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年美育课程中手工课的引入

时间:2022-10-06 02:24:12

谈老年美育课程中手工课的引入

摘要:将手工课程引入到老年美育的教学中,是全面发展老年人审美活动能力的一项创新性设想。一是无论从家庭、学校、社会上来说,实施手工课程带来的意义深远并可行的;二是从老年美育的特点上来分析,手工课程引入确有必要性及即时显效性;三是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习性和全面发展上,比起其他课程,手工课程更容易被接受和发扬并得到传播。

关键词:老年美育环境;老年美育特征;全面发展审美活动能力

美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工程,从培养教育的对象上来看,包括婴幼儿美育、青少年美育、中老年美育等阶段;从教育的环境上来看,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

手工制作原本是个动词短语,但已经逐渐的被当作名词使用,意指一些自己动手的趣味性小项目或手工加工项目。将手工课程引入到老年美育的教学中,是全面发展老年人审美活动能力的一项创新性设想。一是无论从家庭、学校、社会上来说,实施手工课程带来的意义深远并可行的;二是从老年美育的特点上来分析,手工课程引入确有必要性及即时显效性;三是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习性和全面发展上,比起其他课程,手工课程更容易被接受和发扬并得到传播。

一、从老年美育的环境来分析手工课程引入

刚刚前面已经谈到,从美育的环境上来看,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

首先来说家庭美育,手工制作的兴起源于人们对儿时的怀旧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把它归属与人类的感情寄托,在家庭的情感交流中,手工课程可以拉近家庭成员的之间的距离,是老年生活显得和谐而美好,并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弥补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距离,增进友谊,从而达到老年人感觉生活愉悦的目的。从而避免“老年孤独现象”,“老年孤僻症”的出现。另老年人通过手工课程的学习和制作过程,对自己的价值有一种成就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其次,来说说学校美育,大多数的老年人在进入退休晚年生活后会进入到老年大学学习,以此作为自己约有减少的社交生活,而在老年大学中开设手工课,显得比诸如文学、琴技等方面丰富趣味又简单实施强得多,手工课程意在培养动手能力和发挥创造性,通过学校手工课程的系统学习,加上老年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会更深刻地迸发出理想的火花,如再开展一些老年手工类的展览,能达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效果,手工的制作无论从中青年或者老年来说,诱惑都是相当的大。所以,在老年大学中开设手工课程会进一步的扩大老年的社交范围及发展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避免老年痴呆等过早出现。

社会美育的部分,往往是被很多人忽视的,大多数认为,老年人一旦进入到离退休状态就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很少参与直接的社会经济活动,被认为是“等死的一群”,这是没有根据和狭隘的思想。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手工制作、创意DIY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正日益繁荣,由于老年人从经济的特殊性(无经济压力)和实施的特殊性(空余时间多),将手工课程同社会美育和社会经济联系起来,比起青年美育就要容易实现得多。老年人通过展开手工课程的学习,可以重新走入市场经济,贩卖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取经济利益,这个在很多网店等市场网络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老年人通过学习,在各大论坛,手工网站等线下聚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水平,从而能更深入进入手工行业研究,使自己能在晚年生活,重新找到人生目标,延长了自己生命的广度。因为,手工制作,不受制于政治、经济、国界和年龄等一切因素,每一个人都可以加入。

二、从老年美育特征来分析手工课程引入

(一)老年美育它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老年人因为在年轻的时候从事不同的工作,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在手工课程的实施时,往往能在长久的手工制作寻找到一种祥和而又宁静的心理状态,是自身的心理健康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升华。通过手工制作得到的感化,不仅仅是心情愉悦而已,快乐还会感染到其他人,使这个社会更和谐。

(二)手工制作时得到的美感教育还是非常愉快的,是心甘情愿的,乐而忘返的。美感教育的目的正在于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三)由于手工制作培养出来的热爱生活的兴趣,这种美感教育还是不可抗拒的,使人不得不然的,是动于内,从内心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的,带有非强制性。

(四)这种美育的还意味着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的过程包含着对个人创造性的湃,而且是通过愉悦来激励,也反映了美育对成就全面发展中的人的作用。老年人通过手工课程的学习,培养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使他们自身更具有信心。

(五)美育具有陶冶性情或泄导身心的作用。手工美育作为一种自由的教育,其自由是既遵循客观规律又超越客观规律的,它能调节身心的矛盾,使之臻于和谐。

三、从全面培养审美活动能力分析手工课程的引入

审美教育其内容包括审美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审美活动能力的培养两大方面。

审美文化知识是在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作为个体的人在老年阶段不可能重新尝试这个建构过程。而审美活动能力是指人对自身美和环境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的审美欣赏与创造的能力。他是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的,手工制作作为老年美育的重要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市场上令郎满目的各种工艺品、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但是仍然满足不了人们个性化、情趣化的需求,于是一些以前因为无法购买到或者为了节约开支才出现的传统的手工越来越被老年人所追捧。老年人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会一步步提升自己对形状、内涵的认识,从而达到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鉴赏美的能力是在感受的基础上,对美的辨别、理解和评价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如果美丑不分,就会走向美育的反面。辨别又是困难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复杂性,美丑也常常混杂难分,这就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积累。我国古代的钟子期之所以为“伯牙的知音”,也正是他透过琴音领悟了其中深含的意蕴。同理,何谓“手工制作寻知音”,那就是通过手工课程的学习,使老年人明白到手工制作过程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标榜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三)审美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同样,人们感受美、鉴赏美的目的是为了想象和创造美。通过手工课程的学习,老年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重拾奋斗的目标,人只有生活在希望中,才是快乐的。

手工课程培养老年人创造美的能力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培养:一是制作手工理想的培养。因为理想在创造美的活动中起指导作用,它支配着美的创造目标,并激发创造动力和敏感;其二要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美的创造需要感知、理性,更需要情感和想象;其三要发挥个性特点,创造出新意。每个老年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自由地追求美,那么创造出的世界才能是全面的、和谐的。真正的人生就是要为创造一个美的世界而奋斗,在创造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本身的美和完善。

综上所述,手工课程是对老年美育课程的完善和巩固。人们因为在自由感受的审美境界中实现了道德、自由即意志选择自由。手工制作过程可促使老年人抑制感求,宁静致远,保持自身尊严和高尚的人格,也正是这超越道德束缚的审美境界蕴含着能跨越生死,从而使生命的广度不限于短短的几十年。通过手工课程学习可使老年人从客观上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而提高内心的灵魂美的追求,使人自觉脱离世俗,抛弃低级趣味,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将手工课程引入到老年美育课程中,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手工的美育是不完整的老年美育。

上一篇:让孩子们浸润在快乐的课堂中 下一篇:浅谈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