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课堂”的进退之道

时间:2022-10-06 10:09:58

【前言】“卓越课堂”的进退之道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师退生进”是什么 “师退生进”可以分为良性互动的两个方面,一面是“师退”(教师退),一面是“生进”(学生进)。 1.师退:主宰主导指导 教师退,是指教师的教要退出课堂教学的中心。 新课程中的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教师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而是...

“卓越课堂”的进退之道

编者按

重庆市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以来,学校教师积极行动,并把实践中所思所惑所作所为记录下来向《今日教育》开设的“卓越课堂”栏目踊跃投稿。本期刊发的两篇来稿凝炼了一线教师构建“卓越课堂”的超群智慧。

《“卓越课堂”的进退之道》一文通过厘清新课改中存在的误区,深刻阐述了“卓越课堂”的本质内涵;《“说数学”:建构数学卓越“大课堂”》一文则更注重实践操作,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教学模式。

到2013年的暑期,“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推进已一年有余,直面当前课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行政推动和专家引领下,课堂更需要每一位教师自我修炼专业成长,理念结合实践,践行“我的课堂我做主”。

十余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新课堂。为此,重庆市提出打造“卓越课堂”的改革愿景。新课堂因何而卓越?笔者试用两句话来概括卓越课堂的本质特征:教师退,学生进,也就是“师退生进”。

一、“师退生进”是什么

“师退生进”可以分为良性互动的两个方面,一面是“师退”(教师退),一面是“生进”(学生进)。

1.师退:主宰主导指导

教师退,是指教师的教要退出课堂教学的中心。

新课程中的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教师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一点,似乎并不成什么问题。但是,当前仍然高调宣扬“教师为主导”论却从侧面反应了新课改仍然没有彻底确立“教师为指导”的观念。

教学论的“主导”,并不是哲学范畴的“主导”,也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它只是一个因长期使用而约定俗成的并不严谨的说法。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有人把“主导”理解为“以教师指导为主”,这就很容易回到“教师为主宰”的立场上去。有人把“主导”理解为“教师以指导为主”,这才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师为指导”的观念。确立“教师为指导”,首先要摒弃“教师为主导”这个并不严谨的流行口号。

有人会说,摒弃“教师为主导”,与新课程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相抵牾。这里混淆了两个范畴,一是教学范畴,一是管理范畴。指导属教学范畴,组织属管理范畴。诚然,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唯一的成年人,他是学生课堂学习法定的领导者。传统课堂,常常并不区分教学和管理,一面拿教师作为管理者的地位去加强“教”的地位,把教师变成“主宰”者,于是“主讲”(满堂灌)、“主问”大行其道,一面又严重忽视对学习活动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重教学轻管理”加剧了“有教无学”的现象。狭义的教学,应该严格区分教学和管理。“师退”的题中之义,提倡“教学退,管理进”。即教师在教学方面要退到指导者的立场上,把学生的学习推向教学的中心;在管理方面,教师又要树立组织者的意识,改革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帮助学生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贯彻“教师为指导”,关键在“限教”。一是限制教的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二是限制教的时机,先学后教,教师指导要以学生学习为基础,因学施导。三是限制教的内容,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学不会但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学会的,教师也不教。四是限制教的方式,教师的教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采用激励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现艺术的教、科学的教、民主的教。

2.生进:客体主体主人

学生进,是指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课堂教学的中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中心,学生不过是被灌输的客体。对学生而言,上课就是“听课听课再听课,做题做题再做题”,很少有过真正的学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人的主体性,其内涵包括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发现人的主体性,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改写了对 “学习”的定义。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习者对经验(知识)的重新解释和重新组织。实现真正的学习,只有教师方面认识到“学生为主体”是不够的。

近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两个说法同时被广泛提及,后者出现较晚但有逐渐加强之势。这两种说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核心。从教师方面看,多已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开始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超越性。但是,从学生方面看,他们的主体意识还有一个唤醒的过程。只有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的提出,便是着眼于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贯彻“学生为主人”,关键在“让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他得学会让他们学。”[1]“让学”的关键在于“归还”。一是归还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本来就是学生的,所以教师不得以教的名义随意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二是归还学生的学习平台。课堂要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合作和展示提供平台,课堂要变“教师表现的平台”为“学生表现的平台”。三是归还学生阅读教材的权利。让学生自己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让学生亲自经历并体验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探究过程。四是归还学生对教师指导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勤学善问,教师要因“问”施“导”,顺学而教。

二、“师退生进”不是什么

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这场以“师退生进”为特点的卓越课堂改革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对此颇有微词。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批评新课堂“学生坐圈圈儿,教师靠边边儿,上课发篇篇儿,考试零蛋蛋儿……”这里面,固然有教师们对新课堂改革理解不够透彻的因素,也应该看到,当下的一些新课堂改革的确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下面,笔者着重分析新课堂改革的四大误区。

1.“师退生进”不只是“上课发篇篇儿”

“上课发篇篇儿”是指教师通过编制导学案来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从昔日的“满堂讲”到“满堂问”,到而今的教师退到导学案背后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这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时下的不少导学案其实仍不过是改头换面的“习题案”,所谓学生自主学习,也仍不过是做习题,是“满堂练”。“满堂练”和先前的“满堂问”只是形式不同,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还必然走向“满堂讲”(对答案)。

我以为,编制导学案要注意三点。首先,导学案要“去习题化”。要力戒繁琐,要引导学生到教材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创造中去,决不能把学生引向导学案里来做习题。其次,导学案要学程化。教案的编写,注重“教程”设计,导学案的编写,重心要转移到“学程”设计上来,把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生动地蕴含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去,引导学生养成对学习本身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良好习惯。第三,导学案要情景化。编写导学案,教师要打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打通“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精选蕴含有教学价值的“学习课题”的学习载体,营造探究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师退生进”不只是“学生坐圈圈儿”

“学生坐圈圈儿”是指新课堂中组织形式的变革,变以讲台(教学)为中心的“插秧式”的组织形式为以学习共同体(学习)为中心的“圆桌式”的组织形式,这是“师退生进”最为关键的一步,墨守“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师自然是难以接受和适应这一重大变革的。

但是,实施“圆桌式”课堂组织形式以后,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重点讨论两大问题。

第一,这种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组织形式正在不同程度地被滥用。一些教师以为,既是学生“坐圈圈儿”,则凡学习都必须是“合作学习”,于是乎个体学习在课堂中消失了。新课堂提倡三大学习方式,而每种方式都有其对应的另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对应“他主学习”,合作学习对应个体学习(独立学习),探究学习对应接受学习。“他主学习”和接受学习是被新课堂摒弃的,但是,个体学习却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并且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新课堂不仅不应该摒弃个体学习,还应该加强个体学习。“圆桌式”的课堂组织形式并非只适用于合作学习,同样也适用于个体学习。一堂好课要掀起合作学习的高潮,更要有充分的个体学习做铺垫。

第二,一些教师把合作学习当作学生之间的简单交流,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必须有一个较为复杂的、可以分解的“学习课题”,二是小组成员能够自觉自愿地承担团队的学习任务,三是要有充分的个体探究的基础工作,四是要对个体学习成果进行加工——交流、提炼、整合。“伪合作学习”不如无合作学习,自然会被一线务实的广大教师所唾弃。

3.“师退生进”不是“剥夺教师的授课权”

有的学校推行新课堂改革,以“教师素质低下”“有的教师还没有学生讲得好”“教师讲不如学生讲”等等为由,矮化教师形象甚至否定教师作用,进而要求教师的教完全从课堂退出,剥夺教师的授课权。

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学理依据,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教师不仅应该而且完全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一项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教师采用“激励性教学”方式,仍然能够营造相互尊重、较为舒适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同样能够带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仍然能够稳定地促进学生‘内在价值’‘自我效能’及‘策略应用’的发展”。[2]

从某种意义上说,“师退生进”之“退”,不是“退出”而是“推出”,是以“退”为“推”,把学生的学习推向课堂教学的中心,推向自主学习的境界。如前所述,“让学”之教,不是不教,而是难度更大的教。卓越课堂需要卓越的教师,没有卓越的教师,就没有“让学”之教。“让学”之教是智慧的教,讲究“不教而教”;“让学”之教是合作的教,讲究“以学教学”;“让学”之教是专业的教,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师退生进”不是“一校一模”

当前,一些学校的新课堂改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那就是“领导设计模式,强制教师执行”。我把这种倾向称之为“一校一模”。

且不说“一校一模”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情以及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单看这种课改的推行模式,就是一种“以行政灌输来反对教学灌输,以不尊重教师的自主性来主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的价值取向自相矛盾的模式。

卓越课堂改革成败的关键,恰恰在于是否尊重和依靠广大一线教师的自主性,是否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想象,一项没有教师参与,没有教师创造的课堂教学改革,会得到教师们的广泛支持,会最终获得成功。

也许有人会说,不靠“行政灌输”,教师们是不会自觉开展课改的。这种说法明显违背了常识。试问,当年农村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靠的是“行政灌输”吗?相反,推动那次改革的,恰恰是小岗村的农民突破,恰恰是取消了某些行政限制。教师不愿搞课改,同样是因为现实存在着许多有形无形的限制(包括行政限制)。有教育观念的限制,当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依然在许多教师中根深蒂固。有教学资源的限制,班额过大会导致小组学习秩序失控。有教育评价的限制,教师评价仍然主要是轻过程重考分,所谓“不得以升学率、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唯一”一加,教师脖子上的绳索依旧,而且可能勒得更紧……

为此,从学校层面推动卓越课堂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观念指导。把课堂教学的“建模权”还给一线教师,学校只需从观念层面提出几项应该遵循的指导性原则。其二,硬件孵化。有时候,课堂“硬件”的改变会带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软件”的变革。减小班额,增加黑板,移走讲桌,“圆桌式”安排座位,这都是当下新课堂改革比较成功的经验。其三,典型引领。新课堂改革需要志愿者,需要积极分子,学校可以鼓励他们先试点,摸索经验,然后逐步铺开。其四,评价促进。教育评价不改革,其他一切改革都还会回到原处。

教学的根本性变革来自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把握。

传统的“师进生退”的课堂教学,自有其教育思想做支撑,那就是“以知识为本”(这里指广义的知识,包含能力)教育观。这是教育本质的异化。教育原本应该是为人的教育,掌握知识也是为了人的发展。但是,教育一旦把注意力聚焦到知识身上,知识则反身变成了教育的目的,人却变成了获取知识的工具。与此同时,在知识传输的流水线上,教师同样也被异化成了工具。

“师退生进”不仅把知识作为教育目的的一维,更把学习本身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学会学习),而且,这一切又都是为了成全人(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委托专家对21世纪的国际教育进行大范围的调研,最后在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明确建议:“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3]这是对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教育回归以人为本,学生不再是抽象的人,不再是被灌输的工具,学生是个体的人,自主的人,生命的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应该是尊重人权、发展个性、增进人生幸福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师退生进”为本质特征的卓越课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变成他自己”的高品质的课堂生活。(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上一篇:创新能量 7期 下一篇:凸显“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