;负责各类水利信息、行政公告、普发性文件、统计资料的审查、页面编辑及对外工作。

第七条县(区)水利(水保)局的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所属县区网的管理规则、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所属县区网ip地址;运行、监视所属县区网和所在单位网;指导、检查和协调下级网络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所属县区网及所在单位部门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有关数据;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所属县区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第三章局域网网络管理与接入

第八条水利信息网局域网包括办公楼的交换机、网线、接口、网络系统等,全部设备均属本局所有,用户只能按规定使用,不能占为己有。

第九条用户使用网络,由市防办负责给以接入、开通和调试。严禁用户擅自接入网络。

第十条入网用户的ip地址、计算机名、分组等基本信息,必须依据《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sl307-)进行,由市防办统一分配管理,用户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一条各用户要爱护网络,不得擅自移动和损害。安装、装潢等施工涉及到网络的要提前与局防办联系,制定防护措施。每个用户都有保护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义务,发现正在对网络实施损害的行为有权制止,发现网络有损坏的有义务报告。

第十二条加强对接入水利信息网的因特网等其他网络的管理,保证水利信息网与其他网络的安全隔离。

第四章网络服务

第十三条网络服务是指利用水利信息网资源为信息传输和应用系统运行提供的服务。

第十四条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是我市水利行业面向社会的窗口,是与公众互动的渠道,面向社会提供水利政务信息和与水利相关的在线服务。

第十五条凡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均可到市防办申请办理5m的免费电子邮箱,科室单位申请办理10m的免费邮箱。

第十六条加强系统网站、邮件、文件服务、数据应用服务器、ftp服务器等网络应用的管理,保证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网络安全

第十七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定期分析、评估所属网络的安全状况,配备网络安全设施,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加强网络安全监视,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明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网络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故障,要及时发现、及时定位、及时解决;对于影响到骨干网运行的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对于影响到其他上级网络的故障,要及时向上级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复制和扩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处理,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

第二十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用户、系统和设备等的账号口令管理,重要系统和设备的账号口令由专人保管,并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严防账号口令泄露。

第二十一条不得在水利信息网上存放或传输任何信息。

第六章网络用户

第二十二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网络用户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网络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水利信息网管理规章制度,配合相关的管理工作。网络用户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网络、信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使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十四条网络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攻击、事故,收到非法信息,感染计算机病毒时,应及时向本单位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网络用户须对本人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得有下列行为:

1、私自修改和删除本人计算机的网络配置;

2、私自安装影响网络运行的软件或系统;

3、私自接入他人的网络端口;

4、私自接入未经允许的网络设备;

5、私自接入政务内网等其他网络;

6、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良信息;

7、安装盗版软件;

8、卸载统一安装的网络防病毒软件;

9、故意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和其他有害数据;

10、向社会虚假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11、未经允许,登录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

12、其他危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第七章网络机房和设备

第二十六条按照网络机房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专用的网络机房,为网络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第二十七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网络机房管理制度,对机房内的温湿度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机房。

第二十八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设备管理,对各类设备进行归类编码,建立档案。实行网络设备责任制,做到专人专管,并对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记录。

第二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对各类设备定期检查、监视和维护,加强访问权限控制;建立关键设备的备份和报修制度;加强各类设备的配置参数管理。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对运行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要积极筹措和落实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将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为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保障。

第三十二条各单位要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网络运行管理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网络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三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防汛等重点线路、重点设备、重点应用的管理,重视网络应急预案建设,提高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网络应急预案应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网络运行管理部门要保证骨干网有关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于因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机的,应提前通知有关部门。

第三十五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值班特别是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日常网络维护管理,配备必要的维护软件和工具,落实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做好工作日志,加强制度落实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十六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用户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对用户进行定期检查,对网络故障采用多种方式(电话、网络、邮件、上门等)进行维护,保障用户和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九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对于在网络运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九条对于违反本规则第二十五条的网络用户,对于因管理不善和失职,导致网络管理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追究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条各接入单位可根据本规则制定所属网络的管理规则或实施细则。

上一篇:物联网专业范文 下一篇:变电运行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