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06 07:15:41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安全作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必须贯彻执行,而作为安全生产管理者,必须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论述,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建筑的项目逐渐增多,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等的应用广泛,以往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及施工质量的控制等已无法再满足新时期的要求,所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首要任务。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跟上形势的发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工程的管理、质量方面,要善于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体制。本文首先分折了建筑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另一方面,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 管理方面

目前,施工单位普遍存在了分包现象,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其重点原因之一。分包单位很难明确地在工作的范围上做好,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为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往往造成了工序的不当。此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齐,组织管理还不够健全,这给施工工作带来了不便。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费用开支,削减了大量的工作人员及工程管理部门,这便造成了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的不足。因此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工作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安全的管理方面,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人员比较少,处罚措施不够完善,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还没完全地发挥。个别地区的违法违规、改造工程等情况比较严重,这造成了安全监督存在困难。

2.2 施工技术方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随之在改进,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有时承包单位会低估了施工技术的困难,对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没有理解透彻,对新技术在没有太大把握的情况下,盲目施工的话,便造成了返工。另一方面,就目前情况来说,施工人员中占大多数的是农民工,而在现代建筑施工项目中,传统的建筑作业模式仍占据着较大的比例,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没有制定相关的质量方针,并且也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便影响了施工技术的质量。

3、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受众多环节的制约,其中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竣工验收、保修服务等等。在众多的环节中,建筑施工活动是关键环节。施工活动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方法和技术途径,按照设计图纸和说明的要求,使产品得以实现的全过程,是建筑物的物质形成过程,也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实施过程。因此,只有把好质量控制这个关键环节,强化其施工质量,才能控制住产品质量,否则再好的设计再合理的投资决策、进度计划,也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4、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因素有施工单位本身和外部环境方面的,控制的关键对象是内部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人员素质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首先是人的思想――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他们应当树立五大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技术操作精神: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4.2 材料和半成品因素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工程质量的基础。有了高水平的建筑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才会有高水平的工程质量。因此对建筑材料和半成品要把好“四关”,就是材料采购关、试验检验关、运输保管关和使用关。抓质量必须抓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抓管理必须高度重视材料管理。采用节约措施绝对不能对质量有丝毫削弱。新材料必须经过鉴定并掌握它的加工和使用技术,方能使其成为质量保证的新因素。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对材料和半成品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预控是很有必要的。如施工项目所有的主要材料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没有或项目不全的质保书,应进行机械性能及化学分析复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杜绝因材料不合格造成的浪费和质量事故。

4.3 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人的技术素质以外,还包括技术方案、组织设计、技术装备、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设计文件、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技术情报、检验和检测技术、计量等,它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技术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因此,要重视技术装备的配备数量和水平。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立符合技术规律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学习与审查,对设计文件质量要把好最后一关。技术信息要灵,信息储备要丰富适用。检测。检验、计量等技术服务工作要做好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5、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人的质量控制积极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订和目标实施管理的两个环节。

5.1目标制订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所施工的工程质量现状,包括工程的质量通病,以前质量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成熟施工经验的新的施工对象,前一管理循环反馈的问题,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质量升级和攻关提出的特殊问题等,制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工程的质量通病是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目标因为它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很顽固,控制难度大。如目前普遍存在的“一裂”、“三堵”、“五漏就应当是重要的质量控制目标。“一裂”是指地面楼面裂缝,“三塔”是通风道、烟道和下水道堵,“五漏”是指屋面、防水地面、地下室、卫生间、水管漏。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标的选定关系到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关系到质量管理的效益,应高度重视。

5.2目标的实施:目标实施的中心环节是明确目标责任,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责任明确后就要搞好自我控制,即职工按自己所担负的目标责任,按照目标责任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主管理,加强检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从而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6、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化、动态化、复杂化的过程。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四个控制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关系到整个建筑所在,质量控制计划会影响其他步骤的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和部门需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领导下,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把握有效的控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质量控制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通过不断地完善,为质量控制打下基础,以此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华.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技术探究[J]. 工程科学,2003

[2]汪强. 进度控制信息化初探[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1,(01)

[3]张智钧. 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梁世友. 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白冰. 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J] . 现代管理科学, 2003

上一篇:试论建筑设计过程生态策略的融入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