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中国早期电影史》

时间:2022-10-06 11:12:17

浅评《中国早期电影史》

[摘 要] 胡霁荣的《中国早期电影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1896年至1937年这40年电影在上海的发展过程。这本书不同于常规意义上对于电影史的论述,从传播学等多个角度来论述中国早期电影发展。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可以得知其主要围绕上海这个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核心城市来展开论述以及对电影外延媒介的介绍。这本书虽有一些不足,但是整体上对于跨学科多角度的电影史研究有值得探究的价值。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史》;胡霁荣;城市;媒介

中国电影的传入和起步略晚于世界电影,相差时间不过短短的一年,最早在中国出现的电影是由国外传入。虽然,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不过电影作为消遣和娱乐的“西洋镜”并没有受冷遇,随着电影的进入,中国早期电影人也逐步走上了本土电影创作之路。

目前为止,《中国早期电影史》是胡霁荣的惟一一本著作,这本书的前身是作者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攻读哲学专业时的硕士论文。书中所写的早期中国电影完全是从新的角度论述的,而非仅仅是从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的角度展开。本书为这段电影史做出了一个多角度的透析,从一个宽广的、跨学科的视角来探讨中国早期电影,给读者提供了多角度的中国早期电影的剪影。

一、内容概况和评析

该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1896年至1937年这40年电影在上海的发展史。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一般是把它作为中国电影发展中的一小部分来写的,而这段时期的很多电影创作也的确为以后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有益的起步作用。很多学者对中国早期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40年代,这是中国电影取得重大成就的时间段。不可忽略的是,如果没有早期的铺垫和尝试,之后电影的发展会受到更大的阻碍。从整个中国电影史来看,1937年之前的中国电影是处于襁褓之中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非常弱小,在中国早期电影人的努力之下,中国电影的发展逐渐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本书的框架包括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从不同角度厘清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电影院的建立与电影放映空间的更替,这是从时空角度出发来写早期电影的出现和发展。在这章中,把和电影相勾连的时空串联起来,体现出都市社会文化的内蕴和变化。“虹动影戏园”第一家电影院的建成为电影正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作者还分析都市文化消费和心理,上升到社会文化层面。第二章主要讲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兴起与电影审查之滥觞,围绕二三十年代的外国片和当时国内出现的一批民营电影公司。最初的中国影片以“表彰吾国文化”为宗旨,主要拍摄影片的内容有教育、风景、时事、社会等。由此可见中国电影逐步开始走上本土发展的道路。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左翼电影运动”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站在更为客观中立的角度表述“左翼电影运动”的影响和作用。作者是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的时候写的这本书,写作思路会受到更加多元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左翼电影运动”带有政治色彩,最后在国民政府的打压下不得不告终。但是此次电影运动却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原来混杂的电影氛围有所改变,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民族自卫情绪不断高涨。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印刷媒介与电影的传播。现代社会,媒介传播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电影与报纸、杂志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媒介之间互助互利的良好元素。在这一章里主要表述的是报纸杂志是电影的外延,对观众而言这些是电影信息得以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像与影像之间:都市形象与都市的现代化建设。围绕着《良友画报》和上海早期电影的关系以及电影中的上海城市影像建构在一个外延性的媒介之上。

本书在写作手法上有别于传统的电影史的写作方法,尝试从大众媒介的角度思考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传播过程,围绕1896年至1937年间早期电影在上海的发展,探寻社会文化演变的进程。将电影与传播学和历史学勾连,进行跨学科研究,以一种大众媒介的史学角度,厘清、探讨中国早期电影在上海从植入到建构的发展轨迹。本书从历史史实出发,以历史证据论述历史,对于上海早期电影史的发展有一定填白与拓展作用。

二、上海——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核心城市

本书作者胡霁荣的论文指导老师何佩然在序中这样写道:“上海作为电影在中国扎根与传播的中心,集金融与文化资源、东方与西方元素于一身,是理解和诠释电影在中国本土化特征的重要语境与立足点。”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电影一开始是娱乐的工具,后来看外国电影逐渐演变成一种上流社会身份认同的渠道,电影所带来的此种影响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将论述的主体城市集中于上海,在书最后非常详尽地列出了当时上海电影院的名称和位置以及上海电影公司。作者整理出如此翔实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到,放映外国电影的上海影院有21家,大多集中在租界。1909年到1937年间,上海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拍摄有3部电影以上的一共有53家,而当时上海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一共多达167家。一个城市,而且是在电影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有如此之大的规模,与其他中国大城市相比较,数量是惊人的。“中国早期电影是在相对纯粹的商业语境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商业电影实践。”①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上海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中的重要位置,经济是电影发展的硬件,为商业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上海是西方电影传入中国的首站,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核心城市。作者在本书中无不流露出上海城市文化对于早期电影的影响,在书的最后一部分,用现代作品回顾早期上海电影。正如作者在书中所举的例子,侯咏的《茉莉花开》前半部分内容是对于早期上海的影像呈现,很显然是一种回顾和记忆。

“左翼电影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上海,主体工作者渗透到当时上海不少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创作出了《春蚕》《三个摩登女性》等不少极具影响力的电影作品。“《最近行动纲领》共有6条,其中有3条是专门关于电影工作的。并第一次提出‘左翼电影运动’的口号及其方针策略。”②此次电影运动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和意义,电影可以作为文化兵器的意识逐渐在上海觉醒。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中国早期电影史仅仅与上海电影的发展相连是不全面的,最早的中国电影出现在北京,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电影后来在上海大力发展,与上海特殊的城市文化以及租界不受一定政治因素的干扰有关。从资料显示,1935年4月~1936年3月的“全国电影院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当时全国规模较大的电影院共有228家,上海为40家,其次是广东28家,天津20家,③可见上海是当时电影活动最为活跃的城市,但是仅将关注点放在上海独个城市是有失历史研究的全面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首批国产影片诞生于古老的帝王之都这一既定事实,多少带有历史的偶然性。而4年后民族制片业重新在上海获得起步,无疑体现出历史的必然。因为新兴的民族电影不仅需要本土化的支持,而且更需要经济和‘精神气候’的保障。这样,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上海,自然就有理由成为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基地。”④不过从胡霁荣的书中,我们也可以解读到从上海延伸到当时中国其他的城市中去。

三、与电影相关的外延媒介

胡霁荣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中介绍了很多与电影相关的外延媒介,印刷业和《良友画报》是书中提及的重点。当时的中国,电影是一个新兴的“玩意”,明星意识的逐步形成脱胎于对戏曲名伶的追捧,不过电影占据了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电影后来在社会上层中逐步成为“文明”的象征。这一点,作者在书中讲述得也非常详尽。印刷业对于传播电影信息是相当有利的途径。当时的上海各大小报纸种类繁多,以此宣传电影的渠道也比较宽泛。《申报》是当时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申报》上也可以看到电影的售票通告和介绍。后来随着追捧明星的人越来越多,《良友画报》也逐渐成为宣传明星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良友画报》总的刊数中,有三分之一的封面照片都与电影相关,《良友画报》成了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宣传的平台。

看完这本书,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于中国早期电影本身的介绍并不是非常充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与之相关的各个角度的介绍也极有益于充分了解中国早期电影多维度的概况。这与作者本身并不是电影专业出身有很大的关联,作者从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论述电影史,这也是对电影界一个极好的补充。作者的归纳有的时候是不完全的,综合其他资料,影戏学校也可以宽泛地归入外延媒介,“上海是中国电影教育的发源地,明星影片公司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教育基地,它创始于1922年3月。”⑤“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电影教育机构有17家之多。”⑥在《上海电影100年》这本书中,对于电影信息的衍生的一些媒介和传播渠道,做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在这本书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别介绍了电影教育机构、报刊和论著,电影广告、海报和说明书以及旧上海的电影院,与胡霁荣书中内容相比有补充,不过《上海电影100年》主要是对历史材料的罗列和整理。

大众媒介传播在中国早期电影发展阶段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各报纸‘副刊’或‘广告’栏目以外,还包括大量专业电影刊物以及各影片公司或影剧院‘特刊’。”⑦在今天,越来越种类繁多的报纸和杂志以及网络成为传播影视讯息的重要途径。 “对于明星这种特殊的电影演员而言,他们的诞生还存在着电影之外的其他因素。作者认为,明星形象的诞生,与现代媒介的发展是同步的。”⑧

综观此书,如果是单纯站在电影史的角度上来讲并不是特别突出,不过作为对中国早期电影史的补充却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将用此书的推荐词来结束本文简短的评述:“本书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上海城市发展空间为观察视野,描述和分析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与演变进程,以及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和媒介的电影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实现本土化。此外,本书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电影史研究,不失为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尝试。”

注释:

①⑦ 李道新:《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②⑤⑥ 陈文平、蔡继福:《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第298页,第298页。

③ 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425页。

④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⑧ 闫凯蕾:《明星和他的时代——民国电影史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作者简介] 顾瑜(1988— ),女,江苏无锡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电影学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学。逯俊宁(1984— ),男,山西临汾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无锡市新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业局科员。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学。

上一篇:音乐风格对影片《李米的猜想》的塑造与影响 下一篇:英文电影名的翻译特征与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