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时间:2022-10-06 02:21:56

为高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结束了。回眸沪上主要报纸对高考3天的新闻报道,可以发现各报均注意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投入,报道面广量大,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图片新闻各显风格

7月7日是全国高考第一天,上海各主要报纸都派出记者“赶考”,将采访镜头聚焦于各区县主要考场。新民晚报、新闻晚报当天都在一版醒目地刊发了申城8万学子早晨赶考之景,不约而同地将赶考的新闻图片作为一版头条。新民晚报记者以娴熟之技抓拍了一群考生含笑步入卢湾中学考场之景,考生们富有朝气而信心倍增,给读者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印象。此幅照片的构图一改以往拍摄赶考时常见的“严肃有余、欢快不够”镜头,是一幅新闻性、艺术性俱佳的好照片。新闻报发挥了摄影团队的优势,以一整版的篇幅刊发了《目击高考第一场》摄影专版,全方位扫瞄了交巡警扶助考生、师长勉励孩子、考生埋首答卷等考场内外新闻,记者拍得认真,编辑编得精心,较具可读性和可看性。

次日解放日报、文汇报、劳动报、青年报头版各有特色,取镜于考场内外的新闻图片是各报的“看家菜”。解放日报以一幅摄自风华中学考场的彩照,表现了“申城学子坦然上考场”的神态。文汇报头版上独辟蹊径地刊发了一组《记忆的岁月》、《期待的目光》照片,既追忆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老三届”赶考的情景,又反映了当年见证首次高考的人们如今目送孩子赶考的情形。这组由黑白照片、彩色图片组成的新闻,图片背景不同,人物神态各异,令读者回味不已,可见编者独具匠心之处。7月9日,青年报学生导刊头版刊载了一幅《今年高考笑眯眯》彩照,传神地描绘了考生的新风貌。相比之下,劳动报7月8日头版头条的图片新闻则略逊一筹,凝重有余,生动不足:考场铁栅栏外的家长望眼欲穿地期盼着赶考的孩子,未免给人有一种“探监”的印象,似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压抑感。

平时注重社会新闻的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和青年报在此次高考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地将摄影镜头聚焦于考场内外,纷纷拍摄了曾被硫酸严重灼伤的伤残考生林琳、出租车司机免费扶助残疾考生、民警驾车急送考生赶考、残疾考生沉着应考等社会新闻题材的图片。图片中有新闻、有故事,鲜见摆布之感,不乏成功之作。但是,“家长陪送考生”仍在一些报纸图片新闻中“唱主角”,这些图片画面气氛沉闷,缺乏新鲜感。

二、文字报道各有侧重

纵观沪上各报对今年高考的报道,不少报道都突出了一个“宽”字。例如在7月8日,解放日报头版的一则高考消息标题是“高招改革脚下路宽申城学子坦然上考场”,高考专版上一篇通讯标题是“把心放宽”;新民晚报以“不闻‘没出路’咏叹调但见没关系‘平常心’”为题报道了考生及家长、老师正确对待高考的各种心态;青年报7月7日、8日、9日连续3天的头条新闻的标题均以特大号黑体醒目地标出“教改拓宽升学路高考生轻装上阵今朝赶考心不慌”“考生大多数状态蛮好”、“今年高考笑眯眯”、“进大学的门很宽”等,这些标题简洁明了,导向准确,为考生家庭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

解放日报以一则《何必过热“炒”高考?》为题的评论,对某些商家“炒高考”作法提出批评;同时摘发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广州新快报记者对“陪考”现象、湖南郴州考生作弊、广东电白某些考生利用BP机作弊等现象进行批评的报道。这些评论与报道导向正确份量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汇报在高考期间的报道量、报道面和版面版序安排均为适量有度。新民晚报以小见大地抓住上外附中考场有15人次缺考这一现象进行了追踪报道,新闻性与社会性俱佳。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以新闻滚动形式对今年高考作了大量报道,7月7日新闻晨报头版刊发了消息《应试中不得如厕属谣传》,此稿是其它各报所“漏发”的;次日晨报又以一则《市三女中新增男厕所》的短消息,作了连续报道,首尾呼应。

三、某些“炒作”不应忽视

综览本市主要报纸在高考3天期间的版面,可以发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要报纸都能准确领会市委宣传部、市教委高招办有关配合支持高招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等意见,作了认真而又客观、守纪不失丰富多彩的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文字报道中的精品尚嫌不多。例如,某报高考首日的一则消息显得不够扎实,除了导语中点明“今晨”之外,消息主体皆是高考的背景资料――计划招生数、录取比例等,没有写出读者关心的当天最新信息;某些报纸仍有“打球”的炒作现象。如青年报7月9日以11版、14版通版形式,邀请知名教师对高考考卷作了详细评析,篇幅过大、份量过重,似有“打球”和炒作之嫌。

同时,某些媒体围绕高考大做题外文章,实在大可不必。有些新闻单位甚至推出了“呼唤‘高考经济’”的报道,对社会上某些家庭“父母亲陪考”、“吃补品迎考”、“进宾馆备考”、“叫出租送考”、“吸氧气助考”、“考完后旅游”等某些并不带普遍性的现象加以肯定,如此舆论引导掺有不小程度的“商业性炒作”成分,导致一些考生及家长盲目攀比。例如,某报刊载了图片新闻《流动氧吧》,是考生在出租车里吸氧助考的画面,将这一并不普遍的个别现象突出在新闻版面上,似有失偏颇。

主要报纸的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将对读者产生不小的影响。如所谓的“高考经济”,细算一下,费用不低,这对大部分工薪阶层的考生家庭来说,无疑是个不轻的负担。如果不顾国情与民情,盲目地炒热“高考经济”,无疑会给广大考生及家长增添很大的压力。因为,一方面在批评孩子娇生惯养的陋习,另一方面却在为孩子创造奢华的条件;一方面在呼吁为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却将高考炒得炙手可热,颇有些自相矛盾。

在各种各样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下,不少学生变得十分脆弱――耐不得高温、听不得响声、走不得远路,只能由家长掏钱,“躲进宾馆成一统,一心只啃模拟卷”。一俟考试日,许多家长陪护“打的”进考场;不少家长心甘情愿地挥动小旗,在毗邻考场的马路口义务值勤――拦阻车辆通行、禁止汽车鸣号,人为地酿成交通阻塞。新民晚报7月8日教科卫新闻版上刊载了一幅“家长义务当‘交警’”的图片,就是对这一异常现象的披露。据观察,在高考期间,社会各界已对赶考的学生给予不小的关心,例如环保部门禁止深夜施工发出噪声,公安部门禁止机动车驶近考场违章鸣号。可是,某些家长还是“不放心”,干脆当起了“义务交警”,如此做法令人反思:我们的学生怎么就这样娇气?我们的家长怎么这如此娇惯?这些异常现象的出现,已经引起传媒的注意,在高考结束后做了分析性报道。但其中是否与传媒自身某些不正确的“舆论引导”也有一定关系呢?

分析高考3天的新闻报道以及前一阶段围绕高考所作的大量报道,可以发现新闻媒体还是围着“高考和升学”这根“指挥棒”转:学校应试教育是“考、考、考”,媒体报道也是“考、考、考”。某些报纸不听“招呼”,对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作了大量评析,症结还是在于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我们认为,新闻媒体对高考及升学的宣传报道理应强化素质教育,在新闻报道中予以正确引导,提倡“一颗红心,多种准备”,使学生能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升学考试。不要导向“千军万马”争挤高考“独木桥”,而是鼓励广大学生理智地选择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等多条“立交桥”。在认真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如何以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来搞好教育改革和高考升学报道,是值得思考的。

上一篇:上海网络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媒体网站: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