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语言素养刍论

时间:2022-10-07 08:14:38

提升教师语言素养刍论

摘 要:语言素养是教师的第一素养。语言艺术既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又与教育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包括有声语言艺术,还包括体态语的运用艺术。重视教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教师出色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障。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想情感;教师培训

教师素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知识素养、智力素养等。鉴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众多素养中,作为外在的和基础性的素质――教师的语言素养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素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教育工作,都离不开教师语言。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

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艺术规律的职业语言。作为一种职业语言,教师语言具有泛科学性质,涉及多方面要素。如何提高教师语言素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和培养。

一、加强思想和情感修养

言为心声。想不到,就无法表达出来。语言修养的程度取决于思想的修养。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思想认识积累,腹中空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么张不开嘴,没啥可说,要么车轱辘话,绕个没完。与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滔滔不绝的教师口语表达相比,教育教学效果的差异是可想而知的。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教师的学识和思想而崇拜教师,信任教师,因为崇拜和信任,学生会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语言的功能是表情达意。“情”不仅是表达的目的、对象,还有辅助“达意”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不爱教育事业,不爱学生,他的教育教学语言怎么会充满炽热的情感?怎么能有足够的感染力?即便能够准确达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提高教师语言修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修养,积累并善于运用情感因素。

二、提升思维能力

一个人只有当他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认识透彻之后,他的口语表达才能有的放矢、合情入理、从容自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否则必是杂乱无章,甚至是胡诌八扯,不着边际。这样的教育教学语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能否尽快理清思路,并按照一定得逻辑关系组织教育教学语言,这就要看教师的思维能力了。语文课上,我们交给孩子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各学科教学,也要让学生掌握语文思维、数学思维等,而教师自己却做不到思维灵活、敏锐、缜密,这就说不过去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科学设计符合学生逻辑思维的教学程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多做思维训练,并反复进行口语展示,找到口语表达的最佳方案。开始时可以用笔帮助整理和记录思维,熟练后可以脱稿,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思维方式。

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

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沉着冷静、宽容大度、处变不惊等心理素质。面对几十名个性迥异的学生,教师每天都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或是被哪个同学捉弄了,或是面对问题孩子的挑战,或是被冒犯被误解……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才能处乱不惊,沉着冷静,用充满智慧、深入人心、饱含关爱与呵护的语言,打破尴尬,扭转僵局,赢得学生。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外界的思维刺激,以提高听、想、说的速度,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敏锐的思维能力去感觉、捕捉几十个学生的思维方向,要用灵敏的思维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突发事件,以此调整教学方向和步骤。这也就是备课中的“备学生”。

四、不断补充新知

对教师而言,知识更新,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没有新知,就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你的课堂就不会丰富多彩,就不会贴近生活。不更新知识,教师就可能处于无话可说的窘境。一旦教师和学生接触,没有谈资,让学生说“老师out了”,那我们就失去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育教学工作也就难以展开了。因此,教师要广泛涉猎,广纳新知。不仅要更新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关注本学科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掌握本学科研究的前沿信息,还要广泛阅读相关学科的书籍,形成知识的交叉与呼应,要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动态,还要关注有关国内外的时事政治、社会发展的报道和评论。在广泛阅读中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使自己的知识在“专”的前提下,向“博”发展。使自己“有话可说”,争取“把话说好”。因而,“有话可说”“把话说好”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提高语言修养的“基础任务”。

五、善于运用体态语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形。韩麦尔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感人,主要是韩麦尔先生那高大的背影、欲言又止的表情、挥手驱人的动作……作为无声的话语,不断敲击着人们的心弦。这就是体态语言的魅力。体态语,包括动作、表情、神态、眼神等非语言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语言的传播仅占35%,而非语言的传播则占65%。或许这个数字有点偏差,但是,非语言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首先,教师要有优雅大方的仪表。有修养的教师,会让自己的穿着装扮和“灵魂工程师”这一角色相配,简朴、自然而不失活力和韵味。现在的学生喜欢从外表来评价老师,这一评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特别在意自己的外在仪表。其次,要有自然而真实的表情。教师的表情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言,蕴含着大量的情感交流信息。亲切的表情,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又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维持、记忆的增强、理解的加深等。聚精会神、用心思考的学生,会从教师的表情中获得赞许的信息;注意力分散、开小差的学生可以从教师的(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79页)表情中接收到提醒或批评的信息;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愤怒和责备,进而引起心灵的震颤。这种靠表情传递出的委婉暗示,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又起到了教育和提醒等作用。这种表情或眼神等非语言因素弥补了有声语言的不足。

参考文献:

范潇洒.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8):40-41.

上一篇:如何构建高中生物的有趣课堂 下一篇:美式古典风格之女性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