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5-02 09:43:59

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除了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应在实际生活中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教育渗透

环境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为此,把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初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树立学生环保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最可靠的工具。在教学中,立足课本,不断挖掘教材中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常识、环境保护前景等内容,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1)、教材中《空气》一节内容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但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成份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而是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并设疑:“现代工业发达,烟窗林立,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这些成分的增加,将引起哪些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依靠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增加了CO2,引起了温室效应。通过讨论学生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知道化学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教材中《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水在自然界的存在”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3/4。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的星球,难怪有人说把地球称为水球更合适一些。”但在同一章节里“保护水资源”,特别编排这样一句话“有的科学家曾预言‘水,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两段话分开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能否注意这样编排的用意呢?课文里前面介绍水资源如何丰富,后面马上提出水危机,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说明编排教材时已经是很重视环境、资源等问题。在学习水危机时,也设计一些思考,如“面对这一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把课内知识扩展到日常生活,并运用讨论、质疑等方法,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进行互相学习,在讨论中往往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实例。通过大家的探讨,适时提示归纳,让师生更明确这样一点:只要有环境意识,就能做到自觉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二、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给学生灌输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及其解决的方法。首先,化学老师要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重大的环境事件、环保法规等等,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结合知识点,将这些素材分类整理,编辑,适用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的教学时,可以联系环境问题的事例,向学生灌输环保意识。如教学“磷元素及其化合物”,说明磷元素虽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但含磷化合物进入水体,少量促进植物生长,过量则使水中植物疯长,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变黑、变臭。我国生产的洗衣粉大多为含磷洗衣粉,它们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再如,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介绍“酸雨”。酸雨中含有硫酸,硝酸,有机酸等。它是由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后的废气任意排放而引起的。然后,介绍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酸雨”造成的危害,它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这些现象引出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再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点讨论如何消除这些危害。

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提出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或者在废气排放前进行加工处理。这样,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为学生积极提供课外环保读物

初中化学教材中,会涉及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但是笔者认为,仅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在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来帮助学生加强环保知识的累积。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教学内容提供一些课外阅读,在帮助学生提升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引导作用,如在《臭氧》一文中,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对氟氯烃的介绍的结合,可以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对臭氧造成的危害。而形成的臭氧层空洞,则是造成地球上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的认识到,臭氧层保护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上文中介绍的大气层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学生就能够对H 元素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就可以在课后学习任务中,指导学生阅读《氢能源》,经过一定的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氢能源的清洁性,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认识到,氢气的燃烧,生成的是水。然后学生就可以在氢能源的阅读中,重新回顾这一知识点的同时,也认识到,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环境报》、《环境》、《人与自然》等书报的课内朗诵,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提升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总之,环保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将有严重的影响。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工作来说,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把环境保护问题看成是一项基础的教学任务来抓,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中播种下一颗绿色的种子。因此,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要把环保为己任,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谈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