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初探

时间:2022-10-06 08:09:03

高中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初探

高中语文课程需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作业布置又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在教学调查中发现,目前,高中语文作业布置有以下特点:内容上大多是学生做习题,甚至随意性很强。形式上,书面作业比较多,缺少口头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因此,有必要从内容上和形式上改革作业布置方式,精心设计作业,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作业布置也有个性化,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思想,作业内容要多多关注现实生活

大语文教学思想最初是河北省邢台八中张孝纯老师提出并实践的。张孝纯老师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这是作业个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语文学科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当语文作业只是围绕着教科书布置时,势必有些单调。高中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首先在作业内容上,要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把视角关注到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

(一)作业内容让学生从身边的活动中完成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那么,布置课外作业,可以让学生准备积累本,摘抄名言名句、名篇佳作段落、鼓励学生开展阅读报告会,作品分析研讨会、让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笔者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注重身边的细微变化,描绘自然界的花鸟草虫、记录大自然的阴晴圆缺,这些作业学生非常有兴趣完成。通过课外阅读实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通过写日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这些作业设计,精密联系现实生活,都是学生乐于完成的。作为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当学生对语文作业没有兴趣的时候,语文老师应该反思,是不是要重新反思作业的布置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现实需求?

(二)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焦点

高中生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未来社会需要高中学生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从现实社会的焦点问题入手,就是一个抓手。《无锡日报》有个栏目“无锡时评”,就是对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发表看法,提出对策。每一期出刊,笔者都组织学生集体阅读。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新闻联播内容、或者对“焦点访谈”栏目热点事件发表看法。要求学生思考社会生活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就是让学生走进时代,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作业内容也是学生喜欢的。

二、以人为本,作业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如果语文作业就是反反复复抄写、默写、做习题,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就会消失殆尽。语文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新作业新式,让作业形式多样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适合学生个体差异,那么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一)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主题是“向青春举杯”,选入了《沁园春q长沙》《致橡树》《雨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经典诗歌。那么,学习这个专题后,笔者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举行朗诵比赛,有的学生分角色朗诵《致橡树》《雨巷》,有的学生朗诵课外诗歌《再别康桥》,再由评委打分,评出奖项。奖项范围尽量大一些,多奖励一些学生,让比赛学生在朗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分角色朗诵,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作业设计注重开放性,形式多样化

实践型作业的设计。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很强,通过实践型作业,让学生把语文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通过作业这个渠道联系了语文与现实生活,拉近了语文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尽量多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语文作业有趣。例如设计“汉字听写大赛”,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在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后,学生对故事感兴趣,让他们继续读《史记》全文,设计课本剧表演,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了让学生探讨新型师生关系,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然后设计作业,写影评看《放牛班的春天》有感。实践型作业把书本与社会联系起来,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锻炼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探究型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雷雨》一文后,教师设计怎样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让学生搜集资料,论证观点,让高中语文学习真正的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让高中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喜欢看的一道风景线。

(邱岳希 江苏省无锡市北高级中学 214000)

上一篇:一个老人的礼物 下一篇:《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