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样子与学校的立场

时间:2022-10-06 12:16:08

校园的样子与学校的立场

去年,因为受邀参加“叶圣陶从教一百周年纪念会”,我有幸参观了苏州一中。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它的建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有苏州味道的黛瓦白墙。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园里的一棵巨大的紫藤,它已经在那里生长了近千年,苍老的枝干上依然长满了浓绿的叶片。站在它面前的时候,一种深沉、幽邃的历史感袭上心头,这棵值得尊敬的老树,构成了校园最美丽的风景。我想起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里描述巴学园时说“它的大门甚至直接是由两棵树构成的”。于是,我想校园里一定要有浓郁蓬勃的植物,比如一株充满智慧和生机的古树,或者一片幽静的小树林,这些都是人文气息最好的载体,也应是一所学校里最具教育意境的代表。

好的校园,还应该有孩子们共同建设的痕迹,寄托孩子们多年以后对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童年的念想。我小时候读过的村小,校园里的小花圃就是我们自己动手建的,老师带我们先用砖砌了一个圆形的小花坛,然后到校外挖野花,喜欢什么就挖什么,最后再仔仔细细地栽进去。这是我们亲手建设的花园,不需要老师的交代,我们就把每一棵花草都照顾得很好,更不需要什么“切勿践踏”的提醒。

好学校的校园要足够舒展,足够安静。城市化的脚步势不可挡,每一寸地皮都透着金贵,学校的占地面积很难扩展,以致很多学校学生数量虽多,活动场所却有限。过于狭窄、局促的空间一定很难养育出澄明宽阔的心灵。试看今天的城市学校,几乎都地处闹市,有的甚至直面街口,熙攘嘈杂,尤其是早晚接送时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通行犹如战斗,稍有片刻停留即被厉声呼喝,这样的场所,每天搞得人心惶惶、步履匆匆,谈何人文气息,谈何诗情画意,谈何高贵精神?更有一些学校,班级人数趋近百人,很难想象,学生每天待在这样的教室里,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状态!

好的学校,它所坚持的立场必须是为了学生。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是一种文化存在。但是在现代社会,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高度组织化的教育机构,科层制的管理架构与文化似乎天然地难以兼容,学校很容易陷入行政化、机械化的泥淖,从而丧失掉文化追求,丧失掉人文立场,退化为以灌输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机构。当前种种教育乱象,都与学校的这种高度组织化有关。分数至上,诚然是因为好分数关系到学生的前途,更因为关系到组织中相关人员的利益。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出现给成绩差的学生脸上盖蓝印章、戴绿领巾等公然违背教育原则的咄咄怪事就不足为奇了。

好学校是为了学生的生长而存在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这里获得成全,无论是成绩、健康、心灵,还是兴趣,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无论是学习好还是学习差的孩子,无论是长得丑还是长得美的孩子,都应该得到真诚的关怀。将每一个普通的学生教育成为精神上的健全人,培养成为社会上的独立人,应是我们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精神气质。当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全,学校就尽到了自己的使命,而不是相反――利用好学生优秀的表现和亮丽的风采,来成全学校的名誉和地位。

有人会说,时下功利主义横行,要想坚持这样的立场恐怕是艰难的。作为一个经常接触学校和经常读到专家学者和教师们探讨教育教学文章的编辑,我心里常常想:坐而论道总是容易的,一线的学校和教师要坚守自己的教育主张,何其难也!

非常地巧合,正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收到了敖双英老师的文稿。很有默契地,在敖双英老师的文章里,读到这样一段描写她教室的话:

有一间童话般的教室,建在树林里,小溪边,打开门窗能看到小鸟,走出教室就能采到野花。孩子们下课后能够爬树、打球,放学后可以到小溪里捉鱼、摸虾,周末能够到山上捡野果、采蘑菇,帮家里上山下田去劳动。有配备了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教室,有属于孩子们的图书室,有一块自己的劳动实验基地。一个老师带着十几个孩子,各个学科都能教授。孩子们都是就近入学,每天走读,早起帮家里劳动,早饭后到学校上课,第一节课是口头作文,在树底下谈自己早晨参加劳动的所得所感。上午和下午的学习之外,中午还有一个小时的艺术课程,全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分组进行,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午饭在学校吃。每周放一次电影,孩子们吃过晚饭后和家长一起来学校看,第二天晚上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电影,相当于每星期开一次家长会,进行一次家长培训。每个周末,孩子们自由选择,或自己安排活动,或跟着老师去家访,或拜访村里的名人,或参观考察乡镇企业,或去外地旅游……

心里豁然一动: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学校的样子?

上一篇:如何发挥土地整理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下一篇:作业分层,关注学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