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现过程

时间:2022-10-06 12:27:13

“自主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现过程

摘 要:自主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也是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由展开学习活动并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根据自主学习的特点、途径以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一下做法和见解。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学习;学习途径;学习条件

“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说,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关键。“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在实践中大胆探究,敢于创新。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以实现学习目标。目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仍有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命令,被动学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而自主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自身为主体不受时空及教学环境限制,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运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引导学生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新课程强调“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要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主动感知、领悟体育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应该在“引导”上下工夫,“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使学生从心里能够自觉、经常进行自我练习、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

创造学生学习兴趣空间。兴趣是所有学习活动的源泉,能为学习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是上好每一堂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教学的艺术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兴趣,而不是传授本领上,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想方设法去激发与培养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习从枯燥乏味变得趣味横生,让学生爱上运动,爱上体育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为自主锻炼创设良好的兴趣空间。构筑课堂学习环境。教师亲切,语言有感染力,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课堂中的学生是有情感、有性恪的人。因此体育课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轻松、民主、融洽、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爱,从而形成课堂亲和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位学生充满希望。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学内容要切实可行,教学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且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都能参与,都愿参与,都可参与,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是体育健康课成功的关键,是身体实践活动的核心。所以,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方法要灵活新颖,根据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方法应该有的放矢。例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介绍性、观赏性内容)时可采用的教法有:

(1)实地观摩法:有组织实地观看比赛,尝试赛场气势,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评互评的能力。(2)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动作更直观、仔细、清晰,变抽象为形象,死板为主动,低效为高效,逐步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

又如在学习基本内容时,常采用方法有:(1)游戏法:增设情节或规则提高练习兴趣。(2)简便法:降低动作难度或场地器材规格,提高成功率。(3)处方法:针对性纠错或保健与健康。⑷想象法:自主学习的脑电影演练。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还应该对个体差异明显的学生采用个体教学形式;基本技术、技能采用分组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基本素质,采用集体教学形式,等等。

探索开展自主学习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很好途径,自主性学习有利于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出学生的独特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能大幅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怎样让它成为每个人尤其是当代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更是任重而道远。“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解决开放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李亚鹏:二十年寻找我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