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井主提升系统的能力核定

时间:2022-10-07 08:56:59

浅谈主井主提升系统的能力核定

【摘 要】主井提升系统能力的合理确定,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提升机的能力,为生产管理提供最佳生产方案,也可以给设计提供最佳选型方案,减少盲目投资。

【关键词】主并;提升系统;能力核定

目前,年生产能力的计算方式分为以下几步:根据年产量A、井深度H及设备工作制度,确定合理的经济速度v;估算一次提升的合理重量,选箕斗;按选定箕斗核算一次提升的循环时间T。

年产量计算公式为

A=3600btq/CT

式中A——年产量,Mt/a

B——年工作天数,d/a

T——每天工作时间,h/d

q——箕斗吨位,t

C——不均衡系数

T——循环时间,s

从不同煤矿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来验证同样规模的矿井,其实际产量是不一样的,表1是几个矿井的设计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对比。

表1

从表中看出,设计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误差相当大。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通过对几个矿的提升情况分析,笔者认为,提升能力的确定,不能单靠现有的计算公式,实际提升能力与休止时间、自动化程度、煤仓的大小匹配、实际生产时间和装卸载方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的计算公式只是一个很粗放的估算方法,不能指导实际生产和设计。

1.休止时间的确定

按照《煤炭工业设计规范》,休止时间的选取为表2。

表2

表中对大于30t箕斗的休止时间要求经计算后定,实际上无法操作,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不同的煤种、不同的箕斗及卸煤方式相差很远。因此,对干大于30t的箕斗,定不下来休止时间。对于其它吨位的箕斗,与实际情况也大不一样。表3是几个矿箕斗的实际休止时间。

表3

休止时间,可以根据数据进行类比定出来,也可以从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Tx=0.75t+θ+w

式中Tx——休止时间,s

t——箕斗吨位,t

θ——发送信号与司机动作时间,手动为7s,半自动为5s,全自动为3s

w——外动力时间,曲轨卸载为0,外动力卸载为8-15s,平均按12s计

2.运动状态

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提升过程越来越准确地按照给定的状态运行,因此按速度图计算出的时间很准确。一般来说,运行过程所孺要的时间,不会与提升能力的计算结果产生太大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提升机平稳、高效的运行,一般在加速段的加速度取值在0.5-0.7之间,而减速度的取值在0.7-0.9之间,而减速度偏大则运行时间Ts短,对提升能力也是起增加作用的。一个循环的周期为

T=TX+Ts

3.不均衡系数与煤仓之间的关系

煤仓与箕斗的提升能力(t/h)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一般来说,采煤工作面的事故率相对要高,如果煤仓的存煤量足够让工作面处理完事故,则可保证提升机不间断的提煤。根据几个矿的煤仓量与小时提升能力分析,不均衡系数与煤仓煤量的规律.可参见表4。

表4

4.年提升天数和日工作时间

煤矿生产是不间断的三班作业。不同的矿,每天给定的检修时间不同,但一般说来为2-6h。实际上,任何一个矿的提升时间都不低于18h。对于设备先进的矿井来讲,检修时间明显短,实际上增加了提升时间。因此笔者认为,每天的提升时间应按18h计算。

根据不同矿井的调查,除完成年检修任务外,另有一些不可预见性的事故,合起来不会超过1个月,实际每个矿井的工作天数不低于340夭,保守一点,按330天进行计算,完全是有根据的。

5.结论

循环时间与加、减速度、自动化程度及卸载方式等,都有着关系;不均衡系数取决于煤仓和小时提升能力的匹配;日工作18h,年工作330天是比较合理的。按上述各参数进行计算,预侧年提升能力比较准确,如果认为还需要更加可靠的数据,可在此甚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另外加放合适的百分比,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官目管理和盲目投资。

【参考文献】

[1]孙玉蓉等编.矿井提升设备.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2]王家栋等编.矿井提升机技术性能测定与分析.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3]夏荣海,郝玉琛编.矿井提升机械设备.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7.

[4]张立华,郑指莲.凡口铅锌矿主井提升系统的改造设计.矿业研究与开发,2000(4).

[5]贾猛.龙固煤矿主井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煤矿机械,2003(9).

上一篇:回采巷道中的锚杆支护 下一篇:如何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