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沟在英语听说课中运用的尝试

时间:2022-10-07 07:07:35

信息沟在英语听说课中运用的尝试

摘要: 信息沟,也叫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的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纪实的形式介绍了信息沟原理在英语听说课中运用的尝试。

关键词: 信息沟 英语听说课 反思

一、背景及问题

听说课一向是中国英语课堂的难点。“聋哑英语”已成为中国学生所学英语的代名词。现今的英语听说课听力和口语练习基本分开,没有十分明显的联系。听力的训练基本上是听材料做选择或填空;口语的训练基本是用所学句型造句编对话,形式单一,学生厌倦。听力练习,往往是走过场,老师很难完全把握学生听的状况,有些学生听力不好,一做练习就乱填个答案,让他们回答,不是摇头就是“sorry,I don’t know.”。口语练习时多是让学生做对话练习。而事先的准备使学生只背自己的部分,对对方的回答内容却漠不关心。即使对方讲错了也充耳不闻,继续按既定方针背诵下文。原本两个人的活动完全变成了个人的事情,全然没有交流,更不用说相互合作探讨了。语言是要用来交流的,单纯的一人的自说自话无法提高水平。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成效不高的听说课,让学生真正地去听去说,发自内心地想去交流呢?

二、解决问题

周一的早上,我礼节性地和外教打招呼,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周末去中山陵梅花山看梅花,还买了风车。当说到风车时,她顿了一下,一时想不起词了,于是和我比划描述起来,“it’s like a fan...”我随手拿着笔一边听她说一边画了起来,原来是风车啊。事后看到我的画画,想想刚刚的经过,突然来了灵感,这是一种信息沟互动活动,一听一说正合适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啊。于是周五的听说课的前一天我让课代表通知大家带水彩笔。“水彩笔?”我的小助手差异地重复了一遍,大概以为自己听错了。我笑道:“是的,水彩笔。”

教学过程:

周五下午,我提前五分钟走进教室,写好教学目标环视教室,不同于以往,乱哄哄,趴着睡、玩手机、绣十字绣的现象统统不见,眼前是一群手里摆弄着水彩笔,急切等待上课的学生。想想好笑,这种课前即能进入学习状态的场面很久没见了。“听说课干嘛带水彩笔?”“对啊,我还特意把最好的笔带来的。”看了教学目标后,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悄悄看向我。我没说话,微笑下,开心地享受着被我的小花招吸引来的注意力,随即铃声响起,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开启了。

按课程进程,我首先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回顾复习。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就连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几位学生也都能随着我的提问,张张嘴翻翻书了,想必是对新课内容的好奇与期待,让她们生怕错过哪一个“有趣”的环节。接着,我说到“Does everyone get your colored pencils?”“yes!”震耳的回答,学生们的表情似乎在说:“终于等到这个时刻啦!”我说道:“We will draw some pictures,today.But you don’t know what you will draw.You need to listen carefully,and draw your pictures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有意思,看图说话变成说话画图了。”班上的小聪明又来发表评论了。“First,let’s do it together.Listen carefully.Draw a picture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我又重复了一遍要求。“There is a house in the middle of the garden.There are some green trees around the house.A red car parks near the house and two brown cats are on the top of the car.”描述了三遍后给了学生几分钟完成绘画,同时我巡视了一圈,找出比较有代表的作品,然后展示给大家看,请同学们进行评价,大家分别指出了错误:有的是猫的位置画错了,有的是小汽车画成了大巴士……形形,让大家捧腹不已。接着,为了切实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我让她们以同桌为一组,给左手边的学生相同的画,让她们描述,同桌绘画。我说到:“Don’t let your partner see your picture.You should keep it as a secret.Just describe it by words.”拿到图片的学生如获至宝,遮掩着不让对方看到,“别偷看哎。”“listen carefully!”“Please draw a picture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There is a white dog in front of the room...”“repeat!”“你说慢点啊!”……看来,大家都进入了状态,我也开始一组组巡视起来,提供帮助并提醒她们用英语交流。基本完成后,我分别请了几个画图的同学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同时请了几个描述图的同学用英语点评,但底下的同学并不安分,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意见。“The dog is white not black.”“The book is under the desk.”……看到她们积极的神情,听着她们嘴里冒出的英语,我心里感慨万千。平时请都请不动的“金口”,今天不费吹灰之力全都打开了。趁热打铁,我又给了右手边的同学图片,让她们开口说,左手边的同学练习听力画图。学生们劲头十足,描述的同学组织语言,尽量描述清晰明白;画图的同学聚精会神,力图抓住每个细节。她们的表现,她们的图,生动地告诉我这节课她们都很投入,都很认真。最后十分钟左右时间我让同桌交换图片相互做看图说话,再次练听说能力。下课后,课代表和几个学生围了上来,闹着要给我看她们抢来的“大作”,笑过后我问她们对这节课怎么看,她们都表示很有意思,不怕说英语了,希望能常常这样上课。

三、反思

信息沟,也叫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的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即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一方持有另一方所不知的信息,便形成信息差距或叫信息空隙。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谈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如无信息沟,厌倦情绪很容易产生。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本节课,我运用了这一原理,激发学生的听说愿望,并把听说和美术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听力和口语。而学生之间的活动、绘画的介入,以及学生的互评转移了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对英语语法规则过多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克服第二语言自卑感和因此而产生的交际中的紧张情绪,从而逐渐建立用英语表达的自信。

在课后的反思中我也发现了本次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有些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太注重了图形和色彩的好看程度,在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一堂课只作了三幅图,训练量少了点。在今后的课上让学生不必太关注图片效果并可以限定一下每幅图的时间。

2.在课前的准备上,要找到合适的图片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此外要复印多份,耗费也不小。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备一些图片,但要保证图片难度合适及“保密”度并不容易,还有待解决。

3.由于学生词汇、绘画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听描述画图只是比较适合方位表达、色彩描述等方面的训练。听说课的高效有趣还有待更多探索和尝试。

4.新课改提倡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课上我发现有些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很弱,一些简单的物体也画不出来,“四不象”频频出现。目前多数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美术音乐课程已不存在,而学生综合能力却有待提高,英语课若能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件好事。

英语教学的交际法认为,听和说是交流过程中不可独立的两个部分,听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说是表达和传达信息,所以听说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同步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本节课只是一种尝试,看到惊喜也发现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进一步探索总结,寻求新颖实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爱学习!

上一篇: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之我见 下一篇:英文正式信函中信头及信内地址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