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运维项目运用敏捷方法论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0-07 05:53:10

互联网运维项目运用敏捷方法论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针对企业互联网运维项目的特点,并基于敏捷项目管理方法论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多个互联网运维项目管理的案例进行研究剖析,得到一些让运维项目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可操作的项目管理方法,使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

关键字::敏捷项目管理;敏捷;KANBAN

互联网运维项目专门面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平台,项目范围包括数据中心容量和性能提升、设备替换、技术改造、产品部署等等。由于互联网运维项目的独特性,很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瀑布式的项目管理方法,无法快速交付高质量的运维项目。如何提升互联网运维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对敏捷运维项目管理的方法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互联网运维项目的敏捷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KANBAN(看板)是敏捷的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敏捷的变更管理方法。目前它被用于最广泛地管理 IT支持和维护工作。也更适合于有一个恒定的正在进行的工作流程的IT部门或互联网运维中心,而不是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KANBAN的核心是要赋予项目团队管理工作量,定期交付业务价值,团队要提交真正可以交付的工作:不多也不少,KANBAN也是一种时间驱动器,来管理任何点的工作 (WIP,working in process)。如果业务要求解决更高优先级的工作,利益相关者必须确定当前的哪些工作可以腾出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满足高优先级业务需求。同样在开放 的WIP 队列中,团队和利害关系方可以确定应该专注的下一步的最高优先工作。

KANBAN也是组织和团队解决工作瓶颈,克服障碍,以及持续改善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生产力。看板让项目团队基于部门的具体要求建立审查周期和释放时间。为了适应敏捷文化,许多从业者也已经开始使用混合的方法,如结合SCRUM的KANBAN,将有效的敏捷实践,如每日站立会议,也吸收进KANBAN。

互联网运维项目的敏捷项目管理方法实践成果

在经过对敏捷KANBAN方法论的研究和多个项目进行实践后,作者本人作为云服务运维项目经理就开始和团队一起进行了实践,成果分享如下:

第一, 敏捷KANBAN项目管理方法最适合互联网运维项目

我们云服务项目团队在KANBAN实践过程中吸收了SCRUM思想。管理方法以KANBAN为主,SCRUM为辅,主要以KANBAN搭载互联网运维工作流程,同时采用SCRUM敏捷框架中的3个角色(PO,Team member,SCRUM Master)。

使用KANBAN方法符合了互联网运维项目的多种特征,完全包容了具有高度依赖性和突发性特征的运维项目工作,是精益现场工作管理方式的又一种行业应用。另外KANBAN所搭载的工作流就如水流一样,要向前不停流动。项目团队所追求的就是水流的速度越来越快,水流的管道越来越粗,其实也就满足了运维项目的业务目标和客户价值需求。同时KANBAN方法里面的工作项有优先级排序,有交付物验收和质量要求,并不仅仅是追求项目速度和交付物数量。

使用SCRUM的思想主要是体现敏捷思想的价值观,期望每个成员在信任、开放、尊重、承诺的意识下积极主动的工作。我们在实践中的KANBAN也有daily standup meeting,每天或适时的进行多个项目的状态同步和问题同步,会后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应对。并且项目经理与团队一起确认工作的轻重缓急,实时协调人力资源,把人力集中在优先级最高的任务上。

第二,互联网运维项目使用的敏捷KANBAN工作板

我们知道,吸取了SCRUM敏捷思想的KANBAN项目管理方法,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KANBAN工作板,我们云服务项目团队的KANBAN工作板如图所示。

横轴是互联网运维项目工作流,任务从左向右流动,大的流动过程分别是:计划好的项目任务清单,任务文档和设计准备、任务实验室阶段完成、任务在产线阶段实现、 任务Done。竖轴是按照优先级排序的并在进行中的工作任务(WIP)。竖轴的WIP容纳多个运维项目任务便签条,并且用不用的便签条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项目。每个便签条有3项内容:任务描述、任务拥有人、交付物开始日期和期望的结束时间。最下面放的是任务库存。右下角是多个项目在一年之内的路线图。

接近1年的敏捷KANBAN项目管理实践后, 团队的凝聚体不断提升,项目效率和质量也明显提高,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项目交付度和满意度。

结语

互联网运维项目本身具有工作清晰性、变化随时性,协调复杂性的特征。为了能够最大化的避免运维项目的失败,提升项目的效率和质量,让运维项目走上成功之大道,那我们就要未雨绸缪,以正确理念为指导,使用正确的敏捷项目管理方法,正确建立项目团队,恰当使用资源,做好项目监控。只有这样,才是企业互联网运维项目管理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罗伯特・K・威索基.《有效的项目管理(第五版)》.(美)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Paul E.McMahon(著)赵丽影(译).《CMMI+敏捷整合开发:更快改进性能的案例与实用技术》(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苏俊豪,思科系统(中国)研发中心苏州分公司

上一篇:医院管理与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 下一篇: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