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供应链管理加速浙江产业集群升级

时间:2022-10-06 09:47:12

整合供应链管理加速浙江产业集群升级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面临的危机和问题,然后引入供应链的概念,分析了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加速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

[关键词] 供应链 浙江 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的巨大活力的支撑。许多地方,以一村(或一镇)一品起步,就近建立专业市场,经过无数次产业的提升,该区域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生产、研发、销售网络逐渐向全国扩张,最终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浙江的中小企业正是通过这种产业集群的优势,更好的发挥了高度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和生产成本低廉、市场反应灵敏、规模经营等群体优势,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技术的集聚,形成了区域性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但是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变幻的形势下,浙江产业集群内隐伏的矛盾和危机爆发了出来,浙江产业集群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一、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危机

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6年,浙江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近300个,工业总产值合计2万多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5%。从专业化类型看,有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桐庐的制笔、诸暨的袜业等等。这些星罗棋布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浙江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生产基地。这正是26年来“浙江制造”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以产业集群出名的浙江,目前却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其中严重阻碍集群发展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集群内部形成恶性竞争。集群内纵向的产业链条关系不完整,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增值效应得不到提升。大量“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存在同一个集群,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相互压价、低价竞争必然越演越烈。最后的结果是,低价优势成了产业集群在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唯一的核心竞争力。而一旦低价优势成为主要或唯一的竞争武器,它在市场上能够冲锋陷阵一段时间的同时,却必然遭遇两大阻力:一是来自外部市场。低价竞争对外部市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设限”措施,其表面原因就在这里;二是来自集群内部逐渐滋生的阻力。集群内部低价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必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利润。企业为求生存,有的就降低质量,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结果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使“集群”难以为继。温州曾经红火的灯具业就这样几近消亡。

第二,技术路径锁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如果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在成本与价格之间的竞争,那么创新能力就很难增强。同时,技术创新是有风险的,在趋利避害思想的驱动下,集群内的企业在获取新技术时,更倾向于追求成本更低的模仿学习,其后果是严重削弱了企业创新的收益与动力。因此,产业集群产生了创新惰性,技术路径被锁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在低水平徘徊停滞。

正视这些问题和挑战,并采取措施予以克服和解决,对加速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整合供应链管理加速浙江产业集群升级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供应链跟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指出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一条或数条供应链在一定地理区域的局部集中。浙江产业集群多是原生型产业集群,从总体上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柱、网络结构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构成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从产业集群构成看,集群中存在一群相互关联的产业,一个产业又有其上下游企业,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都有着各自的供应链,并位于其中某个单链的链节中。各个单链式供应链内部上下游企业不仅相互合作,而且不同单链的企业间存在着跨链条的协调,此外在各个单链条之外还存在大量游离状态的专业化配套中小企业来补充和配合供应链系统生产,从而构成纵横交错的供应链网络。其中有物品的供应链,也有其他的供应链,往往是多要素混合的混合供应链。

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引入产业集群,有利于浙江产业集群化解目前碰到的危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加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

第一、供应链管理战略帮助集群内企业外部协同能力提高,使得产业集群组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供应链企业群,通过协同经济的增量效益来实现创新的集群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在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和系统优化是引发其价值链增值的机制,也恰恰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

第二、供应链管理能够促进专业化分下、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集群的运作中灌输供应链整体规划和管理的理念,能够避免组织结构上“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避免恶性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紧抓市场定位,加强专业化分下,协作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政府通过供应链管理的政策引导和措施协调,如不同功能的物流园区的规划,有意识的引导企业和产业群的分工和布局,促进专业化分工,优化产业结构。

第三、供应链管理的理念能促使产业集群嵌入到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去。产业集群中多是中小企业,虽然海外营销能力很弱,但可以在跨国集团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中寻找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在产业内部的分工中争取机会,成为跨国集团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和合作伙伴。除了不断改进产品和工艺,在原有供应链环节取得较高附加值外,更能审时度势,沿着产业链纵向整合资源,逐步沿着链条移动,更注重向供应链两端发展,力争抢占除加工装配以外增值更大的战略环节。

参考文献: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马亚峰张强: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探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06

[3]寇亚明:全球供应链: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上一篇:综合评价中小企业经营业绩 下一篇:论饭店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