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两条腿走路

时间:2022-10-07 08:21:50

中国需要两条腿走路

王湘穗:中国建“后院”的“三分术”

对于“中美国”,首先中国自己就不认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策略地把“中美国”概念拿出来加以运用;目前国际上主导力量是美、欧、日,美国有个三边委员会,布热津斯基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但现在美国一提“中美国”,欧、日倍觉受冷落,都很着急。但我们的态度是韬光养晦,不接受,也受不了,这样一来,欧、日比较放心。因为现在中国实力还支撑不超“中美国”,一旦接受会被强加过多的义务,比如一些有争议地区是不是要出兵帮忙之类的麻烦事都来了。

美国历来奉行“打不过就入伙”的策略,现在它最强,就要考虑拉谁入伙的问题。它现在希望是中国入伙,所以提出中美国,这里关键是义务和收益怎么平衡。基辛格认为“中美国”这个事只做不说,因为如果两国利益冲突太大,到极端时不排除出现战争的可能。

仔细梳理我们就会发现,“中美国”这个概念,首先是在美国的“犹太势力”提出来的。犹太人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在过去的百年间,他们重点配置的国家是美国。而现在,中国似已成为其“备选”,方便其进行两面下注。对此,中国应有清醒认识。

至于“东亚共同体”,二战后日本提出“当一个优秀的战败者”,有一本书名为《三十年来的日本外交》,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发展呈现出“脱亚入欧――脱亚入美-亲美入亚”的特征。就我个八目前工作中的接触来看,日本民众对与中国合作、结盟普遍抱着浓厚的兴趣。

至于应该如何同时看待“中美国”与“东亚共同体”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两个层级的问题,前者是全球安排,后者是区域安排。我们只有先做成区域老大,有了后院才能跟美国谈“中美国”的安排。中国崛起后,日本再当大哥就不可能了。因为历史上只要中国强大,东亚国际体系就是这种以中国为核心的模式,而日本从来没有当领导者的经验。相比起来,从地缘上讲,日本与英国有类似之处,但是日本的“悲剧”在于,东亚大陆在地缘政治上是一个完整的板块,而英国的“幸运”之处在于欧洲大陆是分裂的。为什么日本要倡导“东亚共同体”?因为跟美国绑在一起,只能永远当人家的跟班伙计,回到东亚共同体就可以充当合伙人了。

在这样一种格局下,中国需要两条腿走路,在全球层面与美国合作,在区域层面搞共同体。东亚区域合作要学习欧洲经验,仿照欧洲煤钢联营,搞东亚制造业或者能源共同体。东亚共同体要分解开:东北亚/东南亚、东盟10+3/中亚、上合。中国在地缘上与这三个区域都相连,在每个区域可以都只占49%,核心国家让别人做,但是算起总账来,我们不就成为中心了吗?

白益民:东亚共同体先从产业联盟做起

由于历史原因,犹太人没有“国界”的概念,从安全角度考虑,犹太资本不会把鸡蛋放在美国这一只篮子里,而是希望在全球其他地方也能建立自己的据点。资本是流动的,所以如果在中国复制一个美国模式,搞华尔街那一套,这样有利于犹太资本迅速对接。从中国过去10年的发展来看,走“美式道路”似成为压倒性趋势。

中国如果成为犹太资本的金融牧场,好处是世界资源将向中国聚集。然而金融规模过大就会对实体产业产生挤出效应。犹太人想把中国经济改造成美国金融牧场模式,但是我们还是保持农耕模式,因为农耕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这更符合中国国情。

东亚共同体的建立要借鉴欧盟和欧元的经验。欧洲的整合并不是从金融联合起家的,而是从法德煤钢联盟的产业链整合开始的。但是在产业链上,与日本相比,中国明显占下风。

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产业链分工的平等伙伴?中国要改变被动地位有一个办法,以市场换股权,参股日本财团,分享产业链和利益。东亚共同体一定是建立在各国产业联合和整合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产业上应以日德为榜样,金融上以英美为榜样,两条腿走路。但是金融一定要为产业服务。我们还是要坚持走社会主义体制的道路,因为社会主义体制与产业模式更兼容,而资本主义与金融模式更兼容。

上一篇:美国自由化劳动市场产生恶性循环 下一篇:还是不能没有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