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监测中质量保证相应问题

时间:2022-06-06 05:30:38

探讨环境监测中质量保证相应问题

【摘 要】在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保证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工作。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环境监测中质量保证工作的规划与管理,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但与其他环境监测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在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的水平和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两方面,文章就以下几点作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管理信息平台

1.现场监测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现场的监测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由于现场监测时采样的时间及采样时的天气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对采样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使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得到保证,应尽可能在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现场监测工作。其次,现场采样时的厚度或深度有变化、采样容器的材质不同以及对采集样品运用不同的贮存方法都会对监测的质量产生影响。比如分析污水中石油类的含量,其水样的采取只能使用玻璃容器而不能使用塑料容器,因为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石油组分会被塑料吸收而使监测数据低于真实值。因此,为保证现场环境监测的质量,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实行,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达到“五性”的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1.1提高工作人员在质量保证工作中的思想觉悟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我们保障监测结果真实有效和提高监测质量的必要工作。在现场监测中,我们要克服一些工作人员存在的提高质量保证就是增加工作量的懒惰思想。因为这种把质量保证工作看成是负担的思想会严重阻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顺利完成。现场环境监测的每一位员工只有真正认识到质量保证相关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使现场监测质量保证顺利、有效地运行。

1.2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正确性

在环境监测方面,采样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环境样品具有极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因此,只有保证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才能对环境质量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估。现阶段,我国重点加强了环境监测的实验室质量保证,而现场监测时的采样质量保证仍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十分薄弱的一环,具体不规范操作表现在:现场工作人员不认真核查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也不仔细查询采样方面的有关资料而进行随意采样;对不稳定的有周期性排放的废水,只采取瞬时采样的方法,并用瞬时采样的数据敷衍工作;为了方便、省事,不考虑生活污水的影响及对污染物类别的区分,把所有采样点都设在工厂的总排污口。这些不正规操作严重影响了监测数据的“五性”要求。为解决好上面的问题,提高监测采样的质量保证,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现场采样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实行定岗定责制度。由职称高的员工负责现场监测的监督、管理等工作。对包干的企业进行针对性地摸底调查工作,保证监测数据具有最大程度的代表性。

制定完整的实施方案是消除采样随意性和盲目性的有效方法。完整的采样实施方案应具体包括:明确采样目的、排污口位置的标定、采样设备的种类、容量、容器、数量、现场记录、采样试剂的使用方法、保存措施等。完整的实施方案可为采样人员在现场环境中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保证采样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是现场环境监测人员质量保证的另一重要措施。完整的采样记录应包含:现场特征;气象条件;样品保存剂的名称、序号、用量;采样方法以及可能影响监测数据的特殊因素等。尽量地确保采集结果的公正性。

完善现场采样的质量监督制度是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制度保障工作。为此,我们应当在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质量监督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对现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实行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规范、有效,制定并实施完整的质量控制方案。现场环境监测达到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质量保证能够得以实现。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

2.1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的意义

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综合性强、要有很高的追踪性。信息平台通过污染源监测信息建立、人员持证情况、分析方法标准化、监测技术规范化、设备、样品管理、受控文件等相关数据和信息,建成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大大增强了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要素的动态监控、分析及预警能力,对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和溯源性具有重大帮助。监测结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环境决策与环境执法。因此监测质量对环境保护和企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管理系统,以实验室为中心,将人员、仪器、标准物质、分析方法、考核数据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外设接口、数据库技术和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开放的分布式体系,为严格管理人员持证、质控考核、数据自动采集、快速、信息共享、证书和报告自动生成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性支持。对保障监测数据满足“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完整性”要求,实现质量信息动态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今的检测机构和单位中存在着独自检测、合作性和统一性不强的缺点,这样十分不利于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的实现,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可让所有机构部门协同工作、相互借鉴,互相监督,实现质量保证的目的。

在当今要实现环境监测工作流程和质量管理方式的改造,就必须依托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现场收集数据绝对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只有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使其变为对我们质量保证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够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对大批量监测数据进行安全性和高效性存储及处理都必须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功能。没有了目的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我们所测得的所有数据都是毫无意义的。

2.2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平台的核心思想

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平台是一套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包括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确定监测项目,确定监测点布置及采样时间和方式,选择和确定环境样品的保存方法,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等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思想应当包括:①以质量保证为关注重点。②监测过程及时、结果准确。③依靠质量信息管理的有效监控,监测人员可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把以前的被动行为变成主动工作。④监测人员全体行动。⑤理性代替经验。

2.3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平台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平台建立,必须具备三个重要因素: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平台不仅仅是IT方面的工程,更是一项管理上的工程。因此,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环境管理的领导层的决心。如果没有环境管理者的支持和决心,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的思想就不可能认真贯彻和推行。第二个因素是要建立一支善于解决问题的工作队。我们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平台所运用的各种工具、技术对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只能起辅助作用。真正做出决策和进行监测管理的是作为主体的人。最后一个因素是要有一套先进的系统软件。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是国内外环境监测工作者多年来服务于环境监测工作的经验产物。它是以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经验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软件产品,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只有把它们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的成功建立。

3.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要求我们以后的具体工作为:①在现场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工作中,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积极创造性,使他们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最终达到提高监测结果质量的目的。②加大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平台软件的开发和完善力度。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我国环境监测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彭刚华,梁富生,夏新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

[2]何锦英,欧敏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

上一篇:浅析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下一篇:加强变压器故障分析在油田企业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