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的角度谈“八股文”

时间:2022-05-29 12:49:45

关键词:八股文 传统文化 吸取精华

长期以来,人们视八股文为洪水猛兽。声讨八股文的文章如汗牛充栋,它败坏了读书种子,士人为了挣得功名而皓首穷经;它缺乏实用价值,代圣贤立言,是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它形式主义严重,繁琐的程文格式,驱使人们只能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存在即合理”,八股文,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形式,在其盛行的时代,无疑应有其合理之处。传承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是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对待八股文亦应如是。

一、八股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板块,它滋养了一代代士人

八股文要求对儒家思想学说须系统而娴熟的掌握。士子们为了写出锦绣文章,沉浸于《四书》、《五经》之中,受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薰陶。思想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他们的思想、品行、人格得以端正。“正途”出身的士人们,如方孝孺、于谦、海瑞,其高风亮节赢得了生前身后名,顾炎武不事二姓,归庄野服终身,黄周星变名隐逸,方以智削发为僧……

“八股文”规范的格式,严格的要求也滋养了一批批文人学士。汤显祖、徐洪祖、吴承恩、曹雪芹都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功底,为他们撰写《牡丹亭》、《徐霞客游记》、《西游记》和《红楼梦》,无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八股文”对文学创作均有着有益的启迪。

二、骈散相间,极具音节美

八股文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是正式议论部分,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这些个句子极富音节之美。“间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田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这样精美的句子在耳边回荡,无异于天籁之音,行云流水、抑扬顿挫、一唱三叠的韵律,怎能不让人陶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化骈为散,骈文便似乎已交末运,然而,八股文奉行散文的骈文化。八股文集骈散于一身,堪称中国文学的结晶。

三、八股文有利于倡导简约的文风

写八股文,曾是一件很时尚和高雅的艺术创作。由于八股文写作形式的特殊性,研习它,可以训练文章章法。其起、承、转、合,是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八股文被人们非议最多的是创作受到了严重束缚,其实它的形式也是灵活的,常式是八股,但两大股、四股、六股皆可,一般要求写作议论文,但也可以使用散文、记叙文的笔法。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

当代竞技体育,如跳水、体操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使运动健儿们,在一瞬间做出了成套高、难、雅、美的动作。其严格化、规范化、程式化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正因如此才会有无与伦比的运动效果和艺术魅力。

我们应该把“八股”理解为写文章的一般规律和规范的要求。语文教师不妨多看一些优秀的八股文,吸取其精华,借鉴“八股文”的可取之处,用以规范和指导学生文章的写作,当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邓云乡.清代八股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健顺.名家状元八股文.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上一篇: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做法与经验 下一篇:对初中历史教学观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