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如何做父母

时间:2022-10-06 09:50:33

当下,我们如何做父母

新一代父母与老一辈相比,拥有更优越的物质基础,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只是,更好的教育是什么?在纷纷扰扰的信息时代,他们似乎比父辈还要迷惘纠结

不知虎妈蔡美儿,如何看待大洋彼岸另一位虎妈毕胜男。

前者作为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系华裔教授,2011年因出版《虎妈的战歌》一书成名,而她本人也成为“悍母”典范。后者则是今年初夏热播剧《虎妈猫爸》中,由赵薇饰演的女主角,她坚持严格的教育方法,绝不允许女儿输在起跑线。

长于精英家庭的蔡美儿为杜绝“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将父辈森严家规一脉传承,和两个女儿约法N章:不许在外过夜;不许参加玩伴聚会;不可以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不能低于“A”;不许不学钢琴和小提琴……

蔡美儿“战歌”一书在美洲、亚洲、欧洲几乎同时出版,“悍母”理论在欧美引发不少争议,但在中国却让很多父母喜获“育儿宝典”。毕竟,蔡美儿有两个拿得出手的女儿――在她严格的调教下,大女儿索菲娅14岁就把钢琴弹到了世界音乐的圣殿――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小女儿路易莎在12岁那年,当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与蔡美儿华裔身份不同,土生土长的中国妈妈毕胜男,望女成凤的诸多严苛举措,显然更有“本土特色”――她为孩子拉抻手指,向老师证明她可以练钢琴;她让女儿只吃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了能让孩子读上首都第一小学,她卖车卖房,甚至全面牺牲自己的事业……

文学影视作品的产生必然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虎妈猫爸》之所以热播,契合的正是年轻一代父母在面对诸如“幼升小”、“学区房”、“中国式早教”、“6+1家庭”等现实问题时的纠结与选择。

与老一辈相比,年轻父母拥有更优越的物质基础,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只是,更好的教育是什么?他们似乎比父辈还要困惑迷惘。

选择的困惑大于匮乏的烦恼

迷惘,是因为身陷信息漩涡――书店里亲子书常占据半壁江山;微信朋友圈转发的热帖,常是关于孩子成长……

中国从来不缺教育理念。尤其现在,社会处于变革与转型期,社会思想活跃,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有主张复兴国学、有主张全盘西化,还有始自民间由老一代沿袭而来的“经验说”。然而,纷纷扰扰的教育理念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父母们过于功利的教育期待?

在英语中,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中国妈妈”,用来指留学陪读的中国母亲,她们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而赵薇饰演的虎妈毕胜男,一心想将女儿培养成为她所理解的、最完美的孩子――出人头地、考入名校、进入精英阶层。

除了培养孩子,在毕胜男的生活中,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以自己的精英教育正面对阵佟大为饰演的猫爸罗素的快乐教育。夫妻两个,一个对孩子近乎残酷的严苛,另一个则无原则百依百顺。当毕胜男对孩子的钢琴训练、家庭作业进行严加管教、拒绝让步的时候,罗素总是从中调解,甚至站在孩子一边,帮助她逃避各种训练。

蔡美儿和同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的丈夫鲁本菲尔德,可说是虎妈、猫爸的雏形。当鲁本菲尔德为女儿的某种行为进行辩解和维护时,总会开导蔡美儿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蔡美儿却总是充满讥讽地反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是的,每个失败者都会声称这一点。”

近些年,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等综艺节目的热播,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提及,“如何练就绝世好爸”这样的话题讨论,在父母群体中不绝于耳。不同于猫爸的温和宠溺,和虎妈类似,爸爸们中也出现了所谓的狼爸、鹰爸。

自称中国狼爸的萧百佑,以“打”为法宝,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他曾出版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

在萧百佑看来,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恨”自己,而以“宽松”换来“感恩”。“过于放松,只讲求快乐,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认知。其实,孩子们在形成自我价值观之前,可塑性还是很大的。这个年龄可以划分在12岁,这个阶段是最需要家长参与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塑造健康、完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萧百佑说。和狼爸同样严苛的,还有鹰爸。

2012年,一名来自南京的父亲要求4岁儿子在暴雪中只穿小短裤裸跑的视频一被放到网上,立即引发热烈的跟帖和转发,这名父亲随即获封鹰爸之称。

关于自己的鹰式教育,鹰爸何烈胜表示,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老鹰会狠心把它赶下山崖。当幼鹰往谷底下坠时,会拼命拍打翅膀阻止自己继续下坠,同时却掌握了基本的飞翔本领。在他看来,鹰式教育的重点,体现在对“断崖”环境的塑造和选择,更体现在家长内心的忍耐和对孩子所谓痛苦的承受。但他说,自己始终遵从孩子内心诉求,从不采取暴力。

鹰爸最看不惯的,是总把孩子抱在手里的熊爸。他说,如果自己的教育方式传播出去,让10%的家长对孩子严格一点,10%的家长溺爱少一点,能影响到20%的人,抛砖引玉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虎妈、狼爸,抑或鹰爸的养儿观点,并不是所有母亲都会像那位在媒体上发表“象妈论”的美国印度裔作家辛哈一样,强调虎妈当道的年代,做温柔的象妈没什么不对;也不会所有父亲都像教出“哈佛女儿”的猫爸常智韬一样,表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场圆舞曲。

更多的父母,只是读着虎妈、狼爸、鹰爸、象妈、猫爸的故事与观点,在各种价值观中摇摆。

对他们而言,选择的困惑远远大于匮乏的烦恼。

不可操作的都是伪科学?

困惑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就像年轻的虎妈毕胜男,最初也曾秉持“孩子快乐就好”的想法,但种种现实却让她原本的教育理念瞬间崩塌――看到身边家长都为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成才问题规划蓝图、精打细算,又有多少父母可以不被“教育成功学”的潮流裹挟?用完整的教育造就完整的人,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话。毕竟,像北大教授康健一样,孩子从小到大只报一个体育兴趣班的父母并不多见。

康健能够这样做,多少源于他本身也是教育工作者。但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的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都能坚持自我。他的一个朋友,也是青少年教育专家,在外面讲的全是素质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童年幸福,但一回到家里,面对自己的孩子,应试教育瞬间占了上风。

“孩子身边是其他孩子,父母身边是其他父母。别人的孩子在上很多课外辅导班,你的孩子没有上,会落后。”在孙云晓看来,越来越多的父母会因身边的压力而心生恐慌。

“有一个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新生代孩子们已经学会用此来调侃自己的父母。台湾作家洪兰在《好孩子》一书中也表达出类似观点,在她看来,大陆父母过于忧心、焦虑了。“有的人孩子才三个月就在担心他的天赋在哪里,然后抢着送孩子去早教班或者高级幼儿园”……

人们常说,孩子是反映父母心灵的镜子。而父母的恐慌,几乎无一例外会作用于子女,哪怕他们还只是呀呀学语的婴童。

如今这个时代,其实并非只有中国父母才会恐慌。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曾以“父母应如何养育子女”作为封面报道。文章认为,与前数十年社会强烈的反叛情绪相比,随着持续的和平与繁荣,美国父母近年在养育子女上恐慌和焦虑反倒增加,在教育方面表现出过度重视和过度投资。父母们对子女成功的关注,让养育子女变为一种开发产品的过程。

文中提及,有家长要求护理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因为这对孩子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并不为早;有家长因子女考试成绩不佳而向正在授课的教师兴师问罪;有高校系主任称,不少一年级新生非常脆弱,到校不长时间就尽显疲惫,一副似要崩溃模样,稍有压力就可能会让他们垮下;美国的各处书店也都充斥着如何教孩子尽早尽快提高智力的书籍;另外,当有研究发现常听莫扎特音乐有助于智商最高可提高9分后,佐治亚州甚至向每位新生儿的家庭都派发一张介绍这个现象的CD光盘……

类似的故事,在中国同样不胜枚举。比如,如今年轻的中国父母,在孩子还是婴童时便会让他参与各种感统训练、哭声免疫训练、排便训练、爬行训练、注意力训练、抓握训练……这让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忍不住感慨,“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养育儿童却越来越不自然,越来越粗野无知。有多少人在对孩子以爱的名义进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扰乱孩子的正常发育,甚至逼孩子退行。”

在《时代周刊》报道中,对于那些和中国父母一样充满育儿恐慌的美国父母,给出的药方是――养育子女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独自玩耍,让孩子从玩耍中积累知识和发展智力。

这样的回答,让习惯从网上寻找类似“德国幼儿园”、“日本训练营”这样他山之石的中国父母,多少有些失望。因为持这种观点的育儿书,或是微信微博疯狂转发的养儿文章,可以信手拎出一大把。

但就如近日在微信圈短短几天达3?郾2万次浏览量的《逆谈家庭教育》一文作者,一名七年级学生的爸爸、也是宜昌市一中一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唐敏所说:再完美的理论,不可操作,都是伪科学……独生子女,这个地球上特殊的群体,打败了多少教育理论。唐敏觉得,写教育理论的专家,能大胆提自己的孩子,那就是真专家,而龙应台就是其中一个。

代际传承的风险

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说,中国传统社会一直重视从家庭开始就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因此流传出很多家规、家训,如《颜氏家训》《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而清朝初年一个名叫李毓秀的落榜秀才,在对儿童启蒙有所感悟后,曾写出一部《训蒙文》,经后人修订,定名《弟子规》。

李毓秀一定不会想到,三百年后,他的书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5年3月初,一对父母因不满意孩子所在的学校强行要求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于是给当地教育局写了封信。在这对父母看来,“《弟子规》是传统社会奴化教育的一个范本,几乎没有任何正面价值可言”。“当我们给孩子讲解的时候,却发现一股传统专制社会的腐臭扑面而来。”随即,网络上、媒体上关于《弟子规》的看法,或褒或贬分成两个阵营。

然而,就在对《弟子规》的讨论如火如荼时,一位济南妈妈却将一部旨在约束父母、教育父母的《父母规》,其文后12条亲子发愿文打印出来贴墙上。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这位每天对着墙壁默念以上发愿文字的妈妈,代表的刚好是年轻父母中的另一股力量――他们愿意自省、反思,愿与孩子一同成长。而这种反思,往往不限于自己在育儿路上的成功与挫败,还会涉及由父辈沿袭而来的养育经验。

为人父母前,每个人都是孩子。有人遭遇过不理解,有人遭遇过暴力对待,也有人将父母的经验视为金科玉律,于是有人主动选择传承,有人选择舍弃。

(摘自《小康》)

上一篇:两个男人的真情对峙 下一篇:老人坠亡,保姆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