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筑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机遇

时间:2022-10-07 01:20:01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机遇

【摘 要】加入WTO对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此,企业要把握机会,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经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所必须考虑的重大课题。

1.中国建筑企业要把握机遇走出去

几年来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发展迅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开始跻身对外承包工程大国的行列随着我国加入WTO,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看,我国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潜力巨大,机遇良好,前景广阔。我国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具有如下有利因素。

1.1 开放对等、机会对等在中国建设市场对外开放、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国外的工程市场也相应地对中国更多地开放,在一些国家将消除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如韩国、日本建筑业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加之其本国的建筑企业极具竞争力,过去,中国建筑企业要进入这些市场非常困难,中国加入WTO以后,可以根据市场互换原则,向这些国家提出市场开放要求,从而获得发展的机会。

1.2 承揽项目会更多过去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很多国家政府和私人机构出资的项目我国公司不能做,只能做当地的外资项目, 如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以及部分外国私人投资项目,并且受到的限制也很多。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承包公司将得到成员国建筑市场的市场准入资格,从而可以承揽东道国政府和私人机构投资的项目。

1.3 享受最惠国待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条规定:“有关本协定的任何措施,每一成员方给予任何成员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不低于前述待遇给予任何其他成员方相同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这就表明,在国际市场上,作为WTO的成员,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与其他的成员方建筑企业一样拥有同等权利,并享有同等的关税减免。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的关税壁垒减少,更多的国产建筑设备、材料以及机电产品可以出口,增强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1.4 经营主体将增加世贸组织大力提倡贸易自由化原则,当然,我国加入WTO后也要遵守这一组织原则,这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选择。体现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就是将逐步减少对外承包工程的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允许更多的公司从事这项业务,并逐步过渡到自由经营。这样,将有更多国内的实体企业可以从事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经营主体的增加,将有利于扩大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整体规模。

1.5 国际合作将加强随着外国建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增多和我国对外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业务的不断扩大,中外建筑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步增多,对外工程公司在与国外建筑工程公司合作过程中,将获更多的国内和国际信息,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并进一步加深了解,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利的条件。从国内来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已拥有近9.6万家各类工程建筑企业和3400多万从业人员,涉及建筑、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铁道等几十个部门,这还不包括相关设备制造厂家和产业工人,其中一些行业如石油、化工、火电、铁路等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许多大型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工程总承包和市场营销能力。另外,我国还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我国完全具备进一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我国企业要把握机遇走向世界大市场。

2.中国建筑企业要如何“走出去”建筑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关键是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顺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目前,我国企业应做的是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培养中国公司的总承包能力或者总承包内的项目设计能力、国际采购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为此,企业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 重新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修订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战略和竞争对手战略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势,对国内外建筑市场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找出适应企业发展的市场结合点,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建立起具备工程总承包为核心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的产业结构为依托,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

2.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科学的决策、监督、执行、制衡,深化公司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在体制创新方面,我们可以探讨通过资本运作来获得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当前,国际范围内兼并浪潮不断,国内的许多企业也正是通过企业上市等有效的资本运作而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建筑企业特别是国际工程公司,可以顺应形势,抓住机遇,通过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争取获得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企业规模的跃进。

2.3 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一个企业的存在价值是由它提供的产品质量决定的。从建筑业自身的特点看,技术创新要落实在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并把它引入到建筑产品中去。所以要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加大对外工程公司的科技投入,争取获得更多的技术专利,提高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技缩含量,争取更多的工程设计项目,以工程设计带动承包,从而带动更多的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

2.4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1套科学的管理与评估体系,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科学地进行工程报价、设计和管理。多媒体在建筑业的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运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工程的报价和投标工作,准确、迅速、科学有效地控制标价和项目成本;②运用专门的设计软件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省时、省力、精确,还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广泛征求各地专家意见;③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对于项目建设需要的设备、材料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采购,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时间,节约成本;④运用电子管理系统,通过电脑远程管理平台,实现“在线管理”,总揽全球各国的工程进展情况,降低管理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收稿日期:2012-02-06

上一篇:中国企业投资有效性判定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建设与公路运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