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析

时间:2022-10-07 08:31:05

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析

【摘要】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在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外语的教学中,不仅要对目的语文化知识背景的介绍有所重视,同时也要重视传播母语文化。换句话来说,如今的社会所需要的不光是被动接受目的语文化的外语方面的人才,更需要除此之外传播母语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将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不仅能够让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得到提升,让母语文化输出目的得到实现,同时也可以成为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新的值得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母语文化 外语教学 互相融合

一、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世界各国的文化在互相接触、碰撞的过程也相当于其他民族和本民族重新构造的过程。在这些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触时我们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吸收为本民族所用,同时其他民族也是一样,希望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区丰富他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这些多元文化只有互相不断地接触、碰撞,彼此之间互相丰富应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追寻出人类共同适应的文化。

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财富之一,作为中国的一个子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以及责任把中国最好的文化遍及到这个直接的每一处,支持人类文明的发展,让世界各国对我们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让中国在世界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是生机勃勃的印象。除了在自己的国家用母语传播中国文化外,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用外语向外国或是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这就让中国文化元素是否能够成功地用外语传播决定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宣传是否能够成功。所以将中国的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许多相关专家以及外语教师也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虽说如今在外语的教学中将母语文化融入进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这样的成就主要体现是在目的语文化的教学上,对于实现整个将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来说还只是起步。所以怎样让学生将正确的语言知识以及丰富的目的语文化牢牢地掌握在手里,并且将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提高,从而实现母语文化的输出目的,进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了中国在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

二、将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策略

1.将外语的课程设置重新调整以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公平地位。以外语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能通过系统的学习该专业的外语之后与相对应的国家的人进行熟练的交流与沟通,成功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跨文化之间的沟通也指的是母语文化的输出与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这样一个双向进行的过程,因此,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想要系统并且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虽然在中国部分外部专业还开设了中国文化类相关的课程,但是基本上都是选修课,选修课使学生自由选择可上可不上的课,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但对于关于西方的文化进化史以及国家的发展史等相关的西方类的文化课却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必修课中重要的课程之一。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把母语文化以及目的语文化摆在了很不平等的位置;一部分的人觉得我们是中国人,已经将自己国家的文化都熟记于心,再去开设专门学习本国文化的课程就显得没有必要。但事实并不是那样,就算是懂外语的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也不一定能够将中国的精髓文化用外语准确地表达出来,更别说是没有专门接触过这个相关领域的外语专业的学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我们日常中忽略的语言之间的转换以及翻译特定了的文化条目等问题。况且中国文化有一个特定的范围,有它特殊的语言意义上的载体,特别是不是每个现代人都能够将中国文化起始时所用的含特殊的语言意义负载词的文言文解释清楚易懂。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是不是真的能够理解中国文化的含蕴与特色以及深刻理解和准确翻译出特殊语义载体的关键汉字的字义,是决定是否能够将中国文化的内蕴跟精髓成功输出的关键。并且其需要的是学习外语的中国人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有很好的理解跟把握。因此就算是汉语和外语不能放在同一位置进行教学,在外语教学中也至少应该把关于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跟西方文化类相关的课程放在同样的地位。只要是存在有跨文化交际,也就少不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因为它不仅是时代所需要的,它也更加是本质所追求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对于掌握中国文化中最精髓、最代表国家的元素是理所应当的。但现在学校的课时不多,可以第一这几种方法进行尝试:第一,在现今的外语的教材中适量地增加中国文化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第二,适当地在教材的每个章节中固定一个部分用以英文讲解中国文化;第三,本科的学生可以为其开设关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程。这方面相关的课程所用的教材大多都是参考阅读的跨文化交际学这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且其进行讲解的内容大多都是与交际的理论以及交际的方法有关的问题,这方面的课程对学习外语的中国人来说好处是非常大的,但若是在这方面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讲解,那么收获的效果可能会更加好,也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将中国文化更好地对外传播以及弘扬。

2.确定中国母语文化教学的范围。解决了母语文化课程的设置后,还需要对中国母语文化的教学范围问题作一个深入的探究。不仅是中国人,许多其他的国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以说外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做到全面深入地去了解中国文化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若要根据外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或是外语专业的角度去设置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那么就要先从其他国家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方面下手。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其他国家主要对与中国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以及价值体系,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的精神感兴趣;从具体上来说,感兴趣的方面主要有这几个: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环境、文化根基的经济基础以及政治的结构、发展过程、汉字、古代教育和文学、艺术和传统的宗教以及伦理道德、还有中国的传统思想等。

3.优化教学的策略。对于与外语专业以及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相关的编写教材的问题以及将外语教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还有这些策略具体实施到课堂中的问题。只有当学生真正地需要这些并且有指导性的教材的时候,外语教师才可以在这条道路上畅通无阻,并且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地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掌握于心,才能将这些知识准确地教授给学生。因为现今的外语教师接受中国文化教学教育是一个很弱的方面,因此就应先将教师这个弱势补上。可以采用讲座或是进修的手段让部分外语教师先学习中国相关文化,然后外语教师互相之间学习指导跟交流。与此同时也可以让一些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外语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也可以联合中文系以及哲学专业的教师一起编写教材。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准确率更高一些。

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也是当代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时不可缺少的。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进行中国文化的讲解时,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本是课堂内容但因没多余的时间没有讲解完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时间自水地进行拓展学习,这样也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另外,还可以让学学定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汇报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快地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这不仅会对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提高当今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苟丽梅,姜焕文.“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2]曹魏,陈海霞.母语文化教学:大学外语教学价值反思与策略[J].2010,(8).

[3]彭洁.浅析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导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7).

作者简介:张静怡(1986.1.14-),女,汉族,河北保定清苑人,河北传媒学院,讲师,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上一篇:高校英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巧设疑问完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