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时间:2022-10-06 12:28:09

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摘要】目的:对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有效地促进了病人疾病康复。结论:对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内科病人;心理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92-02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得到普遍认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加强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1]。

1.心理问题的分析

1.1 焦虑心理:每个病人几乎都存在焦虑心理,由于对住院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往往产生焦虑及紧张;第一次住院的病人一般表现比较明显。病人由于担心自己患何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担心能不能治好等,因而整日焦虑不安,表现为心悸、烦躁、呼吸急促、食欲下降等,并且害怕疾病恶化;另外,病人住院后情绪不稳定,对反复检查、治疗缺乏足够的耐心,对医护人员往往产生反感和敌意,住院期间对医护人员的态度生硬、粗暴,对医护工作百般挑剔等。

1.2 防范心理:内科病人慢性病较多,住院时间长,有的病人因错服或误服(注射)过药物,对身心造成过痛苦,而在以后用药过程中疑虑重重,怀疑医护人员是否能给自己正确用药,对医护人员产生防范心理,不愿配合治疗,甚至拒绝必须的治疗。

1.3 恐惧心理:病人反复入院,会造成心理受损伤,控制能力降低,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有的病人怕留后遗症而恐惧,表现为流泪、痛哭;有些慢性病人需要长期治疗,也会考虑家庭经济问题产生恐惧心理;有些病人对于一些医疗操作不熟悉,因而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2]。

1.4 孤独心理:病人住院后,周围接触的多是陌生人,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有的病人不善交往,性格内向,很少言语,使其它病人也对他们产生排斥感,不愿与他们交往,使这些病人更加感到非常孤独;长期住院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老年人更易产生孤独感。

1.5 悲观心理:有些病人患有慢性疾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忍受不了长期病痛的折磨,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老年病人患病后感觉日落黄昏,就想放弃治疗,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自暴自弃,往往被动配合治疗[3]。脆弱的心理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这样药物疗效就差。

1.6 愤怒心理:当患者多次住院而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时往往产生愤怒甚至埋怨的心理。

1.7 依赖心理:这一心理在老年住院病人中有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需要有人长期陪护的病人,依赖心理表现最为明显。依赖性较强,把自己身体的康复全部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关心,自己能做的事也不想去做,想让别人帮助,适应生活在别人的照料,缺乏身体锻炼,影响了病情的康复。

2.心理护理的实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突然到来的疾病,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产生紧张及焦虑的情绪,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待病人热情周到,态度要和蔼,要对待亲人般诚恳,使病人一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加深对病人的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护理人员要熟练、准确的进行护理操作,使病人得到安全感,一进病房就对病情感到有好转的希望。有些病人认为病情较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比较急躁,护理人员更要经常安慰;对于病情的检查,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解释,尽快解除他们的焦虑,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创造良好的医疗氛围。病房应保持良好的、安静舒适的环境,护患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护理人员要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心理紧张。这些都能对患者自身起到调节作用,对患者稳定病情和抵御消极心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2.3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经常到病房去探视,及时了解并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相关思想工作,对不同心理的病人要给予不同的护理。对于焦虑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指出焦虑不安的不利影响,对病情进行认真的解释,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帮助病人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对有防范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每项操作前,应向病人说明操作的步骤、目的,告之病人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这样不仅能取得病人的合作,又能消除病人的顾虑;对有恐惧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言行谨慎,细心观察,周到服务,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对有孤独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主动接触病人,帮助病人建立与别人交流的通道,对孤独病人谈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也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有意义的活动,排解病人的孤独感;对有悲观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让病人了解,配合治疗对于疾病治愈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每一点提高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护理人员要争取得到家属的配合,使家属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正急切的盼望着他(她)早日康复,让病人在精神上彻底战胜自己;对有依赖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病人明白适当活动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也可根据病人病情制定活动计划,让病人提高活动兴趣,积极配合活动。

2.4 调动病人的主动性。病人健康信心的恢复对提高自身康复能力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深入病房与之谈心,及时掌握病人心理状态,体贴关心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帮助病人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消除病人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掌握病情的发生规律,提高护理质量,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现代护理学强调,护理工作己不再是局限于简单的打针、发药等基础工作,是拓展为对病人心理护理在内的具有创造性、独立性的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4],普通的护理己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在现代护理模式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搞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现代化的护理工作,只有掌握病人的病情,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心理难题,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使病人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5],从而促进病人身体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凌燕.内科患者心理护理体会.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4):365.

[2] 朱剑秋,等.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08,11,14(22):125.

[3] 陈凤春,等.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临床护理,2008,8,5(8):1030-1031.

[4] 陈方英.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园地,2006,11,11:118.

[5] 孙艳,等.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全科护理,2009,5,7(5):1369.

上一篇: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