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沙棘产业快速发展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之路

时间:2022-10-06 12:48:29

推动沙棘产业快速发展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之路

[摘要]沙棘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或小乔木,发展沙棘产业是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沙棘产业在甘肃定西有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效益、技术含量都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急待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沙棘 生态经济 效益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酸溜溜。属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的温带地区,常在河滩、丘陵、草原边缘和丘间低地形成优势群落。沙棘现有两组7种9个亚种,我国有4种5个亚种,自然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部分地区,普遍种植的是中国沙棘(亚种,野生型)。目前,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我国沙棘总面积已达到世界总面积的95%以上,其中80%分布在西部地区,甘肃省沙棘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左右。沙棘适应性极强,喜光,对气候、土壤等条件要求不严。抗寒、抗旱、抗风沙、抗病虫,耐高温、耐瘠薄。50度能够安全越冬,地表60度高温不致枯死,能够在薄土层、贫瘠或含盐量高达1.1%的条件下正常生存。根系萌蘖能力很强,并生有根瘤,能固定土壤中的游离氮。

一、沙棘的作用和价值

1 沙棘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1.1改良土壤

沙棘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林内枯枝落叶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从苗期即有根瘤产生,每667m2沙棘林可固氮12kg;沙棘本身有独特的酸物质,能中和土壤中的碱性,对盐碱土具有广阔的改良前景;沙棘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土壤孔隙度的增大,土壤含水率和透水性也明显增加。

1.2水土保持,固沙护岸

沙棘以它发达的根系、繁茂的根蘖,能够在短期内形成密集茂盛的灌丛,其侧根稠密,纵横交织在0~55cm土层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防冲刷、抗侵蚀能力;沙棘生长迅速,林冠层覆盖地表,落叶物可缓和地表径流,接纳降水,基本上可实现小雨不下山,大雨地面无径流冲刷;沙棘林在防风固沙、拦截沙土方面作用也极为明显,2年生沙棘林下,风沙落淤土层可达1.3m厚。

1.3沙棘产品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沙棘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丰富的VC含量是猕猴桃的2~3倍,有维生素“c王”之称,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和近20种氨基酸。沙棘果、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健胃消食和美容养颜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沙棘可以制成油、饮料、酱油、醋等饮食品,此外,美容价值和药用价值也相当高。由于沙棘自身具有的多种功效,使其蕴含巨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必将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沙棘产业发展可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已经在沙棘建设与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沙棘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使企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使沙棘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调动了农民进行沙棘种植和保护的积极性。一些公司投向市场的沙棘醋、酱油、饮料等产品药食功能合二为一,口味独特、醇香,满足了消费者追求食品的绿色、健康、口感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推动沙棘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面向生态建设宣传,重点是广大群众,让他们认识沙棘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二是面向消费者宣传。广泛宣传沙棘这一能同时解决环境、贫困和健康问题,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神奇植物。争取更多的人认识沙棘、关心沙棘、开发沙棘。

2 集中全社会力量打造优质沙棘基地

在沙棘基地建设和培育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予以全力支持。退耕还林项目、水土保持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科技创新工程、良种培育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要集中安排到沙棘基地建设上,以资源建设保加工利用,以加工利用促资源建设。

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沙棘生产加工基地,拉动沙棘产业发展

农民可以就地采集,就地销售,就地加工,调动种植沙棘、管护沙棘的积极性。开发沙棘资源,建设生产基地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 加快科研开发力度

采取企业、学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模式,争取科研经费,从沙棘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质量标准、储藏保险、深度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专项课题研究;加强培育和推广无刺、大果、高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的优良沙棘品种;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无农药、无化肥、五污染的沙棘基地。尽快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大幅度提高沙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5 开发利用应注重协调发展

沙棘产业的开发利用,一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避免任意滥采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二要种植和加工协调,粗加工和精加工配套,促进沙棘产品的进一步增值;三要食品研究与医药功效研究结合,组织跨部门、地域的科研开发网络,以销售促进生产;四要注意种养结合,带动畜、禽养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资源利用、人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对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的探析 下一篇:青兰高速对合水县旅游业的预期影响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