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布吡卡因丁丙诺啡复合液治疗偏头痛40例

时间:2022-10-06 12:05:46

左旋布吡卡因丁丙诺啡复合液治疗偏头痛40例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0-3081-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尽管目前国内有多种治疗和预防性药物可供选择, 但还是有一些患者无法用常规药物控制偏头痛发作。笔者自2001年以来,米用左旋布吡卡因丁珍诺啡复合液阻滞星状交感神经节治疗偏头痛,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共80例,男25例,女55例;年龄19~68岁,病程2周~15年。头痛发作次数1周2~3次或1日数次不等。具有典型偏头痛症状者38例,普通头痛症状者42例。患者均经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经其他疗法治疗无明显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给予1%利多卡因6 ml。实验组:0.5%左旋布吡卡因5 ml加丁丙诺啡0.10~0.15 mg。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mglion block SGB)采用旁气管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以左手食指触及环状软骨,此相当第六颈椎水平,中指靠食指将颈动脉压向外侧,在颈动脉与气管之间垂直进针,触及第七颈椎椎体后稍退针,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药。颈部血管丰富应避免将药注入血管内。对全头痛患者应避免同时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两侧交替阻滞需间隔5小时以上。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常规作心电图,测血压、脉搏。阻滞效果判定:以出现霍纳氏(horner’s)综合征为准确、有效的标志。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微红无汗。

1.4 注意事项:如心电图示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者不用此法,以免交感神经阻滞后加重病情。要严格掌握丁丙诺啡剂量。2例年龄稍大患者注药后出现头晕、恶心、嗜睡,检查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平卧1小时后症状消失,未做其他处理。本实验组全部病例未出现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及成瘾性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PainScore10分法(0=完全无痛,10=疼痛严重),“0~3”为治疗后完全或基本无头痛发作,不需服用药物。“4~7”为治疗后头痛程度减轻,发作间隔延长,服用少量止痛药有效。“8~10”治疗后头痛无明显好转,放弃治疗。治疗结果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疼痛指数为(1.74±2.67),对照组为(3.46±3.4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 690/10万。男∶女约为1∶4[1]。尽管医学界对本病的研究已有1个世纪,但真正病因仍不清楚。受到公认的有血管学说和神经学说,而且本病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倾向。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由于头颈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2],头痛发作前驱期脑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头痛期则血管扩张,出现高血流量灌注,但何种原因引起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仍不清楚。 神经学说认为偏头痛病原在中枢神经,是脑皮质功能紊乱的结果,是下丘脑M间脑兴奋阈下降引起的。每种学说都有一定理论依据,却均不能完全解释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SGB是治疗多种头面部疼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有效手段[3]。星状神经节由颈下神经节与第一胸神经节合成,属颈部交感神经节,与颈上、中神经节之间有节间支相连,并有分支缠附颈内外动脉表面,随动脉分支而分布。目前认为SGB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1)阻断通往头、颅处的交感神经,解除脑血管痉挛,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平衡,对偏头痛发病的重要环节起到抑制作用;(2)血管扩张,血流循环改善,使得免疫复合物清除加快;(3)通过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而发挥作用,偏头痛存在着下丘脑的功能异常,SGB可以使人体内环境的失衡状态得以纠正,从而达到新的良好的平衡状态[4]。

左旋布比卡因为近年临床应用的一种酰胺类长效局麻药,为布比卡因的左旋体。动物实验表明,其心脏毒性较布比卡因(消旋体)明显降低,且左旋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发生后抢救成功率较布比卡因高[5]。由于颈部血管丰富,顾忌局麻药毒性反应,所以一般以1%利多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本报告所有病例使用左旋布比卡因后无局麻药毒性反应。

1973年报道[5]在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特异阿片受体,使吗啡进入脊髓后角胶状质,直接作用于传入纤维末梢,与突触前膜上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有人将阿片类药物少量注入交感神经系统,提高镇痛作用也有明显效果。丁丙诺啡比吗啡镇痛作用强且不良反应少。基于以上论点,我们将局麻药与丁丙诺啡合用,阻滞交感神经的传导,抑制血管活性物质对脑血管的作用,减少血管张力。丁丙诺啡直接与交感神经内阿片受体结合,使痛阈升高,用量小且没有全身用药时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宝田,朱成全,谢 炜.头面部疼痛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7.

[2] 钟广伟,李 炜,邓干初,等.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脑内二氧化氮与五羟色胺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25.

[3] 丁常云,丁常聪,林 斌,等.星状神经节和局部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头痛2038例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9(1):57.

[4] 刘俊杰,赵 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01.

[5]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53.

收稿日期:2007-06-12

上一篇:干扰素治疗疱疹性口腔炎8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高频通气与喘乐宁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