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时间:2022-10-06 02:46:48

广东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摘要:随着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一个地区人口流动日趋频繁,而劳动力的流动状况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文章选取广东省1978年~2010年数据,采取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迁移经济增长;协整检验

一、 引言

经济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关注并被视为优先研究的经济问题。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随着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一个地区人口流动日趋频繁,而劳动力的流动状况会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国外学者已经对人力资本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同中国整体经济、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也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同人口迁移之间关系的分析还较少,本文从运用计量经济学协整理论对广东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力求找出人口迁移同经济增长之间的产期均衡关系。

二、 广东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1. 广东省近年来户籍人口迁移变动及经济发展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一直是人口净迁入的大省,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及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广东省对人力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长。本文通过净迁入人口数来考察广东省人口变动情况。有2011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可知,1978年~2010年广东省净迁移人数一直为正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62 500人上升到2010年的314 300人,这表明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情况一直表现为净迁入,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迁入人口在不断增加。

2. 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由,总体来说,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升高,经济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具体来说,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分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为以后的高速发展做准备,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不断优化,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在逐年上升,但增长幅度较小;第二阶段1993年~2010年,随着经济结构及政策的成熟,广东省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至2010年底,广东省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6 013.06亿元。

3. 广东省人口迁移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协整关系的检验

(1)指标选取和数据搜集。以户籍人口净迁入人数(PM)反映广东省人口迁移变动情况,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反映广东省经济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11》。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文首先对GDP、PM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n(GDP)、ln(PM)表示。

(2)单位根检验。为了验证广东省国民生产总值GDP同户籍人口净迁入PM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即它们之间是否是协整的,需要对二者进行协整检验。在检验协整性之前,首先要对变量的单整性进行检验,只有当两个变量的单整阶数相同时,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ADF方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ln(GDP)t和ln(PM)t的原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后都通过了5%~10%的ADF临界值检验,是平稳序列。所以?驻ln(GDP)t和?驻ln(PM)t都是平稳序列,并取得同阶单整,即ln(GDP)~I(1),ln(PM)~I(1)。

(3)协整性检验。通过上面的分析得知,变量满足协整检验前提,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有Engle-Granger检验和Johansen检验,而由于样本并不是很大,且Engle-Granger两步法对模型形式的假设过于简单,为方便起见,这里采用更为成熟的Johansen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3和图4我们可以看出,Johansen迹统计量的值为18.945 0,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值为15.176 1,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ln(GDP)和ln(pm)之间仅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标准化的协整方程为:

ln(PM)=0.23(lnGDP)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定理表明: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下面我们对ln(GDP)和ln(PM)之间的格兰杰英国关系进行检验,找出二者间的先后关系。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阶数的选择非常敏感,因此我们先做出二者VAR模型,然后根据信息准则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结果5个评价指标全部认为之滞后阶数应该选择为1,所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滞后阶数确定为1,进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滞后1期时,检验结果接受ln(PM)ln(GDP),说明人口净迁移PM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格兰杰原因,即PM与GDP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这一点说明,广东省人口净迁移量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协整性检验可知,广东省人口净迁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是协整的,即他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人口净迁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双向因果关系。出现这样结果的首要原因,我们只利用1978年~2010年33组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其中1979年、1981年人口将迁移量数据缺失,这样的数量对与时间序列数据数量的要求来说明显偏少,只属于小样本。另外,人口迁移样本数据只考虑长期流动人口,对短期流动人口未加以考虑,以上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分析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不是检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而是看变量间的先后顺序,是否存在一个变量的前期信息会影响到另一个变量的当期。

从根本上说,促使大量国内人口流向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迅猛发展,GDP年均超10%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保证了城镇的发育成长,这又增加就业人口容量。广东省与其他周边省市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为劳动力的流动尤其是省外劳动力的流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吸纳了来自经济发展慢于广东周边地区的以千万计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和大量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员工的就业压力,在沿海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和在收入差距的吸引力作用下,国内劳动力向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流动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为增强广东省经济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协调发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广东省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为外省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外省从业人员也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贡献率最大达到近10%。因此,广东省政府应该看到广东省通过吸引外省劳动力为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就业确实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源和巨额财富。

2. 广东省政府应以开放的、市场化的心态看待外省劳动力,应把外省劳动力视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从而一方面加强对外省劳动力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又善待民工,依法维护外省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把对外省劳动力的管理纳入整体战略中考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毕竟一个开放、公平的社会永远都是最进步的。

3. 广东省20多年的经济增长也为本省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随着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使广东省的劳动结构不断改善,并且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劳动结构效应,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明显,因此,政府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为劳动结构效应的发挥作出贡献:一是减少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各种规章制度,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二是政府应努力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劳动力的“岗位转换力”。

在上述三个大方向的指引下,应继续保持和提高下面三个方面:

(1)大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创造就业机会。

(2)丰富和完善户籍制度,发展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特别是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待遇,吸引人才流入,做到“引的进人才,留的住人才”。

(3)加强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改善城市的设施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袁晓玲,张宝山,胡得佳.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省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09,(9).

2. 李丽君,方敏.新疆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3.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10,(5).

4. 陆淑珍.人口迁移:基于广东省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2).

5. 刘传江,段平忠.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5,(12).

6. 桑小峰,凌亢,白先春.苏南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咨询,2009,(4).

7. 蔡.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春).

8. 堪新民.中国劳动力流迁的动因与成本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9,(2).

9. 堪新民,昊森富.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3,(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09YJA790086)。

作者简介:聂普焱,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2-02-20。

上一篇: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展望 下一篇: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