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钢琴作品《夕阳箫鼓》

时间:2022-10-06 01:57:01

谈中国钢琴作品《夕阳箫鼓》

引言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1972年由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根据一首历史悠久的著名古曲改编而来的。在很早以前就有很多音乐人士对其研究改编,现如今仍有许多音乐爱好者对其作品的音色、内涵、演奏技巧等赞叹不已并进行研究,这部作品可称之为“中国作品的经典之作”。

一、《夕阳箫鼓》的发展

(一)《夕阳箫鼓》的起源

《夕阳箫鼓》是一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曲,而且也是中国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它的原貌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对于此曲的成曲年代已经无法考证,说法不一,作者也是无人知晓。最早的记载就是乾隆、嘉庆年间(约公元1736―1820年),曲名见于姚燮的《今乐考证》,乐谱见于浦东派琵琶宗师鞠士林的《鞠士林琵琶谱》,这是对此曲的最早可查记载。

(二)《夕阳箫鼓》的历史演变

《夕阳箫鼓》经过很多音乐人士的研究和创作,从而名称有了很多的改变,例如:《浔阳琵琶》、《浔阳月夜》、《春江花月夜》,根据曲名的改编我们来逐一介绍此曲的发展过程。

《浔阳琵琶》,是1895年经上海人士,平湖派的代表李芳园编入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后人称为《李氏谱》)中,而且曲体也扩展到了十段。这是《夕阳箫鼓》最早被人们所改编的记载。

《浔阳月夜》是一位集浦东、平湖两派特长而自创一派并且被人称之为“汪派琵琶”的安徽休宁人汪昱庭在20世纪初改编的。他是参考李芳园所改编的《浔阳琵琶》谱又结合自己的创作,删掉了李芳园曲谱中的一些“花絮”像繁音 、长段捺音等,改编之后使音乐具有一种简洁质朴的感觉。

《春江花月夜》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人们众所周知的在1923-1925年被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所改编的丝竹合奏曲,题目的由来是根据元末南戏,高明所撰的《琵琶行》中的一句话“春江花朝秋月夜”而得来的;第二个版本是我们现在听到的琵琶独奏曲,是解放后经过多次整理改编而成的。两者都是描写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而且都源于《夕阳箫鼓》。但是前者是民族管弦乐曲,后者是琵琶独奏曲。

(三)《夕阳箫鼓》的现代创作

《夕阳箫鼓》本是一首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古曲,在1975年黎英海先生把此曲改编成为钢琴曲,他借鉴了前人所修改的多个版本,在不改变本曲原貌的同时,对声音、结构等做了一些处理,他采用自由变奏形式,而且用钢琴音色特有的表现力把中国民族乐器表现地惟妙惟肖,例如:有些长颤音用来模仿出笛子吹奏;在第九段中左手的和弦模仿了琵琶的扫拂等。给人们一种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作者无论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作曲技法上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用这种新的思想、新的精神、独特的艺术手法体现着民族文化之神韵。

二、《夕阳箫鼓》的作品分析

(一)和声特征

在《夕阳箫鼓》中的和声手法有:(1)“空五度和弦”的运用,是“空五度根音旋律位置原位和弦”的简称代替完整的三和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没有三音的和弦,这种和弦给人一种特别空灵、协和、纯净的感觉。

(2)“琶音和弦”的运用,是钢琴作品中常用的创作技法,在此曲中被广泛地运用。例如,在“江楼钟鼓”,“花影层叠”中都有出现。

(3)“和弦附加音”在此曲中有很多地方运用,都是带有小七度或者一个大二度的附加音,作者用这种附加音来更好的维护民族调式和民族音乐韵味。

(4)“五声性终止式”的运用,此曲的终止式就是以I-IV-V-I的功能进行的,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终止式,富有民族性与创新性。

这些成功的和声手法把那幅具有民族特色、富有灵性的江南水乡画卷用琴音刻画得形象逼真。

(二)音乐结构

在《夕阳箫鼓》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中,黎英海先生共分为11个部分。虽说采用了西洋形式的变奏手法,但是有很多方面更符合中国传统乐器的“散-慢-中-快-散”的特点。

第一段:引子。小标题定为江楼钟鼓,在此作者采用了自由的散板形式,力度也由快而慢,用很多技巧来模仿浔阳江景色。夕阳西下,余晖未尽照耀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岸边的鼓声齐鸣,江面传来阵阵的箫声,渔舟开始回归,形成了一幅江南水乡黄昏下的秀丽景色。例如:开始有很多相同的音符但节奏不同,双手由慢而快地交叉弹奏,又同时弹奏琵琶和弦来模仿民族乐器,旋律要均匀比较颗粒性,触键要快,力度要集中等,利用踏板制造一种空幻的景象,描绘出更秀美的画面。

第二段:这一段是此曲的主题,小标题是临水斜阳,速度是行板。当聆听到这一段音乐的时候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似乎看到了春江花月夜的影子。我们会油然升起一种错觉,作者将一件乐器演绎成了多件乐器,从而使我们感到多件民族器乐汇集在一起演奏的宏大场面。有一些文章也会把此段和引子归为一段,整个乐曲就会分为十段。右手在以左手轻柔的八度伴奏下弹奏出了轻巧委婉、富于江南风味的基本主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我们从谱中可以看到开始的两小节是主题的核心,因为后面是以此作五声音阶式自由模进和变化处理发展而构成的,而发展又用了“连环扣”。这种中国民族传统旋法,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乐句和乐节的首尾全部用同音相连,这种旋法专业术语称为“承递”,而“连环扣”是民间的叫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主题的重要特点,同时也使旋律更加完美。

第三段:从这一段开始进入变奏,小标题是“月上东山”,速度是中板。从一开始的四个小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主题性质很相似。但是此乐曲的旋律移高了四度,自由模进进行,给人徐徐上升的感觉,从而把“月上东山”的动态感充分地体现出来。伴奏采用波浪式音型,给人一种月光映照在江面上银波万里的恬美景色。最后的两小节用慢慢渐弱的长颤音来完成本段的结束,同时又进行了下一段的开始。就像我们的“接龙”一样,两段巧妙自然的连接就避免了琵琶曲演奏时过多的停顿所容易造成的松弛感。

第四段:变奏二的速度比较自由,小标题是“风回曲水”。渐弱的长音引入进来,旋律欢快起来,节奏也更加紧密。左手轻而不粘并且均匀地弹奏出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的分解琶音来模仿古筝的流动感。右手的旋律突出音色,犹如清风拂面,江面上荡起层层涟漪。

第五段:变奏三“花影层叠”以散板的形式来展现一幅流动的美景。这一段调性提高了五度,气息较长用Adagietto 提醒我们要连贯再加上左手的琶音等。以“起、平、落”结构手法构成,使那种花影层叠的感觉更加形象。

第六段:变奏四“水云深际”,乐曲以敦厚朴实的慢板开始,这一段有鸟叫、有空中回荡的钟鼓声、有江水流动,连绵起伏的景色等。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要想把这么多的美景模仿的逼真,那么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要求,装饰音成为一大难点也是亮点,手掌要放平翻动,右手旋律要清楚,声音要干净,让人们感觉置身其中一样。

第七段:变奏五,小标题是人们都很熟悉的 “渔舟唱晚”小快板。这一段非常有特色,左手开始的三连音是在四分音符的附点上同时节奏要求准确,比较难把握。后面出现的二度音用高八度记号表示放到了高音区,是来模仿清脆的木鱼声的,要求轻巧利落。右手相对简单一些,双手的琶音出现了很多次,我们弹奏的时候必须把力度均匀连贯,指尖要有颗粒性。让我们感觉到渔人晚归,唱着渔歌,船上载满了货物,那份喜悦、悠闲自得的心情。

第八段:变奏六“回澜拍岸”,进入了全曲的第一次高潮。采用由慢渐快的小快板,右手大部分由和弦组成,声音要弹的饱满,时值要弹够,突出旋律部分。左手大量的琶音,生动的变现出了琵琶的扫拂,要坚定有力富有生气,不能松弛,要很形象的把江面上群舟晚归,船桨在江面上划过浪花飞溅,江水拍岸的刚劲气势展现出来。

第九段:变奏七“桡鸣远濑”,小标题的“桡”指划船的浆,“濑”指沙石上流过的急水。这一段同样还是描写群舟晚归,是上一变奏的延续。左手的琶音和右手的装饰音把船桨划过平静的湖面上荡起层层的水波声和远处的流水声相呼应,那份愉悦的心情伴随着阵阵的水流声、摇橹声映衬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第十段:变奏八“乃归舟”,由快而慢的速度,这是全曲最高潮的部分。气势宏伟,把人们回家的激动心情全部表现出来,达到情绪的顶峰。从江水拍打在礁石上浪花飞溅,欢歌四起的激动场面到恢复平静给人月光拂过的轻柔感,渔船的归来由远而近的把我们也带入了此曲的尾声。

第十一段:尾声“惊江晚眺”,自由的慢板,前一段结尾的平静给尾声做了铺垫,把前面那些欢闹的场面,像鼓声、歌声、箫声、浆声慢慢地随同渔船远去,慢慢地消失在这片宁静的夜色之中让人回味。最后两小节的琵琶音把人们从这中国风情的江南水乡梦境中唤醒,音乐终止。

从这十一段简单的描述中,让那些富有诗意的小标题把我们带入通往一个色彩斑斓的景色中,里面有近有远、有静有动、有景有情,作者对速度,力度的处理的也很精致,把那些景色表现的更加逼真,引人入胜。

三、黎英海与《夕阳箫鼓》在中国钢琴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黎英海先生,1927年12月4日在四川省富顺县出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43年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在1948年毕业以后,他曾在多个学校任教,1952年到1964年他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讲师、作曲系副主任、副教授等,后来在中国音乐学院担任副院长、教授。在社会工作中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黎英海先生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

由流传了100多年的著名古曲改编而成的《夕阳箫鼓》是黎英海先生的一部杰作,也被称为是钢琴艺术“中国化”的典范之作。在这部作品里,把“箫声、琵琶声、鼓声”等模仿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充分地挖掘了钢琴音色的表现力并且层次鲜明,错落有致,把一幅田园诗般的山水画面展现在人们眼前。在时期中国钢琴曲创作达到了新的水平,而《夕阳箫鼓》在当时就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曲子,现如今这部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在音乐会上经常被人们列入演奏曲目之一。

结语

《夕阳箫鼓》经历了琵琶曲到民族管弦乐曲的演变,最后成为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它具有令人赞叹的艺术魅力,深刻地挖掘了钢琴这种西方乐器的表现手法,而且还把中国民族乐器的精髓也融了进去。本文通过对此曲的简单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这首古色、古香的中国佳作,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特色音乐中那种传统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易开基.提高钢琴表演艺术之我见[M].人民音乐,1962.

[2]赵碧珊.钢琴弹奏力的运用与生理功能[M].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1.

[3]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M].人民音乐,1982.

[4]郑碧英.丁善德的音乐创作[M].上海文艺,1986.

[5]魏廷格.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M].中国艺术研究院论文集,1987.

[6]魏廷格.从中国钢琴曲看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创作之关系[M].中国音乐学,1987.

[7]葛德月,朱工.钢琴教学论[M].人民音乐,1989.

[8]蒲方.试论汪立三的钢琴音乐创作[M].音乐艺术,1989.

[9]陶敏霞.琴音缭绕―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与欣赏[M].陕西人民,2008.

作者简介:

原 帅,山西大学音乐学院2011级艺术学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向: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上一篇:探究戏曲伴奏中琵琶的运用 下一篇:现代京剧音乐与流行摇滚乐的融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