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危害及接触人员的防护措施

时间:2022-10-06 01:22:38

化疗药物的危害及接触人员的防护措施

【摘要】目的:提高接触人员的防护意识。方法:让护士认识职业危害因素的原因,途径。结果:护士掌握化疗药物职业危害因素,途径,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及细胞毒性废弃物的处理。结论:只要认真执行自我防护的具体内容,可以将化疗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护理人员;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Nurses Methods Make nurses know the reason and approach about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 Results The nurses master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 on chemotherapeutics drugs as well as the disposal route of waste of cytotoxicity and can make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can be implemented strictly Conclusions If the awareness concerning Self-Defense can be faithfully implemented by us,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of ch emotherapeutics drugs will be drop to the lowest level.

【Keywords】Nurses;Chemotherapeutics Drugs;Occupational Hazard;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217-0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化疗药物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病人的生命得到延续.但是它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损伤正常的细胞。所以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临床护士应该意识到化疗药物潜在的危险,并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防护,使危害能够降到最低。

1 化疗药物对人体潜在的危险性

1.1 现阶段临床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有些抗癌药物已经被证实有致畸致癌作用,如美国芬兰等国家都从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尿液中发现具有诱变性的化疗药物。Hirst还从接触的护士的尿液中检测出一定浓度的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还可证明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对长时间接触药物的护士来说,接触时间长短、化疗药物的类型及剂量大小与产生的危害程度有关。常表现为造血系统,消化道上皮细胞等部位组织器官的损伤,可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脱发等。慢性损害还可导致孕妇流产或胎儿畸形,使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等症。远期尚有致畸变或致癌的潜在危险。[1]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则易造成职业性损伤。

1.2 我科配置的化疗药物有顺铂、替加氟、足叶乙甙、紫杉醇、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这些药物中顺铂就被芬兰美国的学者从接触该药物的护士尿液中检出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这些药物在配置过程中会产生肉眼看不到的溢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有毒的气雾可通过口、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并且污染环境。

2 化疗药物污染的途径

2.1 首先化疗药物在运输过程中或操作中不慎摔坏玻璃安瓿。使药液暴漏于空气中,形成气雾,使人体吸收。

2.2 配药过程中不小心使药液外溢,使药液直接接触到人体的皮肤。

2.3 配药完毕操作台擦拭不彻底。可使化疗药物通过空气对人体造成危害。

2.4 用过的化疗药物的安瓶未及时封闭,使暴露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

2.5 化疗患者的污染物和分泌物处理不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3 接触化疗药物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3.1 首先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护士是一个接触化疗药物的高危人群,因为工作繁琐,劳累。很多护理人员就忽视了自身防护,存在侥幸的心理;还有的护士进入临床不久,对化疗药物的危害认识还不足;原来在工作中强调护士要有奉献精神,不怕脏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没有在护士的职业教育中形成安全的健康教育;种种情况使护士对自身的防护认识不足,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要加强对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教育,进行专职培训,提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进行常规性防护知识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

3.2 加强对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 用通俗的方式对家属讲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接触化疗药物及物品对人体潜在的危害。化疗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均含有抗癌剂。帮助和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及排泄物,接触这些物品要戴手套。不要和病人混和使用生活物品,不混用餐具。病人化疗时要开窗通风,同时要消除病人的紧张感及思想顾虑,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和防止交叉感染。

3.3 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的防护

3.3.1 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戴纱布口罩外包一次性口罩,戴帽子及穿一次性防护衣,配置台上要有一次性防护垫。要固定针头和针管的衔接处,以防药物瓶内压力大而使针头脱出,引起药液外溢。操作台要垫一次性防渗漏的防护垫,以防药液外溢,如有外溢要及时更换。

3.3.2 加药时玻璃安瓶可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液降至底部,用砂轮划开后用纱布垫着开口朝向外侧掰开安瓿。溶药时要将液体沿瓶壁慢慢注入药瓶中,抽出瓶中气体,以防药液从针眼处溢出。待药物完全溶解后才抽取药液,抽取药液要不超过注射器的容量的3/4为宜。排出针管内空气时要排到药瓶中或无菌纱布上并将药瓶与纱布放入专用包装袋内。抽药完毕后要将用过的针头注射器等放在密封的牢固防刺透的垃圾桶中封闭处理,并注明"化疗废弃物"的标记。

3.3.3 静脉给药时,前后要有引液,不可用化疗药物直接穿刺。穿刺后要确定针头在血管里才可给药;

3.3.4 配药完毕后及时脱去手套及防护衣,一切污染的物品要放入化疗废弃物袋中,彻底洗手。如果配药过程中药液不慎溅入眼中,要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5分钟。

3.3.5 配药的治疗室要开窗通风,有条件的要强化硬件设备,安装生物安全柜以减少污染。生物安全柜是一种特制的垂直流装置和HEPA过滤网,特有的负压操作环境,可有效防止含有药物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对操作者的危害。

3.3.6 增强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 化疗药物均有抑制骨髓的副作用,可出现外周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血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每半年体检一次,对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低下的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人员自身平时要多锻炼身体。

3.4 化疗废弃物的处理 配置化疗药物的化疗废弃物,药液会蒸发而污染空气,所以要及时密封。由专人按化疗污染物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小结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心的话题,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防护措施的实施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临床经验,对防护对策和防范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不断进行总结,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马双莲,丁,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77-79

[2]马红梅,赵海霞,张玉珍等化疗病人陪护人员化疗防护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 13-15。

[3]曹纳纳,郭燕,肿瘤医院护士化疗职业防护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12.12.5 55-58。

[4]邓红莲、冯燕英,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职业防护措施J求医问药2011,9,7 16-17

上一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难点与对策 下一篇:社区临终关怀2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