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小班幼儿“吃点心”活动

时间:2022-10-06 08:31:40

如何组织小班幼儿“吃点心”活动

小班幼儿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差,因而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吃点心吵吵嚷嚷;有的已经吃完点心,有的才刚刚撕开饼干袋;各个小朋友的喝水量老师也较难了解和控制。因此,我们小班组对如何组织幼儿“吃点心”这一生活环节进行了研讨。

开学初,我和班上老师商量如何组织幼儿吃点心活动。具体操作是这样做的:首先,吃点心前为了防止幼儿过于兴奋,可以做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如,弹奏一些轻音乐,做做简单的手指游戏,以此来安抚幼儿的情绪。其次,在吃点心前,教师向幼儿作出详细介绍,让他们认识所吃的点心,并向幼儿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吃饼干时提醒幼儿要将包装袋扔到垃圾桶里;吃面包时提醒幼儿不要把面包屑掉在桌子和地上,同时提醒不会撕包装袋的幼儿要用语言和别人交流,请老师或同伴帮助。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在活动中途教育某幼儿时会吸引其他幼儿的注意力,不会妨碍幼儿“吃点心”的专注情绪,教室里始终盈溢着安静的氛围。

对于分发点心,刚开始我们采取了以前一贯使用的方法:让孩子分组排队,有秩序地一个一个上前领取点心。具体操作是事先给每组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小猫组、小兔组等),然后教师喊到哪一组小朋友,这组小朋友就上前领取点心。我们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形成,同时又给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但这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让孩子分组排队一个一个拿点心,这样从第一个孩子开始到全班最后一个孩子拿结束,会延续10分钟时间。那些排在后面或者坐在座位上还没有轮到的孩子不得不被动、消极地等待,幼儿在过道来回走动的时候,教师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以免孩子摔倒。在排队的时候,由于幼儿控制能力较低,不免会发生互相推搡的现象,导致秩序混乱引起安全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重新进行了思考,找出了新的方案:我们事先把点心分发到篓子里,然后每桌选派一名幼儿上前把篓子拿到桌子的中间,随后让幼儿自己到本桌篓子里取点心,这样做就能节省等待的时间,使幼儿基本能在同一时间内吃到点心,同时我们发现幼儿的社会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有了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表现在有些小组是组长把点心分给每位幼儿,有些小组是大家有秩序地到篓子里依次拿点心,有些小组看到别的小组这样有秩序也不再争抢了,知道了每个小朋友只有一份点心的份额,不能多拿(到篓子里取点心的时候,知道了一个小朋友只有一份点心,拿多了别的小朋友就没有了);懂得了遇到困难可以请同伴帮助,比如,有些幼儿不会撕包装袋就主动请同伴帮忙,而不是呆呆地坐在那儿;也明白了好东西要大家分享,互相之间要谦让,不要争抢(点心是大家吃的,不能把点心全拿到自己面前,体验到了大家一起吃的快乐)。当然,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教师观察每个幼儿吃点心、喝水的情况,使之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指正。不足之处是刚开始时会发生争抢点心的现象,造成一定的秩序混乱,但经过一段时间,幼儿的社会往水平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就会得到明显改善。

当然,以上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不能用好和坏来进行区分,但是从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在提高活动效率、避免孩子时间的隐性浪费等方面来说,我觉得采取第二种方案更适合。因为第一种方案虽然从表面上看,既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又锻炼了孩子排队的能力,但实际上浪费了许多时间,造成了孩子的消极等待,并且增加了教师嗓子的负担,需要教师不断地重复说“第几组的小朋友”上来拿点心。而第二种方案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提供给了幼儿许多自主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教师直接指导和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也许在今后的“吃点心”活动中还会不断地发现一些问题,但在我们看来这些既是“问题”但又不是“问题”。套用最近所看的一本书的书名《教育是慢的艺术》,我想,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而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慢慢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城西幼儿园)

上一篇:美术活动:《蜗牛搬家去旅行》 下一篇: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