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教学

时间:2022-10-07 01:55:51

注重体验教学

[文章摘要]:实施体验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体验学习的理论为依据,以数学学科的教学为载体,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的构建策略:1、走进生活,在现实中体验;2、创造机会,在活动中体验;3、学会合作,在交流中体验;4、学会应用,在实践中体验。

关键词:体验学习 亲历体验 实践操作 合作交流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体验学习作为源于生活实践经验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前提。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展示了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基于以上原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体验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

1、走进生活,在现实中体验。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作为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1)、选取生活中的学习素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根据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数学材料,让学生去了解去体验数学,从而增加了运用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选取了这样一个材料:“商店为促销商品,进行有奖销售。凡买商品价值满200元者,发奖券一张。奖券2000张发完为止。设有一等奖5名,各奖1000元;二等奖50名,各奖100元;三等奖100名,各奖50元。”通过选取这样的材料进行教学以后,学生对百分率应用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又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材料:“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电能源出现了短缺现象。作为一名小公民应该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下面是赵磊家最近几个月的电表读数,一月底是437千瓦时;二月底是545千瓦时;三月底是643千瓦时;四月底是730千瓦时;五月底是820千瓦时。”有了材料以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计算,使学生从解决生活问题中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选取的生活素材中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在教学中根据上面第一个材料我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①本次活动的中奖率是多少?②本次有奖销售活动的获奖总额为多少元?③如果奖券全部发出,那么卖出商品所得销售总额至少是多少?奖金额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同样根据上面第二个材料我也提出了三个问题:①赵磊家2、3、4、5各月电量是多少?②如果每千瓦时要0.5元,那么赵磊家每月的电费是多少元?③照这样计算,赵磊家一年电费需要多少元?

实践证明,学生在根据材料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2、创造机会,在活动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主要形式,作为教师应提供各种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使他们亲身经历各种探索知识过程。

(1)创造娱乐的机会――玩中求知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各种实践活动,而玩是小学生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玩”的机会,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排成一队套圈,有的学生提出这样队列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离物体的距离是不相等的。我趁机提出怎样安排是公平合理的?学生们马上明白应围成一个圆圈才公平。他们通过这个游戏,更好的体会到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是相等的。可见,在玩中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心情自然愉快,而且还能在玩中求到知识与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创造方面转化。所以说,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2)、创造思考的机会――思中求知

数学是思维活动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数学教学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包括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动脑思考的空间,有意识引导学生的思维,善于在知识的引出、形成、巩固、应用上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例如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当学生通过分割拼成长方形时,我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吗?如何才能得到比较接近的长方形?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得出了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越像,如果圆等分的份数为无限多时,就能拼成一个比较接近的长方形。可见,在教学中,要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

所以说,在实践中体验,就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有机会玩、做、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学会合作,在交流中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合作与交流机会。我们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合理地补充与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识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共同提高。

(1)、提供交流的话题

课堂交流是学生体验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乐于交流的话题,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寻找问题答案。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后,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内有一块40米×40米的正方形地,学校为了美化校园,决定将这块地的1/4种上花草,请同学们帮助设计一个绿化方案。题目出示以后,我让学生综合所学的图形知识,充分发挥各自想象力,自行设计,要注意整洁美观,并标上相应的数据。学生们听到由自己来为学校设计绿化方案,感到很新鲜。他们纷纷展开想象,用笔、纸、圆规等工具在纸上画起图来。学生完成以后,先让他们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作了汇报,拿出了五种方案,并谈了设计思路,并与大家作了进一步的交流。

可见,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乐于交流,乐于表现自己,不但能巩固所学的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体验中数学的趣味性。

(2)、创设交流的机会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学会交流,增加合作意识,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学习了加减法应用题后,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的机会,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小强家离学校800米,小军家离学校400米,两家相距多少米?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争先恐后,不甘示弱,课堂上交流的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根据位置关系,得出了很多答案:如果两家住在学校的相反方向,应该是900+400=1300(米);如果两家住在学校的同一方向,那么应该是900-400=500(米);还有的说,如果家与学校位置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就很难求出两家的距离。事实上,通过这样的交流和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结束语: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亲历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过程,做到和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共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资料:

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②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教师》,2003年第12期

③沈阳出版社出版:《新课程怎样教》,吴效锋主编

④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教学论》,钟启泉主编

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

上一篇: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