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时间:2022-10-06 10:39:58

适应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 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全球信息化都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信息技术和崭新教学理念的支持下通过加大信息教育的力度,创建智能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推行信息化教学模式,启动个性化教学,构建全方位学习社区,实施校企合作新方式等方面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转型;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123 -02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在教育体制改革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高校转型改革,届时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转型改革必定带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改革现有教育模式的弊端,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顺应国际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选择。在信息化的浪潮下,如何适应转型发展,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摆在本科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呼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招生规模庞大,承担着培养大量社会人才的重任,其教育质量好坏尤其重要。很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两种相反的现象。一方面,不少本科院校是在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上来的,有着丰富的高职高专教育经验,即使升本后依然带有浓厚的高职色彩。重实践,轻理论,培养的毕业生缺乏深厚的理论素养,很难支撑起创新实践,既束缚了思辨能力,又限制了职业延展度。另一方面,升本后的本科院校向研究型大学看齐,鼓励师生投身科学研究,强调科研能力的提升,把学术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两种现象都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导致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需从制度上寻找根源,制度性根源来源于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错位,促使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找准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已经毋庸置疑。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本科院校发展的基础,突出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做文章,依托地方办学,直接融入地方产业,突出地方特色,促使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相互联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行业、地方互动,最终使本科教育接地气,为本科教育的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改革。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在现行的本科教育评估体系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型倾向,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实践类教学,知行分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研究上比不过研究型大学学生,动手能力又比不上专科生,就业时夹在尴尬的缝隙中。

二、教育信息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系

(一)教育信息化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坚实基础和实施保障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将改变学生的认知过程,变更师生在教学中的主次关系,拓展学习环境,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系统性的学习平台,对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提出更高的要求,催生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实施保障。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有更多的自,教师只是负责引导、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单纯看重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更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压迫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综合知识的整合应用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支持,为展开信息化教学,各类院校纷纷进行信息化环境建设,最终必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以信息化促进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在教学内容上加大信息教育的力度,强化信息意识,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化浪潮涌动的新时代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融入信息教育的内容,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材、实验和实训中,使大学生能够娴熟地驾驭信息,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专业数据库开展学习和工作,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

(二)加快数字化改造,创建智能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智能化的网络学习环境对硬件建设的要求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建设,各种专业智能化教室,模拟仿真实验室,适应不同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室,虚拟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软件建设的要求包括学科工具与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是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信息化教学支持平台,数字图书馆,智能数据库,虚拟实验室,空中教室的建设等。智能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搭建起了资讯丰富、理念先进、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完善数字化教学,通过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充实的提升,实现对优秀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三)以信息化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逐步被淘汰,大量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资源型学习、协作式学习、互动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开放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不断涌现。在虚拟化的环境、多媒体化的教材、网络化的资源的支撑下,流媒体、人机交互等多种技术的引入使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利用信息从多维分析角度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并能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剖析学生,启动个性化教学

学习分析是基于对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于商业研究的分析工具,现在引入教育领域来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教育领域的学习分析是指从教育大数据和与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相关信息中识别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发展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个性化的特色鲜明的教育支持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学习分析的运用,改变了以往的以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在所有学生身上的现象,真正做到分门别类、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五)正式学习向非正式学习拓展,构建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全方位学习社区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全方位学习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学校教师并不是唯一的教育者,教师、各行业专家、校外导师、权威学者、同行、伙伴、家长等角色构成有关联的教育队伍。基于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教育队伍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和系统对学生提供校内外的学习支持,开展灵活有效、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从正式学习向非正式学习拓展,实现终身教育,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社会。

(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与企业数据的连接,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推广、服务等各个环节,学生更早、更快、更有针对性地融入企业的管理,极大提高了企业人才订单式培养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

[3]陈仕品,张剑平.21世纪初期英美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2,(02):10-15.

[4]周红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2,(06):5-9.

[5]隋红建,王颖,杨日东,孙志霞,刘振清.国内外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N].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5):4-6.

[6]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改革: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1,(01):36-40.

作者简介:

罗雪梅,女,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管理。

上一篇: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CSR响应模型构建 下一篇: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视角下的我国寿险公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