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厢记》中红娘在推动情节方面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25 01:12:24

【摘要】在《西厢记》剧中众多角色中,红娘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一个。王实甫在《董西厢》所提供的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在情节上加重红娘对整部剧情的推动作用,使得红娘成为剧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

【关键词】《西厢记》;红娘;重要性

从情节的开展角度来看,红娘这个人物形象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红娘在剧中,不但不遗余力的推动崔张爱情健康稳健的向前发展,而且成了二人爱情获得胜利的“保护神”和捍卫者。

首先,全剧二十折,有八折由红娘主唱。特别是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大部分由红娘主唱,这个重要的角色在《西厢记》中主要起到的责任,便是推动情节的发展。

红娘虽然是个下人,但是在剧中却常常居于各种矛盾的中心,作者写了她和老夫人之间、她和莺莺之间以及她和张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正是由于她的参与,整出剧才显得波澜起伏、精彩绝伦。红娘本是老夫人安插在莺莺身边监督这位小姐的起居作行的,然而一开始在游佛殿时,张生与莺莺无意中照面,莺莺并没有立即回避,而是“着香肩,只将花笑捻”。离去之时居然有无限顾盼之意,下意识的“回顾觑末”,张生更是魂牵梦萦,直呼:“我死也!”作为小姐的监护人的红娘当然注意到了张生和莺莺的异样,她也曾在张生无理相问时抢白了张生一顿,可是,她在向老夫人回话的时候,却绝口不提这些事,并把这些事偷偷告诉了她要监视的莺莺,这说明红娘在看破崔张二人心事后,完全没有执行老夫人交予的任务,这就与老夫人有了潜在的矛盾。到了张生白马寺解围,老夫人悔婚之后,红娘从对崔张二人心理上的同情转向了行动上的帮助,彻底地背叛了老夫人,站在了莺莺与张生的这边。最终老夫人察觉了这一切,与红娘的矛盾冲突也到了最激烈的时候,这个封建家长对红娘刑讯逼供,但是红娘并没有屈服,反而是机智勇敢的逼迫老夫人承认了崔张的婚事,二人的矛盾冲突得到了暂时的缓解。红娘是崔张爱情的保护者和促成者,按理说她和二人之间应该是没有矛盾冲突的。但是红娘与莺莺之间,由于红娘一开始所兼有的监视莺莺的特殊使命以及莺莺相国小姐的身分和她那想爱而又不敢大胆爱的性格,使她俩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在寺警之前,她们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红娘履行监守的职责,莺莺则对此颇为反感。如莺莺和张生第一次在佛殿相遇时,红娘发现两人神色有异,急忙催促说:“那壁有人,咱家去来”,使莺莺不得不移步闺房。后来莺莺张生月下联吟,一个“拽起罗衫欲行”,一个“陪着笑脸儿相迎”,又是红娘说:“姐姐,有人,咱家去来,怕夫人嗔着;”红娘这般“小梅香伏侍得勤”,在莺莺身边“如影儿般不离身”,着实是惹了莺莺大大的不快,莺莺也曾因想爱而不敢爱的心理对鱼雁红娘一再作假隐瞒,甚至责辱红娘,幸而红娘本身性格豁达,为了崔张二人相爱的苦楚而原谅了她,矛盾没有进一步升级。两人的这种矛盾冲突,到了老夫人悔婚后,才得到了化解,红娘冒着被打骂的危险替二人穿插引线,彻底的与莺莺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而莺莺也开始将自己的全部心思告知红娘,并期盼红娘的帮助。而红娘与张生之间的矛盾在剧中最早展开。在张生冒失相问被红娘抢白之后,红娘虽对张生在心里有了些许好感,但在表面上她始终是以莺莺的监护人面目出现的,在张生好不容易有与莺莺见面的机会时,也是红娘常常催促着“咱家去来”。这使张生十分苦恼,在心里把红娘和老夫人、犬儿放在了同等的对立面上。一直到老夫人赖婚之后,红娘才对张生充满了感恩和同情,转为主动的帮助张生传简定计。此时二人虽然不再有敌对的关系,可是由于红娘与张生的交往不断增多,张生性格上的一些方面不可避免的与红娘的性格产生了碰撞。如在张生求红娘传送书简,表示久后要“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时,红娘当场翻脸,厉声表白了自己并对张生好一顿奚落。张生的胆小怯懦,红娘也是很看不过。特别是在事发之后,红娘告诉张生说:“如今夫人唤你来,将小姐配于你哩”,但他还说:“小生惶恐,如何见老夫人?当初谁在老夫人行说来?”这当然更使红娘看不上眼,忍不住骂道:“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蜡枪头。”总之,全剧有了红娘这个人物才能血脉贯通。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她来调整,情节发展需要她来掌握进程,因此有的戏曲家将她称作“戏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其次,在莺莺张生为了爱情而抗争的路上,是红娘在旁保驾护航,没有她,那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呼喊就不可能发出,作者写作《西厢记》的主要目的也就不能达到。

张生与莺莺的爱情,开始时进行的是分外曲折,常常是在无路之时,又现柳暗花明之境。张生为爱,曾痴情至“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莺莺则自怨自艾,常常是使假意儿。老夫人在上又设置了一层魔障。只有红娘是坚定的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成了崔张爱情的“导演”。是红娘以咳嗽为号,使张生以一曲《凤求凰》博得莺莺会意动情;是红娘去私探张生病情,并顺带一书简给莺莺。接着莺莺又闹简、赖简、酬简。每到关键时刻,红娘就出来周旋。也是红娘为了二人恋情而挨骂,甚至遭到“骨肉摧残”。更是红娘在紧要关头不顾个人安危,以“辱没相国家谱”、“背义忘恩”、“治家不严”等话胁迫老夫人答应了崔张婚事。红娘受老夫人所托在莺莺身边监视其举动,整天陪伴在莺莺左右,因而她对老夫人和莺莺的性格和弱点都很熟悉。同时也是与张生接触最多的人物,对他的性格弱点是一清二楚。例如在莺莺赖简之时,对红娘无理责骂,红娘抓住了她怕让老夫人知道的心态,说到:“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果然逼得莺莺揪住红娘告了饶。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和莺莺的冲突或是合老夫人、郑恒的斗争中,红娘都是显得分外机警和老练。当“拷红”之时,红娘更是抓住老夫人的性格弱点,据理力辩道:“信者人之根本,…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最。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正是红娘这般巧妙的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搬出老夫人百般回护的“家谱”进行反击,说的老夫人无言以对,才成全了莺莺张生这一对鸳鸯。

在情节开展的方面,也是红娘这一形象在全剧的矛盾冲突中的重要位置和她为崔张二人成婚所做的种种努力,才使得崔张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得到了最终的胜利,也才有力的推动了主人公在程朱理学的统治下最终喊出了那一句千古呼号:“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红娘的人物形象,代表了作者的高超的艺术创作力,在剧中拥有着无法撼动的重要地位,超越了她作为配角的绿叶的地位,具有了脱离剧本仍然存在的迷人的魅力,成为了中国人心中口中作为撮合婚姻的代言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了红娘这一个美丽的名词。红娘形象,就是处在一个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她在成全他人,衬托红花的基础上,完成了自身的超越,宛若一颗灿烂的宝珠,珍贵异常,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透射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王季思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孙逊.董西厢和王西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戴不凡.论崔莺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上一篇: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 下一篇:浅析庄子哲学之“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