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意识 9期

时间:2022-10-06 02:12:36

课程意识 9期

语文教学有两个观点是不可缺失的:一是课程目标的表述和达成要有整体性;二是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教师课程意识的薄弱,课程整合能力的低下已成为课程改革前进途中的瓶颈。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其区别于教学意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目标上,课程意识更加关注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二是在教学活动中,课程意识关注的重点在于教学活动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它讲究各环节的协调,学生与环节活动之间的平衡;三是在对待学习结果方面,课程意识的着眼点是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其能力与个性气质,精神素养的综合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这样强调课程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它既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要从文本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明确了教师的教学,要真正实现关注学生,注重其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悟习得,再内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强化课程意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什么重要的指导意义呢?

第一它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就这一点而言,从内容的开放性、过程的互动性和结构的灵活性三个方面教师是应该加以重视的。内容的开放性,从课程角度来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学的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焕发生命活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结构的灵活性指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主导课堂进程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转化,而不是教师预设的僵化的程序,更不是教学参考书上设定的进度,应该打破课时的制度化束缚,即“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笔者正在施行的“整体建构,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整体”的维度上,对传统的“课时”观念提出了挑战,以统整的角度来审视“课”的含义。这时的“课”已经从单一的知识点的分布,或者课时教学内容,上升为一类知识的学习或某种能力的培养,打通教材与教材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教材与教材之间相同要素的整合,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具体化等思维手段,培养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这是整体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从外部形态上和学习流程上保证了整体教学思想的实施。

第二是有利于形成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的理念。“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这样的理想化场景,正是我们所致力追求的,这样的学习也就充满了无限动力,具有不可估量的延伸价值。在这样的学习框架下,课程就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样的教育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在实施“整体建构”教学法的时候,必然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教师对课程的整合、开发能力,甚至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动学生在结合课本范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动地选择、甄别材料,提供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当然,这儿的课程观,还包括师生双方动态建构的过程,这是课程资源永不枯竭的本质所在。

第三是有利于倡导建构主义学习观。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中,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一节中,以“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为题,对建构主义作了论述,其中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这样表述的:“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并赋予经验以意义。”王敏勤教授在阐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时是这样说的:“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指的是学生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信息产生冲突,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运用“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方式,来推进“整体建构”教学模式的实施呢?

首先是坚定从量变到质变的信念,不要急躁冒进,应该遵循知识的渐进和能力的螺旋上升规律。

其次是将知识本身进行分类整合。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规则学习更适用于同化,而我们现在所致力追求的教给学生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或工具,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表现为一种程序性、产生式知识,因此,如何运用同化理论更有现实意义。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由例子到规则的教学方法,主要突出两点:一是在初步感知规则或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现规则的价值,引导学生建构规则的意义,也就是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领悟”方法并关注其过程;二是体现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的例子,强调“变式”运用和信息反馈。这正是我们现在推行的“整体教学”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体任务和最终使命,也是学生能力的生长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我们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一般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协调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积极有效的。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只有形成正确的课程意识,才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才能够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

上一篇:“煮书”煮出一片精彩 下一篇:10秒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