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之乡屋脊上的“土记者”

时间:2022-10-22 09:31:30

孔雀之乡屋脊上的“土记者”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从部队回到地方工作后,应用在部队学到的新闻写作知识,发挥了我的特长。去年,我在国家、省、市、县四级报刊、电台上共被采用新闻稿件104篇。全年平均每三天半便有一篇见报,其中《书伴人生》还获得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亚农杯”竞赛“个人优秀奖”。

我所在的云南会泽县大海乡,是省列扶贫攻坚乡之一,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780米,素有滇东北“小”之称。去年全乡人口2.7万余人,人均经济纯收入446元。作为业余通讯员,我有亲临基层一线采写稿子的优势,也有发稿、采访难和无法请教老师的不利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勤奋耕耘,洒几分汗水,方有一分收获。

作为一名业余记者,我经常注重了解本区域内的工作动向,克服自卑感,大胆采访,不放跑区域内具有新闻宣传价值的题材。1997年11月,日本最大的电视台――NHK广播公司的编导、记者松田朋子小姐和编导秦博教先生来大海中学采访省城昆明的支教女教师李溯,专题片《重返校园・中国・云南》播放后,引起了日本、泰国、香港、台湾等地各界人士广泛关注,陆续捐资40余万元帮助大海贫困失学儿童。李溯老师的感人事迹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鼓起勇气,大胆进行全方位的采访,终于在1998年7月李溯老师离校前,写出了7000多字的通讯《红烛明月心》,在“教师风光”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

作为通讯员,写稿是一种业余方式,是在搞好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可写可不写,没有压力。如果自己怕苦怕累,没有一种对新闻写作的执著追求,要想取得一定成绩是不可能的。去年四月,乡里的青年民兵在世界著名的蒋家沟泥石流畔围滩造田,当时温度高达三十多摄氏度,他们食宿在野外,不惧蚊虫叮咬和苦累,事迹很是感人。我多次与工地负责人联系采访,均未成功。后来,利用大休日,我坐了30多公里的客车,又步行了10多公里,突破了阻力到工地现场去采访,写出了通讯《青春,在荒滩上闪光》,此稿上了当地报纸的一版头条。有一次,一位村民和我闲谈中,讲到了他们村的一名教师在荒山野岭中救了一名差点被两个歹徒的小姑娘,反而遭到姑娘父母的责怪,说他坏了姑娘的名誉。救人反被责怪,这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我马上进行跟踪采访,写成《受害者亲属顾面子恩将仇报见义勇为竟遭非议太不公平》一稿,在《云南日报》发表后被评为通讯员好作品二等奖。

在时间和精力上,我把业余时间全部用上了。为了提高稿件的及时有效性,有时错过了邮电所每周三次的发信时间,我便四处寻找进城的各种人员,请他们代劳投递。有时一天收到几家报刊或电台汇来的稿费单,稿费单上的多彩的附言形式,又激励我去投入新的战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愿意和同行们在这条充满酸甜苦辣的道路上一同走下去。

上一篇:可可西里采访记 下一篇:上海网络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