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颜色词“红”“黄”“绿”的文化语义差异及翻译

时间:2022-10-07 04:12:05

浅析颜色词“红”“黄”“绿”的文化语义差异及翻译

摘要 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感彩和文化内涵。由于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文化的人们对颜色词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对颜色词产生的联想意义和语用意义各有差异。本文就“红”“黄”“绿” 三个常用的颜色词做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翻译对策。

关键词 颜色词 文化语义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颜色词在词汇学中也叫色彩词,它指的是反映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真实色彩和人们主观意识中后天形成的抽象色彩的词。由于中西方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同一颜色词所持的态度和产生的联想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简单说来,颜色词除了有固定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蕴含着颇为丰富的文化语义,不同文化给同样的颜色词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尽管汉英两种文化对颜色的分类都采用七分法,但同一颜色的文化语义并不完全对等,有的时候存在差异甚至出现语义缺失。本文以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颜色词红red、绿色green、黄色yellow为例,分析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语义差异,并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

1 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差异

1.1 红色与red

(1)文化语义相同。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红色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有关。汉文化对红色的喜好历史久远,人们在婚礼、生日、节日都会以红色为主色调,贴红双喜、挂红灯笼,所以有诸如“红红火火”、“发红包”等词汇。在英语国家,“red”也象征喜庆、幸福,a red—letter day表示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the red carpet则表示隆重的欢迎。

(2)文化语义不同。红色的象征意义在汉语中褒多贬少,在英语中贬多褒少。汉语里“红”象征华贵,而英语里的“red”表示低卑、非一流,如red brick二流大学。汉语里“红”象征进步、正义,英语里“red”象征激进。汉语中的“红军、红心、红旗”都是褒义词,而在英语中red表示消极的事物,如red activities指左派激进活动。

(3)文化语义空缺。在汉语里,“红”象征得势、受宠,人们用 “红人”、 “一炮走红”等来表示某人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而英语里“red”却缺乏此义。

1.2 黄色与yellow

(1)文化语义相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黄色yellow都象征枯萎、衰败、死亡等,如汉语中的“黄茅白苇”,而英语则有“yellow leaf”。同样,中西方文化都把黄色与疾病联系起来,汉语中有“面黄肌瘦”,英语中“yellow fever”指黄热病等。“yellow”和“黄色”都可以表示警告和危险,汉语有“黄牌”,英语中则有yellow warning。

(2)文化语义不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由于黄色是中和色,所以人们常用黄色比喻品行美,“黄中”指人修养品行高洁,“黄花闺女”形容女子贞洁。在西方文化中,yellow常常使人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所穿的颜色,所以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如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a yellow looks懦夫。

(3)文化语义空缺。汉文化中的“黄色”象征王权的高贵和尊严,并受到百姓的崇拜,“黄”具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如“黄榜”、“黄马甲”等。但“黄色”这些文化内涵在西方文化里却是空缺的。同样,英语中也有些关于yellow的内涵意义,在汉语中是缺项的,如英语中用黄色来作为事物的特定颜色,美国有些城市的出租车上就直接标“yellow”来指代出租车。

1.3 绿色与green

(1)文化语义相同。绿色以其鲜明而为大多数民族所喜欢并常用,其典型色源体是绿草、绿树,因而含有“青春”、“活力”的隐喻义。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皆有green revolution(绿色革命), green peace(绿色和平)等说法。

(2)文化语义不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绿色用来表示侠义,人们通常把那些聚集在山林中劫富济贫的人称为“绿林好汉”。绿色还象征低贱,如果某人头戴“绿帻”,那他的地位多半比较卑微。在西方文化中,green则象征着希望、和平和幸福,人们用in the green tree表示佳境。

(3)文化语义空缺。英语中green一词用得较多,其文化语义更为丰富。green常用来表示“嫉妒”,如green—eyed嫉妒/眼红;green还表示“没有经验的”,“新鲜的”,如green goods新鲜货;green在财经领域还有其它意思,如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green stamp指美国救济补助票,因印成绿色而得名。汉语“绿色”在这里也形成了语义空缺。

2 颜色词语的主要翻译方法

翻译,就是要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但既然是两种语言,一对一的对等毕竟是少数的,而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到近似对等,英汉颜色词的翻译也是一样。在翻译这些颜色词时,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原色法。英汉两种语言中部分由颜色词构成的词语之间存在着完全对等的关系,这可能是国际间语言文化相互交流和渗透的结果。这种完全的对等关系给跨语言文化交流带来了方便。在翻译时可以直译,如yellow pages(黄页),green tea(绿茶)等。

(2)增色法。有的情况下源语中没有出现颜色词,但为了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并且达到与源语相同或相似的艺术效果,译者可以适当增加一个或者几个颜色词。如go—between(红娘),to be cuckold(戴绿帽子)等。

(3)变色法。由于文化习俗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意思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颜色词。翻译时为了传达作者原意,使译文更贴近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译者可以把源语中的颜色词换成目标语中文化语义相似的颜色词。如black tea(红茶),brown sugar(红糖)等。

(4)褪色法。颜色词的语义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如果目的语读者缺失相关知识,就无法理解颜色词的真实意义。所以翻译时就有必要把源语中有些颜色词翻译为意义相同但不含颜色的词语。如:yellow belly(胆小鬼),a white crow(罕见之物)等等。

总之,作为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面镜子,颜色词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色,这是在社会发展、历史沉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学习和理解英汉颜色词时,不仅要掌握其表层的固定语义,也要重视其深层文化信息的传递。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比研究,认识和掌握汉英颜色词不同的文化语义,语言学习者才能不断提高英语水平,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陈晨,曾绪.“green”的英汉比较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4.

[2] 焦同梅.从颜色词的喻义特征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7.

[3] 卢艳阳.英汉色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长沙大学学报,2010.7.

[4] 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 张文蛟.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语义对比[J].宜宾学院学报,2010.8.

上一篇:基于目的论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下一篇:浅析新时代组织传播的特点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