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快乐自信

时间:2022-10-06 12:53:17

对学龄前孩子的父母来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那是一件非常欣喜的事情。小到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大到日常生活起居能自己照顾自己。但是,这种能力可不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事情,需要爸爸妈妈费心思、花时间慢慢培养的。

生活自理, 年龄不同,要求也不同

有父母会疑惑,我的宝宝2岁左右,年龄这么小,如何生活自理?换一句话说,哪些事情得让宝宝自理,哪些该由大人照料他。这是很多父母的疑惑。

的确,让一个1岁的宝宝自己洗脸,让一个2岁的宝宝自己系鞋带,或者让一个3岁的宝宝自己出门上托儿所,都是不可能的。生活自理,对于宝宝来说,年龄不同,要求也不同,简单地说,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任务。

1~2岁的孩子,自理的目标就是学习自己吃饭、控制大小便和穿脱一些简单的衣物。

这些事情很微小,却是一个人的生活基础内容。对1~2岁的宝宝来说, 学会在这些小事情上照顾自己,不是单纯的自理能力的学习,更是独立意识和自尊心的培养。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自理,使宝宝由被动走向自主和自由

教育学家认为,父母给孩子创设一个“自助”的环境,不仅可以解放孩子的被动生活,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自信和自尊。因为自己动手,为自己服务、获得成功,能让孩子真切体会到成就感,并从中感受快乐。

反之,事事需要别人帮助,就如同时时听人命令的“机器人”,自己的尊严和自信也就无从体会了。一个处处被人照顾的人,其实也是一个受人掌控、被人摆弄的“人”。宝宝虽小,人的尊严和自信一样也不能少。

爸爸妈妈能帮宝宝什么

现阶段,不少“自我服务”的项目宝宝非常乐意做,会被他们看作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自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2岁就能入托了,3岁左右则要进幼儿园念小班了。伴随着集体生活的开始,社交活动和行动范围的扩大,宝宝接触各种病菌的机会越来越多。及早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病菌的几率。

2~3岁的孩子,学习自理的重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譬如,自己刷牙、自己擦鼻涕、吃饭不挑食等。

从健康的习惯到健康的生活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人体阻挡病菌,还能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好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可以受益一生。但是,孩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爸爸妈妈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等等小事都可以变成很好的教育机会。

2~3岁宝宝应该具有的健康习惯:

早上起床后,要刷牙、洗脸、梳头;

外出回来、饭前便后要洗手;

晚上要刷牙、洗脸、洗澡;

感冒了要自己擦鼻涕、不能对着人咳嗽和打喷嚏;

吃饭不挑食等。

上一篇:一二三,宝宝妈妈排排坐 下一篇:孩子的“暴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