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反教育现象成因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06 12:46:14

体育教学中反教育现象成因及其对策

现今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常,常因为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结果事与愿违,体育教学活动的育人非但顾不上,而且某些举措恰恰走向育人的反面,通常人们把这种现象被称为反教育现象

1、体育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本文立足体育教学第一线,客观地审视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发现近几年来体育教学活动中反教育现象时有发生。如,体育课教学常规被忽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跟着感觉走到处游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举止随意、’缺乏规范,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被违背,等等。

体育教学中反教育现象归纳有放纵――不拘小节、放养――组织纪律松懈、圈养――家长式一言堂、特权――学生的特殊待遇、师范――教师不良言行等现象。

2、体育教学中反教育现象成因

分析其原因,本文认为,首先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一个时期的问题,有许多问题已经长期存在,并有着一定的现实基础。新课程实施之际,一些体育课程专家在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时,在批判传统体育课程同时从自我理解角度发表了一些与新课程理念并不是完全相符的言论,给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准确理解新课程造成了一些困惑和误解,给新课程实施带来了许多障碍。同时,也对一些反教育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有人认为学校体育是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又没有规定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课不需要教什么,只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得到健康发展就可以了。又如,现代教育倡导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展。有人就说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放任自由跟着感觉走。于是可怕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披着“新课程”的外衣粉墨登场了。

其次,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许多重要元素被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学校体育常规、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被一些人有意或无意的淡化。如,课堂教学中的集中、整队;体育教师的口令、示范;运动技能和运动负荷等等。造成体育课松散、组织纪律缺乏,运动技能含量下降,教师示范不到位、口令不清晰,学生运动负荷不足、运动能力下降,为体育教学产生反教育现象创造了生长土壤。

3、体育教学中反教育现象问题解决策略

(1)引导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专业修养,使其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学会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公平施教,注意挖掘体育教学中隐含的德育教育的因素。学会善于发现并鼓励学生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激发学生不断夺取新成绩和最后获取成功的愿望。让学生在战胜困难的意志磨炼和不断获取新胜利的成功体验中感悟人生。

(2)引导体育教师学会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出现越轨行为时,要做出相应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学生消极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便停止教学活动公开处理,可采用幽默的方式处理,如,皱眉,做出一些肢体动作或是讲些悄悄话。如果是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或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必须立即提示、制止、甚至停下来进行处理。

(3)引导体育教师学会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做到自习观察、认真指导。尤其是对待特殊学生能够做到公平对待,不偏爱、不歧视。让每一位学生有同样的表现、发挥、锻炼、体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接近他们,沟通思想,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潜力,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4)引导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选择和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想练结合,使之在学中练,练中学,从而把积极的身体练习感知和主动思维认知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5)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田径教学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下一篇:篮球课中影响学生情绪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