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时间:2022-10-06 12:27:08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把各种能力同时培养起来。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直尺、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电表时,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在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以后,完全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表格,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要抓住教材这种变化的安排,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计划的能力。其次,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例如,电磁打点计时器在实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都会使用到。在做第一个实验时,由于学生对仪器比较生疏,操作时会很缓慢,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就要要求学生对仪器的安装及使用操作程序不应再有原则性错误。第三次实验,就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将实验安装并调好。

其次,教师要注意发挥示范作用

实验前教师应对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示范,必要时强调说明不按规范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尤其在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抓住典型事例向学生反复示范。例如,初三年级学生做电学实验,初学阶段很容易将电表“+”、“-”号接反。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先做示范操作,将电源的正极和电表正接线柱先用红纸做上特殊标记,然后用红色导线把电源的正极与电表的正接线柱连接起来,用黑色导线将电表的负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接。在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再巡回视导,发现有接错的,再进行示范。教师在演示实验时,也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使用天平,拿取砝码时,镊子口的凹边应当朝上,待测物和砝码都应放在砝码盘的中央;做静电实验时,需要用手持绝缘柄时,应以两三个手指握持,而不应从掌心握持,并且应持离导体最远的一端,以防漏电;用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臂、电表旋钮及启动开关时,应以另一只手扶持器件。

再次,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节、观察操作、仪器整理等。实验前都要对仪器进行预备性调节,根据需要,有的仪器位置安装底座要水平,有的要垂直。各仪器之间的联系也应满足一定要求,如电学实验中,电路连接要正确,还要考虑到观察、操作、检查的方便;测量仪表必须先进行零点调节,当某些条件变化影响到零点时,要重新调整零点。使用各种仪器必须按一定操作规范进行,对于违反操作规定的要禁止,操作要有一定的条理性,例如应在检查电路后,再接上电源的另一个接线柱,然后合上开关;观察仪表时视线应与刻度平面垂直;仪器整理要有一定顺序等。仪器整理要有利于仪器的保养维护,如托盘天平游码归零,橡皮圈垫上,学生电源刻度盘旋钮旋到最小值,万用电表刻度盘旋钮拨离电阻档,滑动变阻器滑臂滑至同一边,有传动装置的仪器将传动皮带松驰等等。

第四,通过物理实验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

在物理学中,物理规律一般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一些物理学家为了探索自然的规律,不惜从事十年数十年的艰苦实验,有的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来进行实验研究。例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经过十年的实验探索才发现的, 在此之前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使善于思考的法拉第由此得到启发并提出“磁转化为电”的设想, 并开始了艰苦漫长的转磁为电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在十年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成功的实现了磁转化为电的设想,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开创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时为了寻找灯丝的合适材料,曾先后用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材料进行反复的实验,历时13个月,终于研制成功一只亮度达40烛光的炭化竹丝灯泡。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捕捉雷电”实验的,并为电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科学实验是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因为人们只有通过变革自然界的活动才能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现象和本质的种种感性材料,并在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和建立理论。

最后,通过物理实验可以验证物理假说,检验物理理论

实验既是建立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例如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假说,在被吴健雄的钴60实验验证后,才被公认。法拉第由“电生磁”萌发的“磁生电”的假说,被实验验证后才变为物理规律。而一些物理理论被实验检验后不得不抛弃,如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念”在统治了物理学两千多年后被伽利略的实验证明是错误的而被人们抛弃;“以太”和“燃素”虽在物理学中存在多年,最终还是被实验检验而宣告并不存在。作为物理实验,它之所以能够充当验证物理假说的依据,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是由于物理实验具备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根本属性。物理假说和理论是人类思维对于自然界规律性的反映,因此作为检验这种假说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不能是理论本身,同时又不能是客观对象本身,因为作为纯粹的客观对象并不能证明理论与对象是否符合一致。另一方面,作为标准又必须具有把人的思维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物理实验恰恰具备以上作为检验标准的条件,所以物理实验是验证假说、检验理论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林峰.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67)

[2] 辛德华.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 才智, 2008,(24)

[3] 周秀琴.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情景创设[J]. 数理化学习 ,2009,(67)

上一篇:浅谈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下一篇:浅析初中思品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