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适合孩子生长的学校

时间:2022-10-06 08:35:21

建适合孩子生长的学校

孩子的表现有时着实让人看不懂,走路时有好好的地方不走,偏偏挑高低不平的地方走。下雨天就专往坎坎洼洼里走,溅得满裤腿都是泥水,大人们皱起了眉头,他们却开心地哈哈大笑。他们还喜欢往泥土里挖,挖着挖着就有了发现,里面有蚂蚁洞,还有西瓜虫。他们把虫子捉起来放到瓶子里,放到课桌上,看虫子是怎么“走路”的……

看着孩子的表现,笔者头脑中想象着理想校园的蓝图:不要把校园来个水泥、塑胶等建筑材料的全覆盖,校园里要能见得到泥土,留一块未经“人化”的地方。如,我们学校在操扬一角开辟了“开心农场”,面积不大,内容丰富,种些青菜、丝瓜、长豆等植物。学生有空可以过去看看,认识餐桌上的疏菜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自然角没有内容其实也无妨,长些杂草,看起来无用,对学生来说却有大用。至少让学生看到了泥土,看到了泥土上发生的变化――小草长出来了,风吹来的植物的种子发芽了,泥土下面还有蚯蚓、蚂蚁等动物构成的另一个世界。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是见多识广,另一方面是孤陋寡闻。一次,我把吃剩的半个西瓜壳反扣在屋前一小块蔬菜地里,一小孩见到后开心地拍着手说:“西瓜长出来了!西瓜长出来了!”我笑而不语。接着,孩子好像又有了“发现”:“西瓜还没有熟,只长出了半个”。这也难怪他们呀!他们见过市场里的西瓜,见过摆放在商场货架上的西瓜,却没有见过长在地面上的西瓜。

换位思考或许是靠近孩子最有效的方式,但换位思考往往是很困难的。与孩子对话,我们发现,他们的想法常常与我们需要的答案大相径庭。往往是你喜欢的,他们并不喜欢;他们喜欢的,是我们所看不懂的。看看孩子们看的书,我们成人不喜欢。反过来,我们为他们设计好的、安排好的一切,他们是否真心喜欢?答案也很难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校舍以平房为主,教学楼前就是一块场地,学生一下课就可以到操场上玩去了,听到上课铃声响起,一齐涌进教室里坐好,等待老师来上课。(当然,下雨后一连几天都无法在外活动,现在的风雨操场的优越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现在的校舍都改建成了楼房,而且楼层越造越高。学生“远离”地面,在有限的课间活动时间内,孩子要到操场上去活动不太现实,只能把活动范围局限在教室前的走廊里或靠近教室的过道内。这样的活动显然是不充分的,有碍孩子活泼天性的舒展。要知道,孩子的身体比我们,但他们需要的活动空间的半径要比我们成人大得多。当然,要把校舍改建成平房不太现实。但我们是否因地制宜,就在教室前面、旁边,甚至是教室的后面,开辟出可以容纳三、四十个孩子一起活动的空间。把“活动场地的面积”列入“适合儿童生长的学校”的硬性指标。或许这样的校舍设计显得有些“怪异”,也可能不符合建筑工程设计的美学原理,但这是适合孩子学习、生活、活动的设计标准,它符合孩子特定年龄阶段特点的“生态美学”。

有了活动场地,孩子自然会想出各种活动的花样――跳牛皮筋、踢毽子、做游戏等等,传统的、现代的各种游戏活动都会自动、自发地开展起来。笔者始终觉得,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如何活动,而是给他们创造活动的条件,为他们自主活动提供可能性。我们不要担心他们不会玩,我们要考虑的是有没有给他们玩的条件。比如,我们学校在各层楼楼梯边的平台上放了小方桌和小凳子,中午时间就有孩子围坐在小方桌边,或是看书,或是做游戏,或是聊天,或是下棋……“小方桌”前的故事因有了这一物质条件的保障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只需做个旁观者,(当然,有兴趣的话可以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进去)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所学校,在一位老教师的提议下,在校园靠西围墙边的一块废弃的空地上,平了土,铺上砖,砌了十来张水泥乒乓球台。一方面美化了校园环境,另一方面也算是废物利用,让学生有了活动的去处。

学生发现了这一活动的去处。刚开始是少数几个同学去,渐渐地去打乒乓的同学多了起来。男同学去,女同学也去;会打的去,不会打的也去;低年级的,高年级的都有,老师也一同参与进去。一学期,两学期,一段时间下来,打乒乓球蔚然成风。没有请乒乓教练,没有制定活动方案,没有花多少资金投入,没有有意识地去组织,学生自动但有序地进行活动,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活动特色项目。

当然,任何活动都要有时间的保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提出,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学校应该确保学生的自由活动(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积累起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各种生活经验。

有一次,上完课后离下课还有点时间,我就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没想到前排两位同学向后转,与后排两位同学形成了四人小组,拿出纸牌玩起了四人游戏。我说,现在上课时间玩这个不太合适,让他们下课或回到家里再玩。一个孩子对我说:“这游戏一定要四个人才能玩,下课时间太少不行,回到家里没有玩伴也不行。”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些呢?一天当中,他们哪有可以凑到四个人的机会呢?他们的玩伴就在学校里――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与谁玩去?小区里孩子们大都不相往来。把家长拉进来进行所谓的“亲子活动”,又因代沟的原因使游戏活动变了味。孩子以玩游戏的方式展开童年生活。游戏的缺失,是童年生活丰富性的缺失。这样的“缺失”无法由后来生活的丰富来弥补。

因此,在“适合孩子生长的学校”里,除了硬环境条件保证以外,还需要软环境条件的支持,那就是要给足孩子课间、午间,还有活动课的时间。一天中要有1小时以上的完全由孩子自己支配的活动时间。若是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会自动地组织起各种活动来,有些活动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一次,在走廊里看到两位学生在跳拉丁舞,一人比较熟练,一人像是在跟人家学。我问了一下,果然是一学生在教,一学生在学。我走过跟学跳舞的孩子开玩笑说:“你这可省下了一笔不少的培训费啊!”两人听了大笑起来,边跳边笑。这样的“培训”是不需要培训费的,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培训才是最最高效率的,发生在同伴之间,是出自于内在需要的“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另外,孩子在校几年时间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童年记忆。我们为孩子留住了什么?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过去读过的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师范,是否还能找到过去的记忆。有的学校已经整体搬迁,不复存在,有的学校校址没有变,可里面的建筑经过多次翻建,已变得面目全非,找不到一丁点过去记忆的痕迹。

适合孩子生长的学校,不只为孩子的现在考虑,还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学生在小学里读六年书,这六年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定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东西。若是找不到这样的记忆,那是一种遗憾。因此在与时俱进,硬件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发展,不断改建校舍的同时,还应当筛选几个保留“节目”,留下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如,通过成立校史室,把学生的作业本、考卷、学具、活动照片等展示出来。这些东西哪里来?其实不需要专门收集,就在平时的积累。在教室、走廊、过道等地方因地制宜,开辟一些橱窗,展出学生的作文、绘画、船模、科技制作、泥塑作品等,可以是平面的,可以是立体的,还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展示,根据需要而定。有专人管理,定期更换,换下的东西有明确的去处,长期或短期分类保存。有的进校史室,作为学校永久性的记忆。

这展示还可以是跨时空的。我校在百年校庆期间,在大厅里展出了一位五十年代毕业的校友的摄影作品。这对于学生来说,增长了知识,发展了兴趣,增进了对学校的情感。对校友来说,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反哺了母校,激励着后生。另外,还可以开辟一块专供学生才艺表演的地方。固定好活动的场地,预先布置好背景(一定时间后更换),起一个“星光闪耀”等好听的名字。学生若有表演的节目,稍作准备就可以搬到台上表演,简化操作流程,让才艺表演成为一种常态的活动。

让学校有一点留得住的东西。让莘莘学子若干年以后回到学校时,依然可以找到自己当初的记忆。如果在进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同学聚会时,相聚于过去生活、学习、活动过的地方,还能看到一些没有改变的东西,那是何等的亲切?从中能真真切切地获得一种“家”的感觉,那是一个人“出发”的地方,也是让人一直惦念的地方。

上一篇:文科类硕士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下一篇:开发人文惠州,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