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与设计

时间:2022-10-07 12:46:34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与设计

【摘 要】由于经济发展转型,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优化与升级的过程中,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实现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日新月异,如何使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使高等院校专业结构设置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就业,是我们要认真研究探讨的重大问题。

一、产业与高校学科结构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建设与产业升级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高校的学科结构与现代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

1.高校学科建设直接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逐步增加,劳动力首先由劳动报酬率低的第一产业向劳动报酬率高的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劳动报酬更高的第三产业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原有的技术结构和就业结构必然改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然随之不断增加,而高校则是培养这些专门技术人才的主要机构,高校毕业生最终要到工作岗位就业,因此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与产业结构吻合,需要在方向上作以调整,紧跟产业发展脚步,真正起到服务社会的效果,避免人、财、力等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2.高校的学科建设对区域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专业划分、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围绕学科建设进行的,高校学科结构直接影响着人才结构的形成,并最终作用于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后盾,不仅可以创新技术,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成果的转化,有效地加强产业发展中专业知识和信息的推广。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为产业升级提供服务,不仅可以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知识提供保证,还能够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共赢。只有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才能为三次产业中的各个部门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才能对产业的长远发展与优化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的现状分析

1.“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战略性调整

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虽然顺应需求变化、并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第二产业中,消耗资源多、环境污染大的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比重过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等问题,从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来看,集中体现在我国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而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价值链两端关键环节的缺失或滞后,由此还带来了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在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产业链和价值链关键环节的突破,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分工层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创新型、融合型、节约型、生态型、高效型、集约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在一个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带来了新职业门类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有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这些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缩减,而有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相应的这些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自1997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探索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设置方式和就业方式,逐渐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和打破传统的统招统分的就业模式,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学科设置难以很好地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专业结构并未跟产业结构保持高度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工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未能均衡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有重理工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倾向,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大力发展第一、二产业,而忽视第三产业发展而形成的。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得就职于该产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断增多,而我国高等教育文科所占比重偏低,如哲学、历史学学生人数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这个比例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撑与引导,在发达国家,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是受到高度重视的。

(2)我国专业目录的设置,基本遵循的是学术性导向,侧重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缺乏职业型导向。伴随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产业逐步改造升级,目前我国一线技术力量薄弱、匮乏,需要培养出大批方方面面的“能工巧匠”型的应用型人才,才能生产出合格、优秀的产品,并且还能比较好的解决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出路问题。

(3)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充分结合产业区域分布的特征。目前各地各类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和区域产业特征,未能将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高校人才培养难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

三、建立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学科结构

1.加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总体规划

要使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实现对接,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这主要包括:一是建立高校专业设置的多方协商机制,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代表共同组成的高校专业设置协商委员会,共同协商高校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政策和具体办法;二是建立市场预测机制,通过建立专业的咨询和研究机构,经常性地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报告,为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使高校专业调整建立在科学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三是建立专业设置权力下放和权力制约机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才需求规格差异大的客观现实,将学科专业的设置权逐步下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鼓励地方政府及高校分析劳动力市场和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重视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面向行业,面向基层,贴近实际,灵活自主地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与拓宽新专业,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中介机制要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评估结论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以防止高校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比如近几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通过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灵活专业方向,变刚性课程体系为柔性课程体系,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人才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学习制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适应能力,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复合。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严、分工过细、互不通气和相互孤立的状态,强化学校内部学科专业的融合,通过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培育交叉、边缘学科,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

二是改革专业生成的机制。在美国,社会对新的职业的需求反映到大学中,首先不是以专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即当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时,总是先开设一门或几门职业需求的选修课。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提出稳定的人才需求,并且大学可以开设系列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达到一定条件时,才正式设置专业。因此,当高校面对社会出现新的职业需求时,应在相关专业中增设新的专业方向,逐渐完善课程、师资、设备等条件,而不是急着申请增设新专业。

3.建设特色专业,促进高校专业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这一点对地方高校尤其重要,地方高校总体竞争力明显不如名牌重点高校,其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己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扬长避短,针对本地区特色行业、特有行业的特殊需要,把“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作为专业设置和建设的目标,努力培养和形成自身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比如“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进一步加速长吉图改革开放先导区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医药、光电信息等优势产业;人参特产和高端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因此对于我们吉林省内各类高校在学科专业调整中应紧紧适应上述的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找准契合点,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功能,满足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要。

总而言之,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结构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性日显突出,如果不引起重视,不尽快解决,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阻碍教育自身的向前发展。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革专业结构,使其尽快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健,刘巨钦.论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J].理工高教研究,2010,6.

[2]李红光.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总体分析与调整思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5.

[3]王辉,朱健.论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校专业设置[J].教学研究,2011,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GH11371吉教科办(2011)5号。

作者简介:郝莉萍,女,硕士,吉林工商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高效换热器发展动态及其应用 下一篇:沂河“7.10”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