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

时间:2022-10-07 01:18:38

51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中图分类号] R39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06-01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5%左右[1]。伴随病情进展与化疗实施,白血病患者会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负性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本文对51例白血病患者实施了全方位心理干预,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科骨髓检查确诊白血病病例102例,男56例,女46例,19-54岁,平均32.4岁。粒细胞白血病5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例46例。入选标准:预计生存期半年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系统心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评价心理干预效果。

1.2 心理干预方法

1.2.1 确诊前后的心理干预 确诊前,医护人员细致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作解释指导,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初步认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确诊后,并告知化疗可达到的预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对于陷于极度恐慌,精神萎靡,自我封闭甚至抑郁的患者,责任护士要主动施加干预,可用轻拍肩部的方式安慰患者患者在平静的气氛中慢慢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时减少探视,给患者一个心理适应过程。列举成功化疗案例,通过暗示疗法激发患者的乐观情绪,打消病人绝望念头。

1.2.2 化疗期的心理护理 化疗阶段,伴随骨髓抑制、感染、呕吐等综合征的出现,患者可出现焦虑、怀疑、烦躁情绪,对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增加。责任护士此时要注意倾听,赢得患者的信任,主动跟患者沟通,用支持性的语言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适当的宣泄情绪。化疗极期,责任护士要对患者心理进行解释、安慰,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化疗,通过邀请成功病例现身说法的方式重新塑造新的心理平衡,打消疑虑情绪,因势利导帮助患者度过化疗高峰期。化疗缓解期,患者化疗副反应完全消失,血象、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此时应多方面正向强化疗效的宣传,鼓励患者勇于接受下一次化疗。

1.2.3 绝望期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病死率极高,部分白血病患者经几个化疗疗程后,临床疗效缓解较慢或者病情愈重,逐渐对化疗产生怀疑并失去信心。此时,要努力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指导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家属、亲友、同事多予访视,在精神上多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避免孤独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的发展,激发其对生活的信心。对于重症患者,考虑到死亡的恐惧和对生活的依恋,要多方做好临终前的关怀。

1.3 观察指标 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判确心理干预实施前后的焦虑与抑郁情况[2],评分大于51分者界定为焦虑、抑郁症患者。

1.4 统计方法 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数据经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SAS和SDS得分在干预实施前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表1)。心理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SAS和SDS得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

表1 不同护理组心理干预实施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情况

*p>0.05**p<0.05

3 讨论 癌症的发生与存活时间均与心理因素有关[3]。白血病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确诊前患者急于想知道结果,未意识到化疗及预后情况,常表现为焦虑症状;确诊后,多难以忍受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对疗效产生怀疑,易罹患抑郁症,常表现出对化疗的不配合,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焦虑和抑郁症状不仅影响生存质量,而且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确立,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得到重视。支持性心理干预是通过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支持、疏导、暗示和环境调整等以增强患者对精神应激的防御能力,消除患者对癌症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帮助其重建心理平衡,激发与癌症抗争的斗志。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临床预后产生了积极影响。干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情绪明显改善。因此,有必要将心理护理与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贯穿患者化疗、康复的整个过程。责任护士首先要获得患者的信任,注意倾听交流,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其次要给予鼓励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化疗极期,树立康复的信心。再次要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积极性,指导家属掌握基础护理、心理疏导、家庭关怀的技巧,并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化疗与康复过程中,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走向康复营造支持性的家庭氛围[4]。

护理实践中,责任护士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应用不同方法进行调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倾听,让患者宣泄疾病引起的抑郁、焦虑、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积极地面对现实,平稳、顺利地度过化疗期,为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强,郑谊晶,乐国安,等.白血病患者临床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105-106.

[2] 方荸荠,黄芳,许多荣.白血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589-590.

[3] 李鸣果,金魁和.医学心理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73.

[4] 陈红艳.家庭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7-8.

上一篇:34例尘肺病临床护理体会 下一篇: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