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争力”提升竞争力

时间:2022-10-06 01:52:43

【前言】以“竞争力”提升竞争力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以上我们讨论的都是短期政策,从长期政策看,则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扩大内需应该如何扩大,目前的经济增长及财政收入如何支撑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想办法。比如针对民间资本无处可投的问题,今年出台的新“国36条”社会普遍反应很好,...

编者按:由《银行家》杂志研究中心每年的商业银行竞争评价报告及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于2010年8月8日再次呈现给公众。面对2009年这样一个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年度,中国银行业为中国经济在这一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走出低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创下9.6万亿元的天量信贷投放,在盈利水平、风险防控、产品创新上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次“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真实反映了中国商业银行在2009年的总体状况,历经7次排名6次,《银行家》杂志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工作以其公正性、客观性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并在客观上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水平。本期杂志选登了“2010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会的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夏 斌:坚持宏观调控方向,把握调控力度和节奏

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很快,上半年大家还在担心通胀、资产泡沫和经济风险,现在关注的重点则是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逆转,主要是因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1.9%,第二个季度为10.3%,市场上很多机构因此对经济未来走势表示担忧。事实上,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趋缓,是2009年以来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那么应该如何解读这一状况,我个人的观点是,只要宏观调控的方向是对的,就应该坚持这个方向,根据外部环境及接下来第三四季度可能仍不好看的经济数据,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坚持宏观调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而注意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与节奏?2010年由于存在三大政策变量(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和耗能限制),加上中国银监会在年初出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变得比较复杂,各种政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较深,从银行方面看则感觉宏观调控政策变数较大。事实上,上述的每一项政策方向都没有错。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除了本身有助于商业银行控制风险外,对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整顿也是在客观肯定其在2009年帮助中国在世界经济率先复苏中起到很大作用的同时,对于其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予以排查和防范。对于房地产政策,在坚持调控方向的同时重点是调控路径的选择问题。

以房地产为例,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上至总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十分关心房价。在此背景下,对房价的过快上涨应予以调控,抑制部分房价过快上涨,以及增加保障房的供应量。回顾过去十几年来的房地产问题,我认为仍应将住房作为消费品确定成房地产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我们需要加快社会保障房的建设,这一方面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另外一个方面则能通过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使得整体投资水平下降不要过快,从而保障经济稳定增长。如何打击房地产过度投机,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尽快出台房地产交易所得税,根据交易的套数、频率、收益,征收高额交易所得税。可能有人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是因为缺乏吸纳社会流动性的投资产品,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社会流动性多,或者说资金多,而去制造一个不应该鼓励的充满投机性的资产市场。至于解决投资品不足的问题,是另外一个讨论的范畴。

以上我们讨论的都是短期政策,从长期政策看,则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扩大内需应该如何扩大,目前的经济增长及财政收入如何支撑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想办法。比如针对民间资本无处可投的问题,今年出台的新“国36条”社会普遍反应很好,但未来还涉及落实的问题。所以要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拿出实施细则,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生、社会保障、扩大消费等长期看资金匮乏的领域,在一些领域倡导国退民进,以此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举一个例子,目前政府持有大量的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股份,到底有没有必要?我们知道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监管部门为了尽快解决这些社会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问题,加上融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大量的国有企业持股银行、信托、基金类金融机构。但这是否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方向?我认为不是。一方面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民生支持财政收入增长有限;另外一方面,政府持有的大量国有资产不停扩张,资金过剩还参与房地产炒作,这完全是一种矛盾现象。因此我个人认为应该在考虑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国家对有关行业的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原则基础之上,研究好不同阶段政府对有关行业的持股比例。这个原则到底是什么,还需要研究,并根据这个原则将持有的多余的股份有计划地向市场卖出,吸引更多社资本参与投资。政府则将卖出股份所得的资金,集中用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救穷人、扩消费、促增长来保证真正中国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度过经济结构调整的这样一个痛苦期,这才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吴念鲁: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要点

《银行家》杂志关于银行竞争力排名的活动,进行了七年的评选,六年的,本人对此评估和排名活动做三点简要评价。

第一,首创性。七年之前,《银行家》即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的业绩,这是具有首创性的工作。目前国际上对银行业的排名普遍以定量分析财务指标为基础,比如说从一级资本、资产、利润等来衡量银行的经营水平。但是《银行家》杂志对商业银行的评价并不局限于财务指标,而将一些定性的指标结合在一起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从而更加全面地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总体竞争力的情况。

第二,权威性。《银行家》杂志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和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课题组,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开披露的材料进行综合的对比和实地调研,并结合商业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评价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所得出的结论公正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现状,《银行家》杂志的排名活动已获得了业内的认可,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第三,外部性。《银行家》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银行的反馈,排名活动本身也在不断改进,从而使这项活动正成为一个媒体与银行机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平台。

当前商业银行如何在后危机时代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我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和努力。一是提高研究能力。花旗银行研究团队的规模多达上千人,而国内商业银行以往却并不重视研究工作,尽管近些年部分商业银行的研究团队有所加强,但总体看,研究部门在行内的地位、研究部门所应发挥的作用仍需加强。二是加强和提高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三是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四是加强网点渠道能力的建设。五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六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市场环境也格外严峻。因此对城市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建议包括:一是明确发展的战略,以自身的优势切合实际来进行市场定位。二是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根据市场定位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四是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大型银行经过多年的探索才形成了统一、规范、高效、安全的IT系统,城市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并以信息技术支撑本行业务不断发展。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品牌文化、风险文化,服务文化等。

(作者系国际金融专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

焦瑾璞:当前商业银行应当注意的三个问题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向着国际化、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但与此同时,还有存在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从内部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和可探讨的问题。比如说商业银行的资本该如何计量,这涉及到国际会计准则的问题。中国金融会计顺周期的特点导致我们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到底有多少,家底如何,事实上是不清楚的。目前我所担心的是,是不是我们的商业银行真的如账面上公布的那么好,计提拨备是否能覆盖风险。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薪酬制度,以及一些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制度、会计计算制度都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因此,从内部看,公司治理以及我们的会计准则的完善,恐怕是我们下一步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二,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政策环境。未来商业银行应当研究当前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叠加效应。我们看到,单个的宏观政策也许针对某一个问题是有利的,但是把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叠加起来,政策效果又将如何?宏观政策的叠加效应这是一个新的名词,目前商业银行有必要对各项政策单独的影响、相互的影响以及叠加起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应当提高对宏观政策风险的认识。

第三,是商业银行的前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国际银行业和国内银行业目前都面临着发展中的转折点,下一步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在哪里?我们看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大型企业及项目未来将更倾向于到资本市场上融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未来势必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客户群体,为此商业银行应当面向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多开发一些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树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体制或者商业银行体系。未来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方向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国际化,商业银行必须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开拓新的市场;另一项是金融机构的微型化,也就是大力发展微型金融。这两者放在一起,一个面向高端、一个面向低端,只有这二者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国金融才能在全球金融业占一席之地。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贺力平:商业银行应重视研究工作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平稳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银行业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从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这十多年来,我们都感觉到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是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可以为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庆贺,在未来若干年我们还会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靠齐,这都肯定离不开我们银行机构的支撑。

《银行家》杂志每年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排名,实际上旨在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前进,实现银行业与国内经济共同发展。

前面有专家提到,商业银行要注重研究工作。事实上我们有些银行,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一直很重视研究工作,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我们所说的银行研究,不是要银行去做学术研究,而是要根据变化频繁的内外部环境,对银行面临的宏观环境、政策导向、同业竞争、市场开拓等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对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实现银行长远稳定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

赵彦云:创新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支点

《银行家》杂志的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工作是根据中国金融业现状,通过搭建一个竞争力研究平台,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服务。完成此项工作,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用竞争力做竞争力,即借助竞争力排名活动本身来促进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二是不断创新,结合中国金融业的新情况,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使排名工作更具客观性和权威性。

那么如何实现创新,我认为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深刻理解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内涵,特别是目标内涵。要对银行的整体竞争格局进行分类,并通过分类明确商业银行各个领域里的竞争目标,并且随着商业银行不同阶段的成长,使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成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二是要重视信息化在竞争力排名工作中的作用,信息化是竞争力研究的必由之路,要将此项工作尽早融入信息化、融入信息网络,在信息网络中开拓有效的信息。在这方面国外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创新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对商业银行本身也一样。中国经济目前仍出于转型阶段。2009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其中在国家竞争力里面金融系统的竞争力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比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印度的金融系统竞争力要高于中国,可能有人会对此不解。但是通过调研以及相关数据我们发现,印度金融业在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与印度的对比,中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利用信息话技术进行创新方面还有很开阔的空间。

从理论角度看,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非技术创新包括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中国商业银行往往重视的是技术创新而不是非技术创新。事实上,非技术创新可以带动技术创新,最终变成用创新来支持发展,要用创新实现转型,用创新提升实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

以上所登内容根据速记整理而成,未经嘉宾本人确认。

上一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功能研究 下一篇:银行风险与资本:基于监管视角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