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风颗粒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26 03:36:22

芪风颗粒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对慢性荨麻疹(CU)的作用。方法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48例加用乌梅丸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2.50%、36.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3.34%。组间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4和IgE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芪风颗粒;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疗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70-01

慢性荨麻疹(CU)是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复杂,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联合用药仅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并不理想[1]。为探讨中药对本病的临床疗效,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芪风颗粒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本病,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慢性CU的诊断标准[2],病程≥6周;③每周发作≥2次,每次发作皮损持续时间≤24h;④治疗前1个月内未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周内来服用过中药或抗组胺药物;⑤中医辨证属肺卫不固证:反复发作的风团,自觉瘙痒,遇风可加重或诱发,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虚。

1.2排除标准①物理性或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②HBV感染等慢性传染性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⑥对本类药物过敏者;⑦精神疾病患者和无独立行为能力者;⑧不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前失访者。

1.3一般资料将12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1-63岁,平均(39.46±4.58)岁;病程3月-7年,平均(3.52±1.07)年。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9-62岁,平均(37.19±5.23)岁;病程3月-10年,平均(4.08±1.25)年。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坚持合理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治疗期间均清淡饮食,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国药准字H20080307,上海清松制药有限公司)5mg口服,1日1次。连续治疗28d。

1.4.2观察组一般治疗同对照组,并加用中药芪风颗粒(国药准字Z19990051,三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g,温开水冲服,1日3次。女性患者逢月经期间无需暂停服药。连续治疗28d。

1.5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1.5.1观察项目观察患者风团的大小、数目,风团发作情况(频率、持续时间),瘙痒程度等,按其轻重进行0-3的4级评分[3];观察停药后2个月内的复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以SSRI[4]判定疗效,分为治愈、显效、进步和无效。

2.2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2.50%、36.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3.34%。组间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反应比较2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嗜睡,1例患者出现头昏。2组均未中断治疗,不良反应未进行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消失。

2.5复况比较2组52例治愈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占10.00%;对照组复发8例,占36.3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荨麻疹多属I型变态反应。CU患者分泌IL-4功能亢进,而分泌IFN-γ功能减弱,从而使体内产生过多IgE抗体,而IgE抗体正是I型变态反应的重要环节和特征。由于找不到确切的致病原因,本病大多易诊难治。左旋西替利嗪[5]是西替利嗪的活性光学异构体,可阻断组胺对靶细胞的激活作用,抑制组胺物质的传递,降低炎性细胞的活性,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是治疗CU的常用药物之一。本病属中医学“瘾疹”范畴,俗称“风丹”、“风疹块”,多由肺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入侵客于肌肤所致,治当以益气固表为大法。芪风颗粒即由益卫固表之玉屏风散加味而成,切合本病病机,故能收效。药理研究表明[6],黄芪、白术、防风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可抑制IgE的产生,提高机体IgA的含量,同时抑制肥大细胞活性物质释放。再加入刺五加、麦冬和五味子制成芪风颗粒,具有益气固表、祛风除湿、消疹止痒之功,可对抗瘙痒反应,抑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P

[1]张翠月,高征孙,刘银伟.从脾辨治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298-301.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3.

[3]Lubbe J.Secondary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J].Am J Clin Dermatol,2003,4(9):641-654.

[4]姜云平,屈冬梅.芪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2009,8(6):371-372.

[5]王继红.左旋西替利嗪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9):123-124.

[6]卢晓燕,甘才斌,刘红艳.加减玉屏风散联合盐酸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74例[J].吉林医学,2010,31(8):1041-1042.

上一篇: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分... 下一篇:胸部创伤X线表现的临床分析