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06 07:09:18

“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模式 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13-02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国外,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已经成了一条基本的教学改革思路,因为这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我们的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模式”(简称“问题模式”)便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着眼于创造性思维、意志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问题模式”的理论依据 该模式的教与学流程是“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迁移应用”,设计思想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其理论依据是:

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力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相统一,在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全面性、整体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努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要点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因素。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而意义建构是与学习情境有关的,不同的学习情境会导致对知识不同的理解,获得不同的经验,故知识具有情境关联性。知识是个体性的,不可能被传递,而只能被主体所创造,是个体主动探究、创造的结果。

二、“问题模式”的实施步骤 高中化学“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模式”按五个基本环节实施教学。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精心设计难度适当的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困惑,形成探究动机。

如学习溶液的pH时,教师提出问题:室温下,pH=10的某强碱溶液,分别稀释10倍、100倍后,溶液的pH分别是多少?学生很快地回答“9”“8”。再问:若稀释1000倍,则溶液的pH又是多少?大多数同学毫不犹豫地回答“7”,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与他们学过的知识发生矛盾,这时教师给予点拨和引导。

这种提问方式能在学习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某种不和谐,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2分析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通过让学生回想已有知识,发现存在的矛盾,从而进入深入思考。

如上例中,教师停顿一下后质疑:“果真等于7吗?”随后为了给学生搭建认知台阶,继续提问:“按大家刚才的回答,若将pH=10的某强碱溶液稀释10000倍,则溶液的pH应是6,有可能吗?”此时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找出矛盾的地方:pH=6表示溶液呈酸性,pH=7表示溶液呈中性,即碱溶液稀释后呈酸性、中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认为不可能有此情况,即“稀释10倍pH 减小1个单位”有一定的局限性。

3解决问题

使问题情境中的命题与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以激活有关的背景知识和先前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习新知识。

如上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知道,根据此溶液呈碱性,而溶液的离子积是常数KW=c(H+)・c(OH-)=1×10-14,得到 pH >7。这样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学习了新知识,学会了审视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能从实验角度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4得出结论

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方法进行评价、优化,获得新结论;或收集、整理有关材料,经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如上例中,得出初步结论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教师设计的学习主题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按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主题相关知识的建构,提高诸如解决问题技能、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评价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5迁移应用

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认识结构,然后把它用于同类的新问题中,即通过迁移应用新知识。

如上例中,以加水量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画出变化曲线。让学生触类旁通,得出pH =4的某强酸溶液稀释倍数为10、100、1000、10000倍时的曲线图,思考:对硫酸钠溶液等中性溶液是否有此曲线关系?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探讨某强酸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强碱溶液时曲线图如何画。从该图中可以得到该强碱溶液的原物质的量浓度及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如指示剂的选择、操作的注意事宜、误差分析等。

进行知识的横向迁移还有,如果不是强碱(或酸)溶液的稀释,而是弱碱(或酸)溶液的稀释,这时图像的差异和解释,进而解读盐类水解的类似现象,为后续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三、“问题模式”的实践结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在学生思维培养尤其是提高培训尖子生、高考备考策略、教学模式创新、科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科研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和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在课堂上实施以上五个环节中的第二至第四环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出现了勇于提问、主动讨论、敢于质疑的好现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更浓了,学习的主体意识更强了。如有的同学说到自己的感受:“参加实验,能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并能使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和认识,有助于我们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扩展我们的视野。此外,实验还能锻炼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培养我们的实事求是精神。在实验中,许多细节会被忽略,而某些细节可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

2使学生更善于提问题、想问题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后,对化学的兴趣更浓厚了,更善于质疑、析疑,思维变得更严密、更科学。如实验班学生经常提出一些新的实验方案,并希望老师指导验证。又如兴趣小组的学生经常进行专题讨论,对实验现象中出现的问题能用创新思维去思考,体现了较强的能力。

3挖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潜力

学生在课余自发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能自主设计化学实验,解决遇到的化学问题。通过小组活动,增强了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化学成绩普遍提高。如有的同学在实验后总结:“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不少现象。首先,我们在制取氨气时,发现未加热的Ca(OH)2和NH4Cl混合后便有了氨臭味,说明了此时有氨气放出。在氨气点燃时,有白雾生成,玻璃管壁出现了不少水珠,管内的无水CuSO4变成蓝色,说明了有水生成。在用点燃的镁条放入反应后的气体时,发现有气体遇水放出并使湿润pH试纸显碱色,说明此时有Mg3N2生成,也间接说明了产物中有N2。实验后,我懂得了不少道理。探究未知事物要以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审视事物的变化规律,探求现象的本质。”

4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可贵的体验和感悟

一批学生在化奥培训中理解了创新的实质,自觉运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难题,在省级竞赛中显示出较强的实力且成绩突出。如实验班的学生有如下感言:“实验成功只是一瞬间的事,而之前的准备工作才是复杂、费时的,我们许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书上写NH3与O2在催化剂和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而在实验中我们却发现生成的是N2。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质疑的精神,敢于提出疑问,并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还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有一丁点儿差错就可能使所有的努力付之流水;还需要团结协作,那么多的实验步骤,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5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学生把培训过程获得的体会融入学习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个实验班学生谈到:“我开始以全新的思维去理解高考,审视学习,并尝试以欣赏、品味的态度去接受知识。因为学习远远不只是为了高考,还为了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接受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灵性和悟性,使自己的大脑进化得更完善更强大。”

我们的“问题模式”落实在课堂中,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效果明显。2010年高考,实验班理综成绩优异,其中有3人分别名列广西前10名、前20名内,3人以广西第6、26、34名的成绩上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另有3人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线,全班66人均上一本线。

四、“问题模式”需继续深入研讨的问题 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我们研究的思路还是停留在寻找最佳的展开研究的切入点,这就影响了完成课题目标的质量。另外,本研究的理论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也还需要深入探讨,评价检测的方法还要不断完善。

(责编 王学军)

上一篇: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 下一篇:构建平台,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