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积累趣味横生

时间:2022-10-07 05:33:58

让语言积累趣味横生

摘 要:语言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本文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积累,“趣”字当头,即趣味展示、趣味阅读、趣味教学、趣味答题等,从这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使学生长期保持积累的积极性,趣味学习。

关键词:语言积累;趣味展示;趣味阅读;趣味教学;趣味答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72-1

一、每周一摘,趣味展示

在实践中,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每周引导学生围绕专题搜集资料后进行趣味展示,学生兴趣盎然。搜集成语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但要会写成语,还要弄懂成语的意思。在汇报时进行小组展示、比赛。展示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写成语。在展示时,我在前后黑板上按组别划定区域,让每个小组派两个代表在黑板上书写。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写得多,写得对,书写又漂亮。为了鼓励合作,提高效率,写字好的同学负责抄写,口齿伶俐的同学负责说成语,其他相关同学负责提供内容,可以轮流换人等。

画成语。为了引导学生弄懂成语的意思,书写后,再请各小组选择一个成语把意思画出来。如可以画“闻鸡起舞”、“鸡飞狗跳”等。画好后再让大家根据画面内容猜猜成语。如果画得逼真就容易猜出来,加分就多,反之,得分就低。

演成语。表演时每组轮流上台展示,要求是每组选两个同学上台。一个演,一个猜。猜的同学面向大家站着,表演的同学可以看黑板选中一个成语,然后根据成语意思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演示。猜的同学根据表演同学的神态、动作等,猜相关的成语。活动中,每当有小组有分进账时,小组同学就要大呼小叫、手舞足蹈,还相互击掌鼓劲。

用成语。积累是为了运用。用成语环节是要求每组同学选黑板上的任何一个成语进行说话、造句,并且写出来,答案正确的小组就加分。

一次积累展示活动结束后再宣布下一周的专题积累的任务,不知不觉,学生手里工具书多了起来。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二、定期补充,趣味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让孩子们觉得语文非常有意思,而不仅仅是枯燥的组词、造句、答题。为此,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搜集、积累一些趣闻、轶事以飨学生。教师可以定期编印一些阅读资料发给学生,如

资料:关于唐伯虎的“这家老妇不是人”的趣闻。

有一天,一位财主为母亲庆祝生日,请唐伯虎绘画题诗,表示祝贺。唐伯虎画了一幅《蟠桃献寿》,挥笔题诗:

这家老妇不是人,

财主没有想到唐伯虎竟会写出如此粗俗之语,不禁一愣。唐伯虎接着写道:

九天仙女下凡尘。

财主甚为高兴。谁知唐伯虎又写道:

生下儿子是个贼,

财主勃然大怒,还没等他发作,唐伯虎又续道:

偷得蟠桃孝母亲。

财主看后,不由得转怒为喜,对唐伯虎连连赞赏。

此诗通过“逆挽法”,先抑后扬,让人时惊时喜,构思巧妙。

三、适时抖“料”,趣味教学

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又幽默风趣的语文老师最受学生欢迎了。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平时自己肚里要装一些有关语文方面的趣事、趣闻,在学生上课疲倦时说上一段,像说相声一样抖一下“包袱”,让学生提提神、开开心,乐一会儿。同时,在笑声中也可以增长见识,获得启示。如坡兄妹互相戏谑对方的打油诗:

哥哥笑话妹妹额头宽:“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妹妹则回敬哥哥脸长:“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这些有趣的典故让孩子们在欢笑中获得了知识。这样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老师,学生怎能不喜欢语文呢?

四、活学活用,趣味答题

为了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情况,教师还可以定期以试卷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也可以在常规的单元过关练习上出一两题让学生解答,增加考题的趣味性。练习的题型可以多种多样:

1.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关的三字常用语。如

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龙)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狼)

2.根据《水浒传》中人物的诨名写出真名。如

黑旋风( ) 一丈青( )。

这些充满趣味的题目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形象,并且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明白课堂学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大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因此,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的方式积累――“趣”字当头,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的内驱力,让语文学习趣味横生!

[参考文献]

[1]刘元主编.中华趣味语文[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07).

[2]刘晓东著.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7).

[3]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8).

上一篇:让“流行歌曲”给高中音乐课堂注入活力 下一篇:让孩子的智慧在创造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