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6 03:09:18

浅谈聋校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因聋校学生自身情况,语文能力更加受到重视。尤其是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塑造其语文能力的关键。聋校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长期性、系统性、条理性、针对性的特点。

关键词:聋校学生 语文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而对于聋校学生本身而言语文能力重要程度首当其冲。语文能力关乎着聋校学生今后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门工具课。聋校语文教师应因势利导,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手段、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其语文能力。

一、将人性化教育与培养语文能力相结合

将人性化教育与培养语文能力相结合;贯穿聋校语文教学的始终,对于聋校语文能力培养的现状是一剂良方。一直以来,聋校语文教学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课堂宣讲,学生填鸭式的学习。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不能把人性化思维运用到提高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怎样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当中,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语言工具,使他们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真正让学生回归主流社会,是聋校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教学难题。要充分调查、分析,不断探索和思考聋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能力。

聋校语文教学应该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站在人性化的角度、采取人性化的策略。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施以人文关怀,并把这种思维和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优秀的学习力,才能让学生主宰自己的未来,而语文能力是这一切的大前提。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聋校语文创新式教学的主导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根本。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和课内外密切结合的方法,由此调动学生主观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动力,提升自信,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培养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和铺垫,让学生主动步入“好学”、“爱学”、“勤学”的轨道。以人为本的育人观要求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塑造,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是否得到了主动、有效、充分的发展。目前的聋校语文教学,学生依赖教师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聋校教师应时时刻刻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并擅于用自己的表情、手势、体态等无声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和肯定,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老师产生尊重与喜爱,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能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为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需要注意的是当聋生回答错了,不要嘲讽、训斥,态度应和蔼,应通过耐心启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进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以学为乐,通过不断学习,进而培养出语文能力。

二、结合聋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能力培养

新课改的理念号召让教学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与课余生活相结合,才能够有效的对语文能力进行提升和培养,从而加强听障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听障生学习语文、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从听障生的生理障碍的特点出发,考虑到实际教学中主要依靠视觉、触觉等传播途径进行学习、感知。生活的一课是听障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传授和灌输,不利于听障生的语文学习。把教科书与听障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一定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听障生的生活中去,去激发听障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内化为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切实有效地开展看、说、读、写的训练,不断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考虑到听障生学习的特点,兼顾听障生的个体差异,为听障生制订个别化教学方案,加强个别化教学,提倡教学语言、方法、形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把“最大限度地挖掘听障生的潜能,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改进当前的聋校语文教学方式。

三、加强语文能力的拓展训练

听障生学习语文所要付出的努力和学习成本要高于常人。因此,勤学苦练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不二法则。勤学多练并且保证练习的深度和质量,是听障生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听障生的训练也要做到注重实效,保证学习效果的持久性。注重思维训练的过程,通过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所描述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做好笔记,这样听障生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写观察笔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从而为学习这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研究学生在语文课堂产生语言障碍的表现和原因,研究帮助中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的方法和途径。因为规范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力,所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对于听障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聋校语文教材中,又有一些是有情节的故事、寓言和童话,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举办课堂表演,采取这种参与性非常强的方式,把他们与课文学习有效的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动静结合,通过表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借助情境的创设,使听障生身临其境,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便于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了理解和交际的能力。

四、结语

聋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求学历程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在可塑性非常强的学习时期,帮助他们建立和培养语文能力至关重要。要多角度、不同侧面的换位思考,采取多种有效策略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对听障生的教学目标,把他们培养成综合素质优良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婉芬.聋校语文教学的理想化之路[J].现代特殊教育,2009,(12).

[2]刘雅玲.浅谈聋校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J].金色年华,2010,(4).

[3]全梅.试析情感教育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素质教育论坛,2010,(1).

[4]赵庆.实施聋校语文有效教学的途径[J].现代特殊教育,2009,(2).

[5]高山花.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常见问题[J].考试周刊,2009,(47).

上一篇:职业中学班主任面对非主流90后之浅见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