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07 12:34:19

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新课程理念是为 “素质教育”需要而设计的,它的本身就是新时代教育创新的成果。 教学一线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是“新理 念要求”的落实者、实践者、体现者,不符合新理念要求的旧的教学观、学生观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35-01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临床性”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一些缺憾也是在所难免的,正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样。那么,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整理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在实际中,有的教师仍然搞的是“应试教育”那一套,大搞题海战术,只抓少数的几个优秀学生,做的是“精英教育”。

2、一些教师缺乏新课改理念学习,教育观念陈旧,在教学方法上墨守 陈规,照本宣科。

3、学生观偏颇。有的教师眼里只有几 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被“打入冷宫”了。

4.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够。针对教学内容挖掘品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增强。

5、普遍对学生缺少心理方面的研究,教学中缺乏对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而是有意无意偏重于培养了学生的“好胜心”。

6、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的教师讲授知识方法填鸭式,解题训练机械模仿式,没有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成为装知识的“容器”。

7、应用意识培养不够。教师在使用教材、整合教学内容钻研不到位,数学问题中联系实 际生活较少。

8、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广泛。

9、利用考试评价学生学习依然存在负面影响。

10、如何教会学生的学习 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综观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有来自社会、家长对升学问题的传统观念和“望子成龙”渴求,也有考试制度、教育管理中的弊端,还有教师自身方面问题。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考虑,要解决这些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教学创新,其理由如下:

一、进行教学创新是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提法反映了中学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新的数学课程和实践体系”。也反映了数学课程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二、进行教学创新是教学实践的本质内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迎接教育发展的新挑战,顺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教学的创新。教学创新代表着教学实践的方向和先进性。教学实践是教师与学生间多维度的信息交往活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应用性、创造性等特征,其中创造性是最活泼、最生动、最富有生机和动力的本质属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的东西是解决事物发展问题的“牛鼻子”。所以,没有教学创新就没有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也将难以落到实处。

三、进行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数学教学创新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它要求突出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倡导数学教学内容的再创造,讲求开放思维,充分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乐学好学、善思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等等。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进行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爱因斯坦说,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而不能只是“好胜心”,还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说,“我们要学生做‘学问’,而不仅是‘学答’”。这些名言,无疑都说明了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作用。

四、进行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1、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创新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新思想,领 会新理念,并能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丰富的知识是创新能力首要的智力资源。学习教育新思想和教学新方法,以及教学的新经验,进行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就有了理论指导。

2、努力改变教学方式,营造创新教学的氛围

教学的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质量。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教师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用饱满“创 新精神”去感染学生,营造创新教学的氛围,就会有创新的成果。

3、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接触点,激励创新教学的热情

培养数学兴趣,为“培养创新意识”做好情感准备和内因铺垫,必将能使学生在 兴趣中参与创新活动,同时在活动中诱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形成“欲思乐思善思”的学习劲头。

4、倡导问题研究,增强创新的意识

倡导问题研究,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富有 成效的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学习知识、学习思维方法的过程。所以,倡导问题研究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要注重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以及知识应用的体验。最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方法,在思考中学会思维方法。

上一篇:优秀班主任之我见 下一篇:谈教师、学生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