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对美术课的影响

时间:2022-10-06 06:03:01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对美术课的影响

摘 要: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合理应用,对美术课的生动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改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美术知识的广度,加深了学习的深度,增强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了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合理使用;美术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0-0062-02

一、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性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浪花”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绪对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一节巧妙的、艺术性的、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导入,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优美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爱学,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例如笔者在上《京剧脸谱》这一课时,先用歌曲《说唱脸谱》导入,动员师生一起唱,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通过动画欣赏脸谱的种类,学生直观地认识了脸谱的种类,把学习引入深处,再通过互动游戏加强认识,整个课堂在气氛活泼的环境中进行,课堂效果大为改观。

再如笔者在上《表现动态》这一课时,笔者通过放映“手影”导入(用手在墙上投影出各种影子,如狗、鸟、人之类的影像),让学生猜猜它们都是什么,从而体会动物的动态特征,激发了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增强了学习兴趣。把学生紧紧吸引到课堂上来,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有效解决学习“疑难”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集于一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制作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新奇而有趣的教学课件、演示文稿和动画等,运用拉幕、探照灯、照相、隐藏、涂黑、匹配、及时反馈等效果和白板应用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让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抽象为直观的、生动活泼的课堂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做到图、文、声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饶有兴趣地去感知、体会、实践,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教学求异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喜欢上了学习。

例如笔者在上《表现动态》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把握动物运动时的姿态变化以及动物动态的具体特征,制作了课件展示运动中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中的动物的关注,利用聚光灯、描边等方式形象直观地描画出动物的动态特征,感受动物蓬勃、张扬的生命力,轻而易举地攻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信息技术手段的丰富性改变了美术课堂的形式和效率

传统美术教学手段着重于直观形象和技艺,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示范教学因条件限制,大多数学生看不清楚,教学效果很难达到大纲的要求。而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求,在美术课程设计中利用多媒体来表现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等,使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在解决那些教师难以表述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上,动态展示变化的过程,拓展了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笔者运用多媒体将图案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制草图、拷贝、涂色到最后调整、修改,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生动,学生边看边学习,印象深刻。

多媒体的介入,使美术课堂的容量大为拓展,尤其是在作品欣赏教学中。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华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作品我们了解了当时的城市面貌、风土人情,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在教学中先通过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了这幅画诞生的社会背景及其相关历史背景与传奇经历,一下子把学生深深地引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再通过视频和幻灯片介绍这幅画相关的艺术价值,图文并茂,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学习后教师再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与思考,将教学进一步深化。然后再适时播放关于这幅作品的史料价值,比如通过认识了解经济学家、建筑学家、桥梁学家、民俗学家等对本幅作品的研究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热爱。最后创设情境,播放一首古曲,让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了解,去冥想当时人们生活的状况,完成一篇小文章。以上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完成的,教学效果也是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

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体现出了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打破了学生在学校听教师讲课的单一的局面及单纯口授教学方法,使课堂中教师变主导者为组织者,师生关系变成了教学互动的双向活动。尤其是美术欣赏课教学,信息技术可以大容量、高速、快捷、省时地提供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扩大学生的认识时空,缩短认知过程。

三、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中的深入应用,加深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电脑的普及对教学方式的改变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多媒体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交互平台,为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使课堂教学过程更流畅。美术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只要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计划就可以了。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会查找出大量的美术资料和信息,学生必须对其加以筛查和选择,这个过程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再根据主题要求对所筛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研究,这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深度。教师如果改变一下教师的位置,教学效果一下子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欣赏时,笔者没有提供相关的材料,而是将学生分组,并提供一些网站的网址,让他们根据教学要求搜集资料,自己拟定一个主题做成幻灯片,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交流,渐渐地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从而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赞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在自主学习、团体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都相当地投入,学习热情高涨。教师最后进行引导和补充就完成了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在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较为普及的今天,作为现阶段的美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合理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三维交互等多种表现手段,使教学中枯燥、抽象、费解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易理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造高效美术课堂,让美术课堂更加精彩!

上一篇:基于学习网站环境下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 下一篇: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